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回是想说明氨水能使答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改进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本题的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
『贰』 小红想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和她一起来完成探究过程. 序号 直径(cm) 焦
(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要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故答案为:清晰.
(3)由图知,物距为20cm,此时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所以20cm=2f,则f=10cm.所以是表格中的乙.
故答案为:乙.
(4)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之内,所以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故答案为:光屏一侧;放大.
(5)为了观察像与物体是否相反,可以向左或向右轻轻吹动烛焰,并观察像的变化.
故答案为:向左或向右轻轻吹动烛焰,并观察像的变化.
『叁』 小红想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和她一起来完成探究过程.(1)点燃蜡烛后,调节
(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
(2)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将光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右.
(3)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由图可知,物距为20cm,故焦距为:10cm.
故答案为:乙.
(4)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烛焰的形状,使其左右明显不对称.所以可以用嘴轻轻地向左侧或右侧吹气,观察像的摆动情况.
故答案为: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向左或向右摆动.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
『肆』 小姐对实验装置进行
16. (1) 对比验证酚酞溶液在空气中不变色 (2) B、C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都变红内色,但容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先变红 (3) ①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 有关,一般是温度越髙,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 可以防止氨气逸出,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伍』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故填:烧杯,试管;
(内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容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
(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故填: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
『陆』 (2011杨浦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
实验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比较物像大小,光屏探究像的虚实,火柴用于点燃蜡烛.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物体一侧还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蜡烛的像,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是虚像.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故答案为:刻度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多次实验,归纳得到普遍结论.
『柒』 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
(1)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受回到的这两个答力是一对平衡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为0.7N;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条件不变,故3次是相同的;
(3)小红的做法中必须要求木块匀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才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此过程中,从操作上很难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小明的做法中,使木板滑动,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无论木板运动速度如何,木块均受平衡力作用,操作方便,便于读数,所以小明的做法较好;
(4)小明在测量完滑动摩擦力后,在木快上加放钩码.又做了几次实验,他这样做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1)水平;水平;匀速直线;(2)0.7;3;(3)不一定要匀速拉动;便于读数;(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捌』 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7)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c甲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
(少)实验时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受到的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w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r)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为w.6m;滑动摩擦力大r与压力大r、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因此,在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其摩擦力不变,故4次是相同的;
(4)r红的做法中必须要求木块匀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才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此过程中,从操作上很难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r明的做法中,使木板滑动,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无论木板运动速度如何,木块均受平衡力作用,操作方便,便于读数,所以r明的做法较好;
(4)r明在测量完滑动摩擦力后,在木快上加放钩码.又做r几次实验,他这样做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r与压力的大r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少)水平;水平;匀速直线;w力平衡;
(r)w.6;4;
(4)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或便于读数);
(4)滑动摩擦力的大r与压力大r的关系.
『玖』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进行对比 (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版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权 (3)① 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 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