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座式钢 轨道梁需要做静载试验吗
不一定。有些工程为了检验板梁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桥梁的安全性,会对空心板梁进行了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2. 请问静载力实验和承载力实验一样吗每个工程必须都要做吗具体什么时候做
开工前
盖房子
每层都要做
有检察报告 才可以浇灌
这是我想的
你用C30的 拿C20的浇灌 塌了怎么办
枪毙还来不及哦
3. 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试件的某一级加载值取多少
每级可取标准荷载的20%。但临近开裂前和接近破坏前取5%的标准荷载作为一级荷载。
4. 铁路32mT梁的静载试验的方法及设备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静载试验
作业指导书
1.本指导书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乌海海南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2.作业内容
通过混凝土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检验静载弯曲抗裂系数和在静活载作用下梁体竖向挠度值。
3.试验用仪器、设备
3.1试验时需具有试验台座、加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或压传感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3.2试验台座应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承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加载点纵向间距4m且对称布置。6.233.3加载用千斤顶校验系数应不大于1.05。
3.4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应不低于C级,显示仪表最小分度不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示值误差应为±1%F.S。
3.5挠度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最小分度值为0.01mm。
3.6用于观察裂缝的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10~20倍,直径100mm,量测裂缝宽度应使用刻度放大镜,其放大倍数应10倍,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2mm。
3.7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其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1mm。
3.8弹簧式拉力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F.S,示值误差应为±1%F.S。
3.9配套标定数据应进行线性回归,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
3.10试验用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需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4.试验梁安装及试验前的准备。
4.1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支座安装后的实测梁跨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4.2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线,并在每一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钢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4.3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纵横向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
4.4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4.5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4.6试验梁静载试验前应仔细核查原始资料,并确认加载计算单计算无误。
4.7梁体挠度测量部位应在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测量挠度的支架应牢固、稳定,且不应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5.试验加载方法
5.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
5.2全预应力梁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第一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0.60→0.80→静活载级→1.00
→静活载级→0.60→基数级→初始状态
第二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0.60→0.80→静活载级→1.00
→1.05→1.10→1.15→1.20→1.10→静活载级→
0.60→基数级→初始状态
5.3各千斤顶宜同步、同速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宜超过3KN/S。
5.4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裂缝出现。如出现裂缝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测裂缝宽度。
5.5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各支座中心截面两侧竖向位移变化和台座沉降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侧平均值分别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点沉降量。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影响量即为该级别荷载下的实测挠度值。
5.6对每级加载下的实测挠度值,应仔细复核,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
6.评定标准。
6.1梁体刚度合格的评定
6.1.1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为静活载级下实测挠度值减去基数级下的实测挠度值。实测静活载挠度值合格评定标准:f(实测)≤1.05 f(设计)/¢。¢为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
6.1.2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和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梁预应度合格的评定。
⑴在K=1.20级加载等级下持荷20min,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评定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
⑵在K=1.00级加载等级下持荷20min,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评定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梁预应力度合格。
