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应急处理措施
1、实验室应设立常备药箱,准备洗眼用药物、医用生理盐水、普通创伤处理物品。对于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剧毒品性能,寻找该剧毒品的解毒方法,并准备相应的药物(见附件1: 常见特效解毒剂及用途)或催吐药物。
2、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特性,常备防毒口罩及相应防护用具。
3、对于目前没有喷淋、洗眼设施的实验室,应设立紧急救助水龙头加皮管和专用洗瓶(洗眼用),不得挪作他用。
4、化工系师生员工应积极观看相关的急救视频(可通过化工系网站-安全、环保宣传窗连接实验室与设备处网站,下载相应视频观看),了解和掌握常规的急救方法。一旦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均可出手实施紧急救助。
5、对于有毒化学气体、毒性较大且具有一定挥发度的有机化学品的使用,应建立实验通报制度。使用这些化学品的实验室应在实验前向本所实验室主任、周边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周边研究所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通报实验进行时段、有毒化学品名称等信息,以便有所防备(具体参见化工系结合学科特点的特殊管理办法(试行))。一旦发生毒气泄漏,即可有序、迅速撤离。
6、发生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用相应材料吸去堆积液体(注意:不能摸、擦),及时启用紧急救助水龙头,用皮管对准皮肤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7、对眼睛内溅入酸碱类化学品后,应立即启用应急洗瓶,立即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相应药水洗涤眼睛,然后及时迅速地送往医院处理。
8、发生化学毒气泄漏事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周边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通报,及时报告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有序地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大楼工作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工作。
9、发生化学毒气中毒事故后,施救人员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进行适当处理后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发生化学物品液体、固体等中毒事故后,可进行同样处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报告。
10、实验室若发生易燃化学物品的燃烧事故,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周边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通报,并组织部分人员(根据工作面情况),持灭火器、沙桶及其他灭火器材,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应根据实验室具体实验情况,判断是否马上切断现场电源、关闭气源阀门。对其他工作人员,应进行紧急疏散工作。同时,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向校保卫部门报火警。若救援人员发现火势无法有效控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火警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按情况,尽可能转移易爆、有毒物品,迅速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
11、当化学危险气体爆炸事故发生时,应马上切断现场电源、关闭气源阀门,立即将人员疏散,有可能的话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根据气体是否有毒来确定是否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扑火,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若气体有毒或火势难以控制,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告知毒气状况。同时,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2、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扑灭,不得随意用水灭火,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报告。
13、仪器设备用电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现场电源,将人员疏散,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报告。
14、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水灾、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指挥,及时有序地疏散相应人员,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并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进一步组织疏散、抢救受伤人员或进行自助自救,并作好善后工作。
B.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C. 女主是实验室里的实验品逃出实验室后实验室里的人就开始追她后来实验室爆炸女主穿越到异世,求小说名
女主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逃出实验室后实验室里的人就开始追她,后来实验室爆炸美国大片啊这个。
D. 小明做实验,把实验室炸了,请列出5中能使实验室爆炸的试验
1. 氢气燃烧实验
2. 金属钠燃烧实验
3. 一氧化碳燃烧实验
4. 铝热反应
5. 电解水实验
E. 实验室做实验哪两种东西混在一起会引起爆炸
这个常见的是氢气和氧气,如果正好在爆炸极限之内的话,混合有点火源的话会引起爆炸。还有氢气和氯气,如果用光照的话,也会形成这样的效果。那就是这样了。
F. 化学实验室里有啥常见物质结合,会产生剧烈反应,要超剧烈的,比炸弹爆炸小点就行
其实用氩气做保护气时,钠与硫反应时, 只能安静地燃烧,在敞开体系时,钠与硫 反应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燃烧爆炸,除生成 硫化钠外,还生成硫代硫酸钠、硫酸钠等 含氧酸盐。 钠与硫反应时,空气中氧气同时能分别与 钠和硫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在封闭 环境中钠与硫的反应不并不是很剧烈
G.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
(复1)识别常见仪器,故答案制为:试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氧气不溶于水,采用排水法收集;加热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导管,后熄灯,否则试管内温度降低,水会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A,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导管,熄灭酒精灯; (3)结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条件可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常温反应,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加入药品前都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在用D装置来收集时应该从b管进入,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必须检验纯度,防止不纯,点燃引起爆炸; 故答案为:b,验纯. |
H. 如何防止实验室爆炸之化学药品注意事项
实验室注意事项:
1、新进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必须了解灭火器的放置位置、使用方法及紧急情况时的逃生之路。
2、实验室严禁吸烟,连接仪器的电线必须使用护套线或花线。实验室不得随地吐痰、乱抛杂物,不得大声喧闹。
3、实验室的设施、药品摆放要合理,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得放在靠近烘箱、水浴锅等有热源的位置。使用钢瓶,其位置必须固定,属可燃性气体则该实验室门
上应有禁火标志。实验室内所用药品必须严格分类排放整齐,易燃、易爆、试剂必须限量、分散存放,专人妥善保管,没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试
剂。剧毒、贵重药品以及贵重金属制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由二人保管。具体要求可见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4、无论化学品的浓度高低,接触化学品后应清洗接触过的皮肤,离开实验室前宜洗手。
5、操作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结束后应全面检查室内水、电、煤气、门窗等,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
6、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每使用一种新的化学药品前
必须了解该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出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对于剧毒、易燃、易爆及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必须有二位以上人
员在场才可进行,并切实做好可能发生事故和危险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做好剧毒危险品的领用、使用与登记保管。
7、实验进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场且必须集中精力,实验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若需短时间(如半小时内)离开现场,则务必请其他工作人员暂代处理;遇到实
验异常现象,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实验安全;遇到实验设备的异常现象,必须及时终止所进行的实验,作进一步的检查,消除隐患后才能继续做实验。凡确
有必要通宵进行实验的,须由各项目负责人报实验室主任登记备案。实验过程中出现试剂喷洒、溅落在皮肤上,应立即进行清洗处理,尽快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通
风处,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直至事故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同时报告主管和部门主任采取进一步的处理,必要时就医。
8、实验结束时必须及时关闭水、电、气等,并清洗仪器,保持桌面整洁,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
9、对于实验室三废的处理应根据环境保护暂行条例中的规定严格执行。
9.1 严格按规定处理“三废”,严禁向水槽内倒废液,废液应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集中送环保公司处理。
9.2 勿把实验室杂物堆放在走廊、人行通道。实验室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需处理的无机、有机废液应分别倒入废液桶内,标明毒害物质名称,并随手盖好。
10、实验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可能会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救护的措施有所了解,以备万一发生事故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11、实验室内发生事故,必须书面向实验室主任和技术主管汇报,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不得隐瞒不报。
小结
实验室中存在各种危险源,不仅指仪器操作不当引起的,也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工作环境不良;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管理不善等引起的危险源,除了必备的化学知识外,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展开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