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用装置a产生co2

实验室用装置a产生co2

发布时间:2021-10-08 20:45:56

⑴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

(1)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故填:大理石或回石灰石和稀答盐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C中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故填:紫色石蕊溶液.

⑵ (1)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小勤从装置A得到启发,用一个底部有

(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将固体药品放在底部有洞的试管中,将液体药品放在矿泉水瓶中,通过将试管移进液体药品和移出液体药品也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但很明显该装置B比A装置操作起来要简便许多;故答案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的停止;操作简便易行;
(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氢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故答案为:隔离网被腐蚀和制取的CO2不纯;Fe+2HCl=FeCl2+H2↑.

⑶ 明明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有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他们用A装置做二氧化

图A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前必须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D装置中有白色沉淀出现,原因是氯化氢气体遇水生成盐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造成的;另外,氯化氢气体遇水生成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1)①a:分液漏斗b:锥形瓶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CO2+H2O=H2CO3②HCl+AgNO3=AgCl↓+HNO3
(3)①制二氧化碳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因此石灰水不变浑浊;②CO2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也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⑷ 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选择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向上

分析: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物为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向上排空气法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2)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同时有氧气放出。氧气是一种助燃气体,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复燃,证明是氧气。
(3)由于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生成的物质熔化,温度很高的产物,落到集气瓶底,会使集气瓶底部因骤热而炸裂,所以要在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2KMnO4=△=K2MnO4+MnO2+O2↑;带火星的木条;助燃。
(3)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炸裂集气瓶。
相关知识点:(初中化学部分)
(1)常见三种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
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加热分解,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催化分解。

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
(2)气体收集方法:排空气法、排水法。
根据气体与空气的密度比较,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空气法。但如果该气体密度与空气很接近或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

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如果该气体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但如果该气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氢气: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3)气体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使之变浑浊。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能够燃烧。

⑸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

(1)实来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自置A的气密性,否则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的慢;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不能用硫酸制CO2,理由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4)鉴别二氧化碳用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发生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5)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鉴别,看是否变成红色;
(6)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液不能支持燃烧,故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故答案为:(1)气密性;(2)大理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3)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4)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5)紫色石蕊溶液,紫色变成红色(6)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⑹ 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实验C0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A的______

(1)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填:回气密性.答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填: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所以装置C中的溶液为石蕊试液,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填: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将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会看到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故填: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

A、此装置是中长颈漏斗伸入的太短,而导管又伸入的太长,所以不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专二氧化碳属;故A不正确;
B、此装置是固体与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的反应装置,不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此装置适合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即适合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此装置是给固体物质加热的反应装置,不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
故选:C.

⑻ 实验室用图中部分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1)装置A中反应物通常是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文字

(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或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氧气(或氢气);2H2O2

MnO2
.

⑼ 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气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大理石(或者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1)气体的制取都专要求先属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2)要注意题目要求写化学式才行;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用澄清的石灰水;
(4)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用紫色石蕊溶液因为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先充满容器底部,即底部蜡烛先灭.
故答案为:
(1)气密性;(2)CaCO3;HCl;氢氧化钙;(3)变浑浊;(4)紫色石蕊溶液;紫色变成红色;(5)底下蜡烛先熄灭.

与实验室用装置a产生co2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压电机轴承坏了有什么表现 浏览:355
港口自动化技术装置 浏览:579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装置图6 浏览:35
cy80曲轴轴承是什么型号 浏览:185
圆锥轴承的标准游隙是多少 浏览:677
管道阀门强度试验标准 浏览:988
机械制图标准有哪些 浏览:225
怎么改变驼背的器材 浏览:891
装置和电路设计 浏览:168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浏览:573
蒸汽阀门失控怎么处理 浏览:911
朝阳家电制冷维修怎么样修 浏览:478
集体供暖阀门用什么工具打开 浏览:343
中国良工燃气阀门 浏览:307
湿式喷淋自动报警装置施工方案 浏览:619
超声波传感器抖动怎么调 浏览:628
升降机自动控制的感应装置哪里有 浏览:404
轴承粘度多少 浏览:299
成都五金配件批发市场 浏览:113
空调外机有制冷制热怎么计算电流 浏览:62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