6.2梁体刚度不合格的评定
当最后一轮加载循环时的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不满足6.1规定,则梁体刚度不合格。具体如下:
6.2.1当在某加载等级下(最大加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了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载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在该加载等级与前一级加载等级的平均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或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梁预应力度不合格。
6.2.2当在某加载等级加载至后一级加载等级的过程中,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加载等级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或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梁预应力度不合格。
6.2.3当在最大加载等级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应在持荷20min后,对全预应力梁分级卸载至静活载级,对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预应力梁分级卸载至K=0.60级,按加载程序规定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过程中裂缝张开,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或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梁预应力度不合格。
6.2.4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竖向刚度和抗裂合格,评定该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2.5对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竖向刚度和预应力度均合格,评定该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2.6对允许出现裂缝但限制裂缝宽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竖向刚度、预应力度和裂缝宽度均合格,评定该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2.7若该梁静载弯曲试验评定为不合格,应对备用梁进行静载弯曲试验。两件备用梁静载弯曲试验均合格,仍可评定为该批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该梁静载弯曲试验不合格梁除外)。若加倍抽样静载弯曲试验仍有不合格,则应对本批梁逐片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7.静载试验人员组织情况
人员组织情况见表1。
8.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8.1吊梁应有专人指挥、按规程操作,注意安全;吊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
8.2高压油路和电路应符合有关要求。
8.3试验梁在必要时应设防风、防倾支护。
8.4仪器、仪表和电器应有防雨、防晒条件。
5. 什么是桥梁动、静载试验怎么做
一、桥梁动、静载试验:
1、桥梁动载试验:试验荷载以不同速度通过试验桥梁进行动应变、动位移、竖向与横向振动的测定,以了解结构的动力系数、振动特征(振幅、频率、模态振型、阻尼比)等,据以判断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
2、桥梁静载试验:试验荷载停于预定加载位置对结构进行静应变、静位移等测定,以了解结构截面的应力分布、桁梁杆件的实际内力、混凝土梁的中性轴位置、梁跨中点的挠度、活动支座的水平位移等,据以判断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
二、桥梁动、静载试验流程如下:
1、桥梁动载试验流程:
(1)行车试验:一列满载的两动两拖的动车组以一定速度匀速通过被测桥梁,测试梁体主要部位的动应力、动位移、动转角、振动以及桥梁墩台的横向振动位移、竖向振动位移。行车速度分别为:5 km/h、10km/h、20km/h、40km/h、60km/h、80km/h、100km/h。
(2)制动试验:两列两动两拖的动车组首尾联挂,以一定速度(取30km/h或40km/h)匀速通过被测桥梁,当行至梁上适当位置时突然刹车,测试梁体跨中截面竖向、横向振动位移、扭转振动,桥梁固定支座所在桥墩(制动墩)的纵向(和横向)振动位移和活动支座的纵向振动位移。
在实际的制动试验中,除了进行40 km/h六级制动外,还尝试了70 km/h七级制动,由于正处在调试阶段,不具备紧急制动的条件,所以没有进行紧急制动试验。
(3)自振特性试验(脉动试验):利用大地脉动,测试桥梁的自由振动特性,包括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等参数。
2、桥梁静载试验流程:
(1)结构的竖向挠度、侧向挠度和扭转变形。每个跨度内至少有三个测点,并取得最大的挠度及变形值,同时观测支座下沉值。
(2)记录控制截面的应力分布,并取得最大值和偏载特性。沿截面高度不少于5个测点,包括上、下缘和截面突变处。有些结构需测试支点及其附近、横隔板附近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此时需将应变计布成应变花。
(3)支座的伸缩、转角、沉降、墩顶位移及转角。
(4)仔细观察是否已出现裂缝及出现初始裂缝时所加的荷载,标明裂缝出现的位置、方向、长度、宽度及卸载后闭合的情况。如果结构的控制截面变形,应力或裂缝扩展,在尚未加到预计最大试验荷载前,已提前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的允许值,应立即停止加载,同时注意观察裂缝扩展情况,撤离仪器和人员。
(5)卸载后的残余变形。对于特殊结构而言,如悬索桥和斜拉桥,尚需观察索力和塔的变位并进行支座的测定。
(6)为了满足鉴定桥梁承载力的要求,荷载工况选择应反映桥梁设计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单结构可选1~2个工况,复杂结构可适当多选几个工况,但不宜过多。进行各荷载工况布置时可参照截面内力(或变形)影响线进行。
(5)钢桁架梁静载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1、桥梁动载试验的目的:
(1)测定动荷载的动力特性,即引起结构产生振动的作用力的数值、方向、频率和作用规律等;
(2)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特性及固有振型等;
(3)N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的响应,如振幅、动应力、冲击系数及疲劳性能等。
2、桥梁静载试验的目的:
静载试验是了解结构特性的重要手段.不仅用它来直接解决结构的静力问题,就是在进行结构动力试验时,一般也要先进行静载试验,以测定结构有关的特性参数。它的最大优点是加载设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荷载可以逐步施加,还可以随时停止仔细观察结构变形的发展,给人们以最明确和清晰的概念。
桥梁结构的静载试验按照不同的试验目的和条件.又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本次静载模型试验属于非破坏性整体试验.目的在于检验智能预应力系统的可行性。
6. T梁静载实验是必试项目吗
谢谢楼上的,我们这里的总监非要我们做静载,他说必须做这个.
7. 单跨简支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静载受弯破坏试验全过程设计
主任的作业很给力啊!
