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1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
(1)氯气和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Na2O2>FeCl3,则可选用NaBiO3、PbO2,
由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不能选用,氯化铁氧化性比氯气弱,不能用于制备氯气,
故答案为:A、C;
(3)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有两个不同点:①制取温度不同;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故答案为:①制取温度不同;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说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只有M符合,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常采用过滤的方法,
故答案为:M;过滤;
(5)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石蕊试液氧化而褪色,不能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否;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
(6)若②的试管溶液中不但有KClO3生成还有KClO生成,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生成1molKClO3,2molKClO.则失去电子数目为1×(5-0)+2×(1-0)=7,氯气被还原生成KCl,则应得到7mol电子,生成7molKCl,5Cl2+10KOH
△ | .
2.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1)加热高锰酸钾复属于固体加热型制,故选发生装置A;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可用B装置制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3. 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
(l)分液漏斗(1分); B(1分) (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2分); M(1分);过滤 (1分) (3)Cl 2 + 2OH - =ClO - + Cl 一 +H 2 O(2分) (4) 红(1分)
|
|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1分)
| 黄绿(1分)
| 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1分)
|
|
|
4. (2013化州市二模)如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
5. 实验室使用下列所示装置制备、收集和检验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需要填装置图的应选填相应的序号)(1
(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集气瓶; (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符合此条件,该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适合用此装置,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6. 在实验室里制备KClO3,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的化学原理... C是水浴加热,那通过什么现
个人猜测,反应制氯酸钾后面还连了一个装置,目测这个装置不仅能吸收未反应的氯气,而且可能有某些现象能够看出氯气大量逸出,那就说明中间那个装置氯气已经把氢氧化钾给反应完了
7.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几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装置漏气,请用箭头标出可能发生
(1)在装置的连接处有漏气的可能,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MnO2 | .
8. 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图

9.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已知:四氯化硅遇水极易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
(1)MnO 2 +4HCl(浓)  MnCl 2 +Cl 2 ↑ +2H 2 O; (2)使溶液顺利滴下(2分)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h装置与四回氯答化硅反应(2分) (4)缺少吸收多余氯气的装置,导致污染环境(2分)
10.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
(1)实来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自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应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