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要选择菠菜叶 别的叶子可以吗
首先,这是实验课的一个方案,也就是说教材制定的一个模式;第二,菠菜取材方便,四季均有;第三,菠菜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壁比较薄,易于破壁。
萝卜也可以,应选择青萝卜。由于萝卜叶的叶脉一些品种往往含有一定的花青素,如红萝卜、紫萝卜等,你很少见到带红叶脉的菠菜,这样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萝卜叶的细胞壁较菠菜要厚,破壁稍有难度,也会影响实验。
在定量叶绿素分析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都可以做的,无论其细胞壁多么厚。这个是属于研究机构和检测机构的工作,不会在中学实验室出现的。
『贰』 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
A、光合色素不能溶于水,甲没有色素,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专,故A正确;
B、乙中色素属的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导致研磨不充分、提取色素含量少,故B正确;
C、丙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低,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导致部分色素被破坏,故C错误;
D、丁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且色素含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导致部分色素被破坏所致,故D正确.
故选:C.
『叁』 某同学对新鲜菠菜叶片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如图是他绘制的四种色素的分离情况.可推知,在层析液中
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图中丁扩散的距离最远,说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故选:D.
『肆』 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的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原理需要把实验材料剪碎后加入二版氧权化硅、碳酸钙研磨,同时还要加入丙酮使色素溶解,来提取各种色素,然后,过滤得到含色素的滤液。再在滤纸上画线,进行纸层析,实验答案选D。
考点:考查层析实验分离叶绿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层析法的实验原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伍』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某同学进行这项实验时,操作如下,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存在的
(1)①菠菜叶片研磨前没有剪碎,这样研磨不充分;
②不应连续迅版速重复权划线而应干后重复划线,做到细而直,防止色素带重叠;
③盖上培养皿后不能摇晃,避免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溶解色素.
(2)据图分析,A组叶绿素明显多于类胡萝卜素,说明是绿叶组;而B组叶绿素少于类胡萝卜素,说明为嫩黄叶组.
故答案为:
(1)①菠菜叶片研磨前没有剪碎;未等滤液细线干就重复画;盖上培养皿后不断摇晃
(2)A 叶绿素明显多于类胡萝卜素 B 叶绿素少于类胡萝卜素
『陆』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色素分离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 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 55 H 72 O 5 N 4 Mg) 和 叶绿素b(C 55 H 7 O 6 N 4 Mg) ,其差别仅是a 中一个甲基被b 中的甲酰 基所取代。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植物中叶绿素a 的含量通常是b 的3 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 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二、实验原理 胡萝卜素(C 40 H 56 )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 即a-, β - 和γ - 胡萝卜素,其中β - 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在生物体 内,β - 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 - 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 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 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C 40 H 56 O 2 )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 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 中溶解度较小。 二、实验原理N N N N Mg CO 2 CH 3 CH 2 O CH H 3 C H 3 C R CH 2 CH 3 CH 3 CH 2 CH 2 C O O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叶绿素 a (R=CH 3 )叶绿素 b (R=CHO)二、实验原理CH 3 H 3 C R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R H 3 C CH 3 H 3 Cβ-胡萝卜素(R=H) 叶黄素(R=OH)CH 2 OH维生素A三、基本操作与技术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常用TLC表示,又叫薄板层析,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 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 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 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 附层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 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质。此外,薄层色 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色谱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对不同组分吸 附能力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三、基本操作与技术�6�1薄层板的制备 吸附剂:最常用硅胶GF254;硅胶HF254。 粘结剂:一般用所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也有用淀粉的。CMC 配成1%水溶液使用。 制板:以小板的制备为例,将硅胶加1%CMC,调成桨状(在 平 铺玻璃板上能晃动但不能流动),将其涂在载玻片上 (75 ×25),为使其坦平,可将载玻片用手端平晃动,致坦平 为止,放在干净平坦的台面上,晾干之后放入110℃烘箱 活 化1小时即可使用。 三、基本操作与技术�6�1点样 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1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将样品溶于 低沸点的溶剂(乙醚、丙酮、乙醇、四氢呋喃等)配成1%溶液。 点样前,可先用铅笔在小板上距一端5m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 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 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 样品点间距离为5mm以上。 三、基本操作与技术�6�1展开 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 素来考虑。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先将选择的展开剂放入色谱器 中(小板可用广口瓶代替),使色谱器内空气饱和5-10min,再将点好 试样的薄层板放入色谱器中进行展开,点样的位臵必须在展开剂液面 之上,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的前沿(离前端5-10mm)或多组分已明显 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溶剂前沿的位臵后,即可显 色。 三、基本操作与技术�6�1显色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 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 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臵;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 碘蒸气的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 点),显色后,立即用铅笔标出斑点的位臵。�6�1计算比移值 记下原点至主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 三、基本操作与技术 距离 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 点中心的距离 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f R四、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研钵、布氏漏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层析缸试剂:硅胶G ,甲醇,石油醚(60-90 ℃),丙酮,乙酸乙酯,菠菜叶 五、实验装臵图 薄层板在层析缸中展开 六、实验流程图 菠菜 菠菜汁 萃取液 研磨 过滤 石油醚-甲醇 萃取 浸膏 水 洗涤、蒸馏 薄层层析R f值 分别用展开剂(a )石油醚- 丙酮=8:2 (体积比)和(b ) 石油醚- 乙酸乙酯=6:4 (体积比)展开,比较不同展开剂系 统的展开效果。 七、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薄层层析时,薄层板的制备要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光洁。点样与展开应按要求进行: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展开 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无法确定展开 剂上升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 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臵。 八、思考题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在混合物薄层色谱中,如何判定各组分在薄层上的位臵? 展开剂的高度若超过了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何影响?
『柒』 某同学用久置发黄的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若其实验操作准确无
是的,因为幼嫩菠菜叶刚出芽,叶绿素含量少,光合作用较弱.而且最后提取出色素带颜色也会比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