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乙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中常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
CaC2 + 2H2O=C2H2↑ + Ca(OH)2(剧烈反应,放出大版量热)
由反应物状态和权反应条件可知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㈡ 求制取乙烯、乙炔的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乙烯CH2=CH2 试验装置复是制氯气的装置加制上温度计 药品 浓硫酸,乙醇,碎瓷片(沸石) 反应原理(不太方便写方程式,你将就看) 乙醇(170度+浓硫酸,是反应条件)==C2H4+H2O
注意制取时候先加乙醇后加硫酸(原因和稀释浓硫酸同) 快速加热到170度, 温度计插到混和反应物里面
收集就排水吧
乙炔C2H2 制取装置是 酸制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严禁使用启普发生器)
用电石(CaC2),水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CaC2+2H2O==C2H2+Ca(OH)2
有的不用水,而用饱和食盐水,因为食盐水含水少,减慢反应速度,防止反应太剧烈。
除杂用碱溶液吸收杂质磷化氢,硫化氢等等。(工业电石有磷硫杂质)
收集用排水法
㈢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中,(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所盛的试剂为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
(1)A仪器的名称为,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反应非常剧烈,为了减慢反应专的速率,属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与碳化钙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炔为不饱和烃与溴能1:1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3)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 ,还有杂质CaS Ca3P2等,这些杂质CaS、Ca3P2也能和水反应,生成H2S,PH3等杂质,H2S,PH3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而除去,故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硫化氢、磷化氢(H2S、PH3);将混合气体通过CuSO4溶液洗气.
㈣ 实验题: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1)可以作为乙炔发生装置的实验装置图有______,与制______、______装置
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是固+液
不加热
气装置,因此可选择专装置BD,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装置相同属,
故答案为:BD;H2;CO2 ;
(2)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褪色;氧化;
(3)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2Br2=CHBr2CHBr2,因此现象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2H2+2Br2→CHBr2CHBr2;加成;
(4)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还有杂质CaS Ca3P2等,这些杂质CaS Ca3P2也能和水反应,生成H2S,PH3等杂质,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因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较大,在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乙炔不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验纯;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排水法.
㈤ (2014东城区二模)如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乙炔的反
A.实验室抄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故A正确;
B.硫酸铜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和PH3等杂质,故B正确;
C.d中的有机产物为1,1,2,2-四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故与AgNO3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乙炔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㈥ 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制取乙炔的
(1)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 2 +2H 2 O→Ca(OH) 2 +C 2 H 2 ↑ (2)KMnO 4 溶液褪色;氧化内 (3)Br 2 的CCl 4 溶液褪色;加成 (4)检验乙炔容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
㈦ 实验室制乙炔的装置
与制H2,CO2的装置相同 http://www.cbe21.com/subject/chemistry/html/020204/2002_02/20020224_1342.html 此文中有改进图望采纳,谢谢!~
㈧ 求实验室制乙炔装置图!
http://www.cbe21.com/subject/chemistry/html/020204/2002_02/20020224_1342.html
此文来中自有改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