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2)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3)否。
E.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
你的题目不详啊!
F.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两次分别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钩码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有用功:W有用=Gh=6N×0.1m=0.6J,
总功:W总=Fs=2.4N×0.3m=0.72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83.3%.
(3)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所以求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平均值是不正确的.
(4)因为重物相同,所以由W
有=Gh可知,有用功相同;
因为乙装置有两个动滑轮,因此乙装置所做的额外功多;由W
总=W
有+W
额可知,乙装置所做的总功大于甲装置所做的总功;
由P=
可得,乙装置的功率大;
由η=
可得,甲装置的机械效率大.
故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匀速;(2)0.72;0.6;83.3%;(3)不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的物重而改变;(4)A.
G.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由数据1知,s=0.3m,h=0.1m,s=3h,所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内重,是甲滑轮组.容 由数据2知,s=0.5m,h=0.1m,s=5h,所以此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是乙滑轮组. (2)由1、2知,两次提升的物重相同,都是4N,而乙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较多,但乙的机械效率低于甲的机械效率.可得:提升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3)由数据3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同甲滑轮组.1、3两组数据相比,滑轮组相同,3的物重大于1的物重,其机械效率高于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甲;乙;(2)提升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3)1;钩码上升高度相同,第3次实验与第1次实验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增加提升的物重. |
H.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如
(1)实验时,木块B与弹簧秤应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据此求出滑动摩擦力,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接触面的材料 | 压力(牛) | 弹簧秤示数(牛) | 滑动摩擦力(牛) |
1 | 木块与木板 | 4 | 0.4 | 0.4 |
2 | 木块与木板 | 6 | 0.6 | 0.6 |
3 | 木块与毛巾 | 4 | 0.8 | 0.8 |
4 | 木块与毛巾 | 6 | 1.2 | 1.2 |
(3)由表中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由此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3或2、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由此可得: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如上表所示;(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1、3或2、4;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