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的人是怎样挖井取水并保证饮水干净的
古代井口上多有防尘设备,如罩子盖子之类的。古代环境比较好,地下水比较清澈。还有古代人并不是直接从井里取水直接饮用的,大多数是吧井水倒入水缸,沉淀后取用。
② 古人是怎样取水的
1,古到什么程度?
2,《易经》里已经有“井”和陶罐的描述了。
③ 古代打水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辘轳:lù lu (1) 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回”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答新语·排调》井别作桔橰、辘轳。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 (2) 机械上的绞盘。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3)辘轳是古代的一种东西。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④ 在古代,人们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这种计时的装置叫什么
我国古代,人来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自法或工具。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等方法来计时。
⑤ 古代从井中取水尖底陶器叫什么
尖底来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自水器,BC5000-BC4000,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高41厘米,口径5.8厘米,泥质红陶,杯形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腹偏下部置环形器耳一对,腹中上部拍印斜向绳纹。用作汲水,因为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后又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自动横起灌水,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又不容易溢出,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小口尖底瓶成为仰韶文化最为典型的器类之一。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⑥ 辘轳是我们国家古代的一种堤取井水的工具,它属于哪一种简单机械呢你还知道哪
侮辱是我国谷国家古代的一种提取井水的工具。路路是用杠杆儿原理。
⑦ 中国古代的有转轮的装置,上面有水,在武侠片理我好像见过的那种。。
筒车来 灌溉用
筒车发明于隋而胜源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陈廷章在《水轮赋》示意图
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把它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因为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将地槽里的水通过竹筒提升到高处,倒入天槽流进农田中。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http://ke..com/view/56590.htm
⑧ 古代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的装置叫什么
古代通过水循环来带走热量自的装置叫自雨亭。
所谓自雨亭,就是利用天然的雨水或泉水,在亭子的顶部设法蓄积起来,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模拟降雨,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天热时将水由亭顶徐徐降落如雨,人在亭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亭外亦得观赏之乐。
动力来源的驱动装置,来自于水和水车。在这里,水既是制冷剂,也是驱动力。
(8)古代自动取水装置扩展阅读
古代降温的方法
1、清凉殿
在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唐代,长安城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也都纷纷建起“空调房”———含凉殿。含凉殿内有扇车,依靠的是水能,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就能形成冷气。
2、窟室
在更早之前的先秦时代,王室贵族大都是通过类似地下室的“窟室”来消暑的。除了利用地底层的相对恒温来降温,往往还会放置冰块。
3、冰箱空调一体机
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的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
⑨ 古代运用水能的方法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构造上下各内有一个轮子,下轮一容半淹在水中,两轮之间有轮带,轮带上装有很多尺把长的竹筒管。流水冲击下面的水轮转动,竹筒就浸满了水,并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带到高处倒出。A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
⑩ 埃及古代取水装置沙杜夫(Shaf)的图片哪里可以找到
http://huodong.ndcnc.gov.cn/huodong/shaonianwangye/15%A1%A2%C9%BD%B6%AB%CA%A1%CD%F8%D2%B3%C9%E8%BC%C6%B4%F3%C8%FC%D7%F7%C6%B7/%C9%BD%B6%AB%CD%F5%CB%BC%BC%CE/images/SD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