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03-08 22:00:42

Ⅰ 卢瑟福通过什么实验发现质子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首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试验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明确了新产生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氮,人工转变;(2)D

Ⅱ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箱子,顶端有两个带阀门的通气

若在铝箔和荧光屏来之间加上垂直源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这些亮点纷纷向上偏移,
根据左手定则得该射线带正电,
当通过通气孔P将箱内抽成真空时,发现α粒子能够穿过铝箔打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亮点;增加铝箔的厚度,使荧光屏上恰好没有闪烁的亮点;
即铝箔达到一定厚度,刚好能阻止α粒子穿过,
卢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轰击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所以通入少量氮气,α粒子穿透性比较弱,不能穿过较厚铝箔,荧光屏上的亮点是由质子打出的,所以穿过铝箔的射线是质子,穿透性更强,而且带正电.
故选:D.

Ⅲ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M 是显微镜, S 是荧光屏,窗口 F 处装有银箔,氮气从阀门 T 充入

AB

Ⅳ 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质子.(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_____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首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专变
(2)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属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试验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明确了新产生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氮,人工转变;(2)D

Ⅳ (2013普陀区三模)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氮气

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4

Ⅵ (2013闸北区二模)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质子.(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核,第一次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首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试验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明确了新产生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氮,人工转变;(2)D

Ⅶ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

卢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轰击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因此图中的A为放射源发出的α粒子,B为氮气.
故答案为:质子,α,氮.

Ⅷ “质子”是怎样被发现的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后,α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册来观察荧光屏上是否出现闪光。通过阀门T往C里通进氮气后,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观察到了闪光,把氮气换成氧气或二氧化碳,又观察不到闪光,这表明闪光一定是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表示。

(8)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一、发现人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二、反质子

反质子(英语:antiproton),粒子类型为复合粒子,质子的反粒子,其质量及自旋与质子相同,且寿命也与质子相当,但电荷及磁矩则与质子相反,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负电荷。与质子相遇时会湮灭,转化为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质子

Ⅸ 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后,α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册来观察荧光屏上是否出现闪光.通过阀门T往C里通进氮气后,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观察到了闪光,把氮气换成氧气或二氧化碳,又观察不到闪光,这表明闪光一定是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
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表示 .
这个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还是α粒子打进复核后形成的复核发生衰变 时放出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又在充氮的云室里做了这个实验.如果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那么在云室里就会看到四条径迹:放射α粒子的径 迹、碰撞后散射的.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抛出质子后的核的反冲径迹.如果 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这复核立即发生衰变放出一个质子,那么在云室里就能看到三条径迹:入射α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反冲核的径迹.布拉凯特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照片,终于从四十多万条“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有八条产生了分叉.分叉的情况表明,这第二种设想是正确的.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产生的新核是氧17 。
在云室的照片中,分叉后细而长的是质子的径迹,短而粗的是反冲氧核的径迹.
后来,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由于各种核里都能轰击出质子,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Ⅹ (2011上海二模)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

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产生的新粒子除817O还有质子即11H,.
故答案为:质子;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11H.

与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车辆k2轴承坏了有什么症状 浏览:753
空调怎么由制冷改为制热 浏览:1000
车辆自动限速装置 浏览:884
cnc与伺服装置的作用 浏览:352
搬厂设备吊装哪里好 浏览:497
天然气阀门最大能 浏览:192
门窗五金件型式检验报告 浏览:222
设备工具有哪些 浏览:499
电动工具有断续声音 浏览:146
养虾设备多少钱一个 浏览:679
燃气阀门怎么办打开 浏览:385
国外什么器材能吸超重物体 浏览:753
电磁阀冷藏室不制冷怎么回事 浏览:536
华为怎么看设备信息 浏览:201
轴承卡槽卡死怎么办 浏览:759
河南室内健身器材哪里买 浏览:310
飞机卫生间自动灭火装置安装在哪 浏览:768
多功能电力仪表倒转怎么回事 浏览:63
高铁连接装置作用 浏览:950
广州排气阀门安装 浏览:99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