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是什么
继电保护装置操作、接线;电力系统综自软件的操作、组态;相关的通讯设备操作等。
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都学些什么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内力容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力系统潮流离线计算、专业综合实验(动模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发电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设计和运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特点:
1、学科性:方向正对国家定位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科。
2、专业面宽:专业既涉及电力系统高压技术,网络分析,设备运行与选择,又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通讯、综合自动化等弱电自动控制的内容,做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控制运行与管理相结合。强调技术基础,注意能力培养。
3、适应性、兼容性强。在确保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热能动力、通讯、用电管理和远动化等方面调整和拓宽其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材的需求变化。
③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领域有哪些方向
(一)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二)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3、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4、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5、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 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 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④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包括哪些类型的装置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包括: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1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版统
2 同步发电机励磁方式和励权磁调节方式
3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中的可控整流电路
4 半导体励磁调节器工作原理
5 励磁调节器的静特性调整及并列运行发电机间无功功率的分配
6 同步发电机继电 强行励磁
7 同步发电机的灭磁
8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举例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
1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
2 电力系统调频方式与准则
3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自动调频
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1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3 双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
4 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
5 综合自动重合闸简介
⑤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有哪些
电磁继电器
⑥ 电力监控后台系统和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什么区别
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设备及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综合自动化实现的原则
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二是对高压变电站(220kV及以上)的建设和设计来说,是要求用先进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分散、自成系统,重复投资,甚至影响运行可靠性。
电力监控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及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变配电过程中异常的反应速度。
变电站综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 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基本特征
1)功能实现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微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
2)系统构成模块化。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块化的构成,方便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的组态,以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
3)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子系统都是按分布式结构设计的,每个子系统可能有多个CPU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由庞大的CPU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协调的有机综合系统。
4)操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不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操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主控站内,就是在主控站或调度室内,面对彩色屏幕显示器,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操作。
5)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6)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仅表现在常规自动化功能上,还表现在能够在线自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送往远方主控端
7)测量显示数字化。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常规指针式仪表被CRT显示器代替。人工抄写记录由打印机代替。
⑦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包括哪些
这个面很广,包括监控主站系统、保护测控装置、远传装置以及安全监视系统等可以进行远内方容控制的系统。
专业点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广泛采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后台监控机对变电站全部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记录、并处理各种信息,对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实现远方控制操作功能。
⑧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一门课么
可能不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教材内容主要是,电力系统运行、电压调整、频率调整、有功无功调整,其中有涉及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章节内容,但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侧重点不同。
⑨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领域,都有哪些发展方向
(一)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二)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3、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4、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5、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 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 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⑩ 综合自动化装置是什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综合自动化实现的两个原则:
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二是对高压变电站(220kV及以上)的建设和设计来说,是要求用先进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分散、自成系统,重复投资,甚至影响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它涉及电力系统中控制、保护、监测等功能一体化自动控制设备。它由电流电压互感器、低通滤波器、A/D模数变换器、中央处理器、光电耦合器、键盘、汉字液晶器、电源等部件组成。它把外部保护测量电压、电流量经互感器、模数变换后输入中央处理器,同时把外部电控制开入量经光电耦合器输入中央处理器,进行逻辑判断处理后实现过流保护、低周减载、重合闸、过欠压保护、过负荷保护等功能控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电路简单、性能稳定、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适合在电力系统变电站、开闭所等完成保护、控制监测等功能。(http://www.patent-cn.com/H02H/CN26383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