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模拟图,请回答.(1)通过上述微观模拟图,可判断生成物属于
(1)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内,属于纯净物容中的化合物;
(2)由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变化的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故答为:(1)化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Ⅱ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
(1)HCl(实验室制氢气一般是用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盐酸易挥发)
(2)NaOH 用于吸收HCl气体
H2SO4(浓) 用于吸收水分
CuSO4(无水硫酸铜) 再次吸收水分
(3)向下排空气法
Ⅲ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拓展资料:
实验原理:通过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版取氢气通常是用金权属锌与稀硫酸或稀盐酸。
注意事项:
(1)钾、钙、钠等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会优先置换出水中的氢并生成相应的碱,且反应过于剧烈。
(2)选取的金属应与酸反应速率适中,产生气泡均匀。
(3)不能使用硝酸或浓硫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将会生成NO2或SO2。
Ⅳ 实验室制取氢气装置图
Zn + H2SO4 → ZnSO4 + H2
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实验室制氢气只能用稀硫酸来制,其他的方法都是不标准的版,盐酸会挥发,权会导致氢气不纯
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Ⅳ 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类型 装置类型怎么答呢还有顺便说一下氧气的和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类型: 固体+液体 不加热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类型: 固体+液体 不加热 或 固体 加热
Ⅵ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Ⅶ 实验室制取氢气各装置作用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
实验的装置是启普发回生答器
长颈漏斗是用来将盐酸注入从而发生反应的。
之所以用“长颈”的,是因为可以需要让反应停止时只要关闭出口的阀门,盐酸会在瓶子下层产生的氢气压力的作用下由长颈漏斗开进瓶底的出口处返回至漏斗上部从而与锌粒分离,反应终止~
Ⅷ 下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其中有三处主要错误,请加以改正(用文字叙述). (1)改错:①___
根据实验室制氢气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可知 (1)改错:①试管口内应向下倾斜;②容酒精灯内酒精过多;③氢气导管插入到试管下部.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氢气,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净后,再给氧化铜加热,以防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有小液滴,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同时也能在试管底部保存有氢气,有利于氧化铜的还原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使还原出来的铜在氢气环境下冷却,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中致使灼热的铜被再度氧化,导致实验失败.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的铜,同时有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故答案为: (1)①试管口应向下倾斜;②酒精灯内酒精过多;③氢气导管插入到试管下部. (2)③①②④. (3)①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②试管口有小液滴. |
Ⅸ 右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试判断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先通氢气再通氧气,然后点
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要先通氢气,排尽空气,点燃后再通氧气.
故选C.
Ⅹ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图
原理Zn+H2SO4=ZnSO4+H2装置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为,长颈漏斗,烧瓶,导管,水槽,集气瓶注意事项是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为什么
)重新检验.
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