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武器系统是怎样的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都装有两座A4W密封水核反应堆,4台飞机升降机,4座飞机弹射器,4座“海麻雀”导弹发射架,3~4座“密集阵”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统,SPS-48E三维对空搜索雷达,SPS-49(V)5二维对空搜索雷达,3座Mk-91火力控制系统,AN/SLQ-32(V)4雷达电子对抗和火力控制系统,AN/WLR-1H雷达电子监视系统。
导弹:3座MK29型八联装“北约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射程14.6千米,飞行速度2.5Ma。
舰炮:4座6管MKl5型20毫米“密集阵”火炮(CVN68-69号舰上装3座)。射速3000发/分,射程1.5千米。
对抗措施:4座6管MK36型SRBOC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射程4千米;SLQ36型“水精”鱼雷防御系统;SLQ-29(WLR-8雷达预警和SLQ-17AV干扰机和欺骗系统),改装时将由SLQ-32(V)4型电子战系统代替。
作战数据系统:NTDS/ACDS(海军战术及先进作战指挥系统),装有LINK4A、11、14、16号数据链和JMCIS联合海上指挥信息系统,SSQ-82卫星。
火控系统:3部MK91-1型导弹指挥仪。
雷达对空搜索:SPS-48E三坐标雷达,E/F波段,作用距离402千米。SPS-49(V)5型雷达,C/D波段,作用距离457lan,休斯公司MK-23目标捕获雷达(TAS),D波段。对海搜索SPS-67V型雷达,C波段。
空中管制:SPN-41、2部SPN-42(CVN68~70)、SPN-43B、SPN-44、2部SPN-46(CVN71~73)航母控制飞机进场雷达,J/K/E/F波段。
导航:SPS-64(V)9雷达。900型雷达,I/J波段。
火控:6部MK-95型导弹火控雷达,I/J波段。URN25型“塔康”飞机战术导航系统。固定翼飞机标准的航空联队有20架F-14,20架F/A-18,4架EA-6B,16架A-6E(含KA-6D),4架E-2C,6架S-3A/B。直升机8架SH-3G/H“海王”或SH-60F“海鹰”。蒸汽弹射器4台89.9m长的C13-1型弹射器。
阻拦装置:4台MK7-3型索连阻拦机,4道阻拦索;1台MK7-3型网连阻拦机,1道应急拦机网。
主要使命
美国海军第二代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使命是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并保持制空权和制海权,封锁海区,保卫海上交通线,支援登陆等。
『贰』 大和号上的舰炮
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MM主炮打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甲板上是绝对能够击穿的!不过不足以击毁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现代航母的管损系统是十分完备的,就是”现代舰“的日炎导弹击中也不会被击沉的!除非大和号舰炮一炮集中武器舱!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装有电罗经,航行时可保持稳定),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1.8发/每分;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的460毫米火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最大射程42,050米(45度仰角),需飞行90秒。主炮仰角40度时,射程40,700米,30度时,35,826米,20度时,27,916米,10度时,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均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为11,900米,后者装填有59.5公斤炸药,主要用于打击无装甲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舰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94式主炮的发射速度较低,为1.8发/分钟。
3联装主炮齐射后发射出去的炮弹在飞行中往往会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让中间那门火炮与边上的2门交替发射,而大和舰在主炮上装了一种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间那门炮的发射时间比边上2门延迟3/1000秒—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同时射击。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依阿华”级的主炮却还难以做到这一点。有认为大和舰的460毫米炮精度较差,射速也比MK7低,因而怀疑94式炮的实战效能。关于大和舰的主炮火炮精度并未找到过证明其精度较差的可靠证据。
