1.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过程中果蝇正常存活).实验开始时,打开软
A、实验对照组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质量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版中,重复上述实验,A错误权;
B、在20~30min内氧气消耗为130-70=60mm,故10min内的氧气吸收速率为60mm÷10min=6.0mm/min,B错误;
C、图中X可能是NaOH,NaOH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故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导致试管内气压降低,液滴应该左移,C正确;
D、X换成清水,充氮气也不能测定无氧呼吸速率,因为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D错误.
故选:C.
2.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 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
[答案]B
[解析]图中X为NaOH溶液,用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回动,A错误;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答均吸收速率为(130-65)/10=6.5 mm3/min,B正确;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无法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因为果蝇幼虫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液滴不会移动,无法观察,C错误;增设的对照实验应该将果蝇加热变成死果蝇,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D错误。
3. (2013上海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
A、图中X为NaOH溶液,NaOH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回.所以A描述错误.答
B、20min~30min内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距离变化是130-65=65mm,体积变化是65mm×1mm2=65mm3,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所以B描述正确.
C、若将试管充入N2,将X换为清水试管中积累了大量二氧化碳和N2,抑制了果蝇的无氧呼吸.所以C描述错误.
D、增设的对照实验应是不加果蝇,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所以D描述错误.
故应选B.
4.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1)果蝇有氧呼吸会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测定果蝇呼吸速率,需排除内二氧化碳容的干扰,因此X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应为NaOH;果蝇细胞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因此容器中气体总量减少,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20min~30min内,液滴移动的距离是130-65=65mm,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则氧气减少的体积是65mm×1mm2=65mm3,因此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10min=6.5mm3/min.
(3)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气体,因此无法测定果蝇无氧呼吸速率.
(4)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液滴的移动,因此为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影响,应增加一对照实验: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故答案应为:
(1)NaOH左
(2)6.5
(3)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气体
(4)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5.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X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该物质是NaOH,由于细回胞呼吸消耗氧气答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试管中的气压下降,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
(2)由表格实验数据可知,在20min~30min内,液滴移动的距离是130-65=65mm,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所以氧气减少的体积是65mm×1mm2=65mm3,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10min=6.5mm3/min.
(3)此实验没有对着实验,应设置一对照实验消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增加一相同的实验装置,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作为对照.
故答案应为:
(1)NaOH左
(2)6.5(3)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6.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请回答下列
(1)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
(2)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一定有Fe3O4和Fe,
故答案为: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Fe3O4和Fe;
(3)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
(4)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该反应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2,故答案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5)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Fe2+具有还原性,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还原;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7. 某同学在常温下用下图所示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两个试管里分别有澄清石灰水,一个里放强烈泥土,一个里放未加热泥土.
2天后预计能观察到的是实验现象是( 放未加热泥土的石灰水变混浊)
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溶液变混浊 )
8.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1)2,4-D溶液处理过的大豆种子有氧呼吸消耗O 2 ,放出的CO 2 被NaOH溶液吸收,左侧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气压下降,有色液滴左移 (2) ![]() (3)小 |
9. 认真分析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若此装置需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