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图所示是探究小鼠在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的实验装置,打开夹子A,可使水检压
A.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5mL氧气后要立刻关闭夹子B,否则氧气袋及注射器中的氧气会版影响权实验结果,从而不能保证广口瓶内的气体变化只是由小鼠的呼吸作用引起的,A正确.
B.小鼠处于运动状态,无论其运动状态如何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发,B正确.
C.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时代谢加强,散失的热量多,呼吸速率快于25℃时的呼吸速率,C错误.
D.实验中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排除呼吸产生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故选ABD.
『贰』 如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
(1)分析图示及题干可知,该实验通过测定吸收O2的速率来衡量呼吸速率,故在两个装置中都加入了NaOH溶液,其目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2)装置A中的种子是活的,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而产生CO2,由于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故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在实验的两个装置中,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起对照作用.故应对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防止种子表面的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环境温度上升会引起装置中的气体膨胀,从而导致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
(4)用装置A的结果加上装置B(校正值)的结果是80mm3/g,这是10克大麦种子的,再除以10就是所要的结果(O2吸收速率:80mm3/10g=8mm3g-1h-1).
故答:
(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O2吸收速率=80mm3/10g=8mm3g-1h-1
『叁』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1)果蝇有氧呼吸会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测定果蝇呼吸速率,需排除内二氧化碳容的干扰,因此X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应为NaOH;果蝇细胞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因此容器中气体总量减少,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20min~30min内,液滴移动的距离是130-65=65mm,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则氧气减少的体积是65mm×1mm2=65mm3,因此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10min=6.5mm3/min.
(3)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气体,因此无法测定果蝇无氧呼吸速率.
(4)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液滴的移动,因此为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影响,应增加一对照实验: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故答案应为:
(1)NaOH左
(2)6.5
(3)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气体
(4)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肆』 研究动物呼吸的实验装置是研究呼出二氧化碳的速率还是吸入氧气的速率
都有的
『伍』 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实验装置,把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答案]D
[解析]由于NaOH溶液能吸收CO2,该装置液滴的移动量即为细胞回呼吸消耗的O2量,故可用来测定有氧呼答吸速率,A正确;当呼吸底物是糖类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将NaOH溶液换为清水,液滴的移动量即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故可用来测定无氧呼吸速率,B正确;把小麦种子换为死种子后可判断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时液滴是否移动,
『陆』 8. 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
用甲装置的结果加上乙装置(校正值)的结果,除以4,这是10克大麦种子的,再除内以10就是所要的结容果。
(50+20)/4=17.5;
17.5/10=1.75(mm3·g-1·h-1)。
答案是:大麦种子25℃条件下4h内的平均速率为1.75(mm3·g-1·h-1)。
『柒』 下图是探究小鼠在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的实验装置,打开夹子A,可使水检压计左右
ABD |
『捌』 如图是探究小鼠在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的实验装置,打开夹子A,可使水检压计左
A、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5mL氧气后要立刻关闭夹子B,保证通入的氧气的量,回A正确;
B、运动使呼吸加快答,且程度不一测量,所以测呼吸速率一般在安静状态下,B正确;
C、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时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大于在25℃条件下的,所以小鼠在10℃时的呼吸速率大于25℃时的呼吸速率,C错误;
D、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CO2排除呼吸产生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正确.
故选:C.
『玖』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过程中果蝇正常存活).实验开始时,打开软
A、实验对照组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质量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版中,重复上述实验,A错误权;
B、在20~30min内氧气消耗为130-70=60mm,故10min内的氧气吸收速率为60mm÷10min=6.0mm/min,B错误;
C、图中X可能是NaOH,NaOH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故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导致试管内气压降低,液滴应该左移,C正确;
D、X换成清水,充氮气也不能测定无氧呼吸速率,因为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D错误.
故选:C.
『拾』 (2013上海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
A、图中X为NaOH溶液,NaOH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回.所以A描述错误.答
B、20min~30min内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距离变化是130-65=65mm,体积变化是65mm×1mm2=65mm3,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所以B描述正确.
C、若将试管充入N2,将X换为清水试管中积累了大量二氧化碳和N2,抑制了果蝇的无氧呼吸.所以C描述错误.
D、增设的对照实验应是不加果蝇,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所以D描述错误.
故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