『叁』 美国MK7型三联装406mm舰炮有什么特点吗
MK7型三联装406mm舰炮是目前服役最长的一种老式舰炮,从舰炮结构本身上看既大又笨重,无可取之处。例如,该炮塔四周的保护装甲的厚度高达数百毫米。
该炮各部分分布于6个甲板层,最上层装炮塔,内有3根炮管,第二层装高低瞄准机,第三层装方向机、高低机,第四、五层装炮弹舱,第六层装发射药储存舱。
但该炮在多次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以至于如今仍赢得美海军乃至海军陆战队的高度评价,其中的主要原因,该炮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炮火猛烈且威力大(在1968~1969年间的侵越战争中,该炮发射的炮弹能穿透1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掩体,这在当时任何武器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等优点。
况且,多次实战经验已证明,在对陆攻击战中,任何其它武器,例如舰载飞机,欲想达到诸如406mm大口径炮所拥有的高精度和大威力,须在很低高度上飞行且飞行速度也要很低,这样很容易被低劣的对空武器打掉,也就是说,须付出损失大量飞机的高昂代价。如果用多艘载有203mm和406mm舰炮的巡洋舰和战列舰组成的编队支援地面部队,飞机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小。
在1986年5月,美海军曾批准一项406mm舰炮对岸炮火支援改进工程,主要内容是配备新型火控系统和开发各种新型炮弹,可望使406mm舰炮的作战性能能明显提高。为此,经改进后的406mm舰炮系统将增加如下特点:MK7型406mm舰炮将由新研制的MK160-5型火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火控系统是MK160-4火控系统(部署在“伯克”级驱逐舰)的改型,但与此相比,控制性能有明显改善。MK160-4火控系统仅能控制一门火炮,而在战列舰上,MK160-5型火控系统能同时控制9门406mm舰炮。
MK160-5型火控系统主要由MK37和MK38型指挥仪、AN/UYK44型计算机、AN/UYQ-21型数据显示操纵台和用于控制炮弹飞行的AN/SPG-53齐射控制雷达等组成。
MK160-5型火控系统使用了两个独立的跟踪器,提高了信标导航能力。
在MK160-5型火控系统中将采用“多点瞄准”控制法(该控制法是专为该系统开发的)。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每发炮弹飞向并命中目标区的不同的地点,从而获得最大的摧毁效果。它特别适用于炮轰大面积的众多目标群。
MK160-5型火控系统增添了自动跟踪炮弹的能力。AN/SPG-53F火控雷达除去跟踪目标外,还能跟踪飞出去的炮弹。利用数值积分弹道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估计空气密度和弹道风,它是通过将炮弹实际弹道与数值积分自动作比较得出的。
MK160-5型火控系统采用了一种极其精确的方法提供甲板指令,这种甲板指令实际上是一种补偿舰体的横、纵摇摆所需的炮塔旋回和火炮俯仰的指令。
火炮计算系统在1秒钟内可多次产生这样的指令,通过采用实时积分技术和信号数据变换外推法,火炮和炮塔的伺服装置将以非常高的速度接收它。这样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将使火炮的反应误差减小至最小。
MK7型406mm舰炮炮管口处安装有MK3型测速器,它可测量炮弹飞出炮口时的速度。所测得的速度数据经过数据接口传送到炮座处理器中,参与弹道计算,从而可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因初速估计误差而带来的射击精度不够的问题。
MK7型406mm舰炮使用三种弹药:高爆弹、穿甲弹、训练弹,其中穿甲弹和训练弹的重量、装药量均相同。
在1986年5月,美海军曾批准一项406mm舰炮对岸炮火支援改进工程,开发各种新炮弹是其中主要内容,当时研制了EX146型集束炸弹,这种炮弹体内装有大量的子母弹。当炮弹飞到目标上空时,这些子母弹便从炮弹底部抛出,借助于空气阻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它们在目标区上空均匀地散开自由落下。它能在空中形成10平方千米的覆盖面。
另外一种炮弹是能从406mm炮中发射的330mm次口径脱壳炮弹。这种炮弹的射程能提高一倍,它的增程机理是通过飞行过程中脱掉炮弹外围的轻壳使炮弹的截面积减小,从而作用于炮弹单位横截面上的空气阻力减小达到增程目的。
这种炮弹也是集束型,弹体内可容纳M46型子母弹。但它需要新的火控系统给予支撑。美海军已考虑选用MK160-5型火控系统。
这两种新型炮弹都采用M724型电子时间引信,它在炮弹装填前由人工给引信定时。
另外,正在研制的406mm末端制导炮弹将采用美海军127mm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中的已成熟的制导技术。
装备情况
406mm舰炮仅在美国海军4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上装有。
作战使用
