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所示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
(1)> (2)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 |
2. 如图为一电化学综合实验装置.其中装置D为用加有酚酞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润湿的长条滤纸,c、d为铂片.整套
分析装置图可知AB为原电池装置,CD为电解池装置,装置D为用加有酚酞7淀粉回碘化钾溶液润湿答7长条滤纸,c、d为铂片,铂片d7周围变为蓝色,说明该极附近生成了碘单质,所以d是阳极,c为阴极,所以b是阴极,a是阳极,Z是正极,Y是负极;
A、铂片c为电解池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发生7反应为2H++2e-═H2↑,c周围变为红色,故A正确;
B、装置C为胶体7电泳性质实验装置,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b电极为阴极,所以通电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b电极,b电极周围7颜色变深,故B正确;
C、装置A、B之间倒置7口形管,是原电池7盐桥,是平衡AB溶液中电荷守恒,进行离子7移动实现原电池闭合回路,是沟通两装置7离子通道,故C正确;
D、分析过程可知Z为原电池7正极,Y为原电池7负极,所以Z单质7金属活动性较Y弱,故D错误;
故选D.
3. 化学实验小组在学习化学电源和氯碱工业相关知识后,在实验室 进行实验验证,他们设计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
右边装置中抄有较活泼的金属铝、导电的非金属石墨和电解质溶液,且d电极上通入氧气,所以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构成原电池,铝作负极,石墨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左边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电解池,a是阳极,b是阴极.
A、b是阴极,d是正极,故A错误.
B、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时,a电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a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几乎不变,d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增强,所以d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故B错误.
C、b电极是阴极,阴极上溶液中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错误.
D、当电解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负极附近产生大量铝离子,正极附近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装置中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所以溶液变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所以停止实验,再将A中溶液倒入B中混合,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消失,故D正确.
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
①向B杯中加入抄适量较浓的硫酸,发袭现G的指针向右偏移,“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所以所以说电子从C跑到D,即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D电极上浓硫酸将低价的亚砷酸根离子氧化,该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实质是:AsO43-+2H++e-=AsO33-+H2O,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蓝色;AsO43-+2H++e-=AsO33-+H2O;
②再向B杯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G的指针向左偏移,说明C是正极,D是负极,A中发生碘单质失电子的反应,B中发生亚砷酸失电子的反应,总反应为:AsO33-+I2+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故答案为:I2+AsO33-+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5.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A.工作一段时间后,C烧杯的P
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版极,
A.C烧杯是电权解池装置,Ⅳ是阴极氢离子得电子放出氢气,而Ⅲ是阳极铜本身失电子生成铜离子,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氢离子减少,碱性增强,故A错误;
B.电极Ⅰ上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Ⅱ是正极,所以盐桥中的K+移向正极B烧杯,故C错误;
D.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即电极Ⅳ→A→电极Ⅰ,故D正确;
故选D.
6.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
电极Ⅰ为Zn,其它均为Cu,Zn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专极,属Ⅲ是阳极、Ⅱ是正极,
A.电子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故A错误;
B.电极Ⅰ上电极上为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电极Ⅳ是阴极,该电极上发生反应为Cu 2++2e-=Cu,所以电极质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
D.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1
(1)As(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A族,联想到同族元素相似性,磷酸根离子水解时溶液显碱性,故神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故PH>7,故答案为:>7;
(2)向B杯中加入适量较浓的硫酸,发现G的指针向右偏移,“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所以所以说电子从C跑到D,即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是浓硫酸将低价的亚砷酸根离子氧化,该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实质是:AsO43-+2H++e-=AsO33-+H2O,故答案为:无色溶变为蓝色;AsO43-+2H++e-=AsO33-+H2O;
(3)再向B杯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G的指针向左偏移,说明C是正极,D是负极,A中发生碘单质失电子的反应,B中发生亚砷酸失电子的反应,总反应为:AsO33-+I2+2H2O=2H++2I-+AsO43-,故答案为:AsO33-+I2+2H2O=2H++2I-+AsO43-;
(4)根据反应AsO32-+I2+2H2O=2H++2I-+AsO4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H+]2?[I?]2?[AsO43?] |
[I2]?[AsO33?] |
[H+]2?[I?]2?[AsO43?] |
[I2]?[AsO33?] |
8. 【讨论】碳棒、铂片可