8. 起重机3种实验。额定载荷,1.25倍静载,1.1倍动载有什么区别。
1、工况载荷不同:
额定载荷:标定的工况载荷。
1.25倍静载:最大起重量的1.25倍。
1.1倍动载:各个工况标定载荷的1.1倍。
2、作用不同:
额定载荷:主要是为了验证产品的起重性能。
1.25倍静载:主要是为了检查产品的结构强度和液压油缸(支腿缸、变幅缸)的泄漏情况。
1.1倍动载:主要是为了检查产品动态工作特性。
(8)钢桁架梁静载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起重机三种实验步骤:
1、额定载荷试验:
1、1实验目的,检验桥机各机构动作可靠性,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及接线正确性。调整好各安全保护装置。
1、2内容
1、2、1检查各制动器动作是否正确,制动效果应良好,制动瓦间隙调整。
1、2、2切合电源检查电气各部分元件动作是否良好,正确,有否漏电。
1、2、3起升机构试验,转动控制器手柄,使吊钩上升及下降,若无异常可逐级加速,并反复升降次数,检查变速箱,卷筒,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调速特性是否符合原理。
1、2、4操作小车行走机构,各种速度反复向前向后运行数次检查小车行走机构应良好五异常,小车限位器准确限位灵活可靠。
1、2、5大车行走机构:操作大车行走机构控制器,在轨道全行程反复行走两趟,检查行走车轮转动是否平稳同步,操作时是否灵活,碰撞两端终端开关,动作是否准确。
1、2、6联合动作试验,同时动作大车,小车,小车起升机构三个机构动作的操作,检查各机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
2、1.25倍静荷载试验:
2、1目的,检查起重机各部分结构,强度,刚性,工作性能及制动器工作的可靠性。
2、2内容
2、2、1经空载试验确认各机构工作正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静荷载试验。
2、2、2起重机超载和试验,重量应为额定载荷的1、25倍。
2、2、3静荷载试验方法 以额定负荷的25%开始,然后以50%,75%,100%,110%逐级加到125%的荷载进行起吊,每次吊起重物离地面100—150mm处停留5—10分钟,中午不得自行降落。
在超载实验时,把小车开到主梁中用水准仪测量主梁下挠度不得低于主梁跨度的1/700,卸载后小车开到端部,再测主梁弹性变形值,主梁不得产生塑性变形。
3、1.1倍动荷载试验:
3、1目的:检查起重机各部分运行情况,对各部机构进行细致的,必要的调整,使各机构均符合技术要求。
3、2实验条件
3、2、1动荷载试验应在静荷载试验合格后进行
3、2、2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以110%的额定荷载。进行大小车行走。起升机构的各项试验。
3、3试验方法
3、3、1起升机构反复升降3次,检查制动器工作情况,试验限位装置
3、3、2小车行走机构往复行走两次检查小车各部分工作情况,及小车行走限位准确性可靠性
3、3、3大车行走机构在轨道全场范围内行走一个往返检查行走机构各部分运行情况,限位开关准确性,可靠性
3、3、4起重机110%载荷状态下做10—15分钟联合动作试验并进行 制动试验,在实验前,试验后检查起重机各部分工作情况。试验结束,将各机构在试验中全部发现的问题进行对症处理,记录存档。
9. 什么是静载力实验工程哪个部位要做具体怎么做和钎探有什么不同
静载试验主要是对基底原土、回填层、桩基所做的测定实际承载力的实验。有专门的仪器和设备。
具体做法是:将测试台架设在测式点上,装好传感器,在平台上分极加载重物,然后保留一段时间,沉降数据由传感器送入专用的数据处理机,记录并分析出实验结果,用以判断测试对象的实际静承载力。
钎探就是基础开挖达到设计承载力土层后,对基底下面检查是否存在墓穴、坑洞等现象,一般钎探采用25钢筋做成1.5米左右高的钎子,从基坑内部按照一定的距离(1米左右)依次钎探,用锤子自由落下捶击钎子顶部,每个点自由落锤30次,然后记录捶击每次钎子沉入土中的深度,如果每次沉入度都比较正常数值悬殊不大,就说明基底比较正常。还有一种方法比钎探更准确、直观,具体做法是用月牙铲(俗称洛阳铲)在基底均匀打洞,一般是一米一个,2米深,发现异常则加深勘察,最深可达6米,根据洛阳铲带出的土色、土质,判断下面有无老井旧洞,墓穴沟渠、文物古迹,以便做出合理的补救错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