在海湾战争中,美海军两艘战列舰“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上的406mm舰炮对伊拉克炮兵掩体、指挥哨所掩体、雷达控制阵地、防空导弹发射阵地等多处军事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炮轰。
『肆』 MK7舰炮的性能数据
武器名称 Mark 7 16英寸50倍径舰炮 (406 mm × 20.3 m)
装备舰型 依阿华级战列舰 (BB-61) 及 蒙大拿级战列舰 (BB-67)
设计年份 1939
服役年份 1943
炮塔重量 267904 磅 (121519 kg)(包含炮闩)239156 磅 (108479 kg)(不含炮闩)
炮身长度 816 吋(20.73 m)(炮闩至炮口)
内膛长度 800 吋 (20.32 m)
膛线长度 682.9 吋 (17.35 m)
膛线浅深 (96) 0.150 吋深 (3.81 mm)
陆上装备 N/A
膛线缠度 Uniform RH 1 in 25
炮室容积 27,000 立方吋 (0.44 m³)
射速 每分钟两发
注:发射药包可以使用电子式或击发式点火
射程 41622 码 (38.059 km or 20.55 nm) 使用 660 磅 (300 kg) 一般装药
炮口初速 高爆弹 每秒2690 呎 (820 m/s) 穿甲弹 每秒 2500呎 (762 m/s)
Mark 5炮弹后来用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Mk 5 16英吋45倍径舰炮上,以取代原本使用较轻的Mark 3炮弹(957.1 kg)。
『伍』 二战中用的406mm舰炮的炮弹初速有多快
406mm也就是16英寸战舰炮有很多种,美,日,英都有相当规格口径这炮,但是性能指标和研发年代相差还是不小的。
以最先进的衣阿华级主炮mk7为例,使用mk8型穿甲弹重1225公斤,普通装药射程38公里,强装药可以达到45公里以上,由于重炮炮弹都是采用分装式,因此弹重就是弹头重,发射药按射击要求自由增减,无弹壳。mk7是战列舰时代最好的舰炮,其他的406mm舰炮大多装在条约战列舰上,性能上都与mk7有一定差距。
MK7型16英寸(406mm)50倍径舰炮发射穿甲弹的时候,炮口初速是762米/秒,但是当发射高爆弹和核炮弹的时候,初速可以达到820米/秒。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陆』 魔炼者MK7 混光游戏机械键盘 插拔光学青轴好用吗
轴跟黑轴特点都很鲜明,都能打游戏,重点看你自己喜欢什么手感,声音清脆,打字卡擦卡擦
黑轴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手感。
我用的雷柏v500青轴,压力比较大,段落感强烈
『柒』 哪种舰炮威力最大
美国MK7型舰炮,美国海军军备局(BureauofOrdnance)在设计依阿华级战列舰时时,原本计划使用装备在南达科他级战列舰(SouthDakotaClass)的Mk216英寸50倍舰炮,但是海军军备局(BureauofConstructionandRepair)决定依阿华级战列舰要装配更轻、更紧致的全新三联装炮塔,Mk2舰炮过于庞大无法装进新式炮塔,于发展发展Mk7舰炮来装置于新式炮塔。
Mk7舰炮原本打算要使用较轻的2240磅(1016公斤)Mark5穿甲弹来射击,不过本炮填弹系统还是重新设计,改用2700磅(1225公斤)Mark8超重型穿甲炮弹,使得在依阿华级战列舰以前的各型战舰火力都被比了下去,后来日本帝国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以18.1吋(460毫米)45倍径94式舰炮火力超越Mk7(16吋/406毫米),成为世界第一战舰主炮,但据后世分析两者射击穿甲性能,似以Mk7舰炮仍较胜一筹。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NorthCarolinaClass)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1939年型)(SouthDakotaClass,1939)的Mk616英吋45倍径舰炮也能像Mk7舰炮一样射击Mark82700磅炮弹,但射程较短,不过未逊色多少。Mk6舰炮因重量较轻,使得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1939年型)可以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
由于可以射击较重的2700磅炮弹,所以Mk7舰炮虽然重量约只有大和号94式舰炮的四分之三,但威力与94式舰炮几乎相同。使用Mark8超重炮弹,使得依阿华级、南达科他级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在所有战列舰中有最厚重的船舷,因此可以抵挡94式舰炮的恐怖威力,这也是南达科他级与北卡罗来纳级这些条约规范船舰当初的主要考量。
『捌』 美国二战计划装蒙大拿的MKA舰炮的射程,最大俯仰角度是多少,是几联装,越详细越好
美国人没给mka建造炮塔,因为当时的思路是拉开炮管间距降低炮口暴风干扰保证精度,但拉宽炮塔宽度根据计算单炮塔重量超过三千吨超重了,从这点来看应该是三联装,美国新锐舰艇炮塔趋向于标准化,如果给mka设计炮塔仰角应该是新锐舰普遍的45度,mka的射程按照nw数据是39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