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是一个高校,现在需要一款微波化学反应器,能做微波催化、微波合成、微波萃取的试验,请朋友给推荐下
常压微波合成/萃取仪:根据测试物料的形态条件(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实验要求(加热,浓缩,干燥,热解),物质介电特性(低介电常数,高介电常数),以及导热系数(高、低),设置了多种测温感应方式,包括(1)、热电阻接触测温,(2)红外非接触表面测温,(3)光纤内部测温等方式,并设计先进的微波功率随反应温度自动调整的控制技术,实现非脉冲式微波连续加热,使反应过程稳定进行。
MKX-H1C1A型、MKX-H1C1B型实验室微波加热炉
功能描述:
高校、研究所进行化学、生物等方面试验
适用于液体加热回流、微波合成、微波溶样、微波水解、微波催化等领域
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2. 微反应实验装置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1)输送泵,多选柱塞泵,又名平流泵,计量泵等等;
2)微混合器模块,微反应器模块,管式反应器模块,根据不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道结构形式和模块;
3)出料。
同把大象放冰箱的步骤一样。
3. 微反应器的应用
微反应器独特的结构给它带来了一系列优质的性能,故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例如对于小规模的光化学过程,采用透明的微反应器可有利于薄流体层靠近辐射源。德国美因兹微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平行盘片结构的电化学微反应器。使用这个装置,提高了由4一甲氧基甲苯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的选择性。由于微反应器高的传热效率,使反应床层几近恒温,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Wan等在微反应器中将苯胺氧化成氧化偶氮苯,DelSman等在微系统中研究了一氧化碳的选择氧化,同时微反应器也被应用到加氢反应、氨的氧化、甲醇氧化制甲醛、水煤气变换以及光催化等一系列反应。另外,微反应器还可用于某些有毒害物质的现场生产,进行强放热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以及组合化学如催化剂、材料、药物等的高通量筛选。
4. 设计一个装置
这一个装置这你还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帮你设计一下。
5. 微管反应器原理
微化工系统是以带有微结构元件的化工装备为核心的化工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在微时空尺度上控制流动、传递和反应过程,为实现高效、安全的物质转化提供了基础。微化工系统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1],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化工设备内流动状态高度可控,液滴和气泡的分散尺度一般在数微米至数百微米之间;具有丰富的多相流型,一些流型中的液滴和气泡结构与尺寸高度均一;由于微尺度下传递距离短、浓度/温度梯度高以及体系巨大的比表面积,微反应器内传热/传质系数较传统化工设备大1-3个数量级[2]。
国内开展微反应器研究已经有十余年时间,在微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微混合原理的探索、气相反应、液相反应、纳米颗粒制备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3]。目前从事微反应器相关研究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
聚合反应对反应器的传热和混合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釜式反应器在这方面的缺陷成为获得高性能聚合产物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微反应器已能够成功应用于多种机理的聚合反应并表现出对传统釜式反应器的显著优势。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微反应器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将成为化工和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微反应器在不同的聚合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1
自由基聚合
聚合温度对自由基聚合所得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反应体系温度的控制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大部分自由基聚合是较强的放热反应,且反应速度较快。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中,反应器传热和传质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反应体系内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在放热较强的自由基聚合中,使用传热能力强的微反应器可以显著改善反应结果。
Iwasaki等[4]用T形微混合器和内径分别为250μm和500μm的微管式反应器组成微反应器系统(图一),进行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釜式反应器中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分布指数(PDI)高达10以上,而相同的反应时间和产率下微混合器中反应产物的PDI可控制在3.5以下,证明微反应器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由基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图一 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微反应器装置图
Okubo等[5]在微反应器中进行了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反应物和水通过K-M型微混合器形成悬浮液,再经过管式反应器进行聚合[图2(a)]。经过降温可直接在管内得到聚合物颗粒,通过改变流量可以调节聚合物颗粒大小。
微通道中的液滴聚合是一种新兴的聚合方式,其基本原理为在管内利用不良溶剂将反应体系分隔成小液滴,每个小液滴均可看做一个微型反应器。在较小的微通道尺寸下,液滴聚合的混沌混合特性进一步强化了传质效果。Okubo等利用液滴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装置见图二(b)。通过调节停留时问和控制两相间溶剂扩散的方法可以实现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控制;与釜式反应器相比,得到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分布较窄,经过微反应器沉淀得到的聚合物粒子分布也较均一。
图二 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实验装置示意图
Wu等[6}在自制的双输入微通道(500μm*600μm)反应器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的ATRP聚合。单体和催化剂从一个通道进入,引发剂从另一入口通入,通过对流量调节可以实现对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调控。Wu等[7}随后又设计了结构相似的三输入微反应器,实现了环氧乙烷与HPMA的ATRP共聚合。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相对浓度两种方法均可实现对聚合产物中HPMA含量的调节。Chastek等[8]在微反应器中进行了苯乙烯和一系列丙烯酸酯的ATRP共聚合,通过特定溶剂使产物胶束化,并用动态光散射法对胶束进行了测定,反应装置见图三。
图三 ATRP共聚、胶束化和DLS检测集成装置示意图
2
阴离子聚合
Honda等[9}在由微混合器和微管反应器(内径250μm)组成的微反应器装置中进行了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的阴离子聚合。所得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窄于釜式反应器的聚合产物,并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来控制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如图四所示,流速降低时,反应物停留时问增长,反应程度提高,产物的分子量变大,分子量分布变窄。
图四 不同流速下的GPC流出曲线
3
阳离子聚合
Nagaki等[10]将微反应器与“阳离子池”引发技术结合,进行了一系列乙烯基醚单体的阳离子聚合(图五)。阳离子池的高效引发结合微反应器的快速混合使反应在0.5 s内即可完成,并能很好地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产物的PDI从釜式反应器的2.25降至1.14。
6. 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微型装置(如图),用来完成下列实验.(1)用该装置可制得的气体有______.①CO2 ②H
(1)由抄装置图可知,反应为固袭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不用加热,可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化氢,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都不用加热,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淀粉与碘变蓝色,所用可用淀粉碘化钾检验氯气,
故答案为:湿润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3)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反应制备氨气,原理是氧化钙溶于水放热、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向逆移动、水减少,由于上述原因使NH3逸出,
氨水呈碱性,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故答案为:浓氨水;CaO;氧化钙溶于水放热、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向逆移动、水减少,由于上述原因使NH3逸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7. 设计一个微小唯一测量装置 几句话就行!考试一道题目! 光电技术!
把一个点光源固定在你的被测物上,采用放大成像的光学镜头成像,用线阵CCD接收,采用重心算法可以把测量精度提高到十分之一微米。
8. 如何用索氏提取装置设计一个简易的微型提取装置
设计您自己一个抄人就行了,原理很简单,小齿轮伸到大。我12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木头,转移8 300 rpm时,有五组齿轮的配置,但它是一个单一的速度。购买18年和由第四齿轮减速器,其由木材和铝结构,该结构是非常简单的,以前安装的2组行星齿轮和齿轮拉伸弹簧的只是一个基础。并不难,你不能乞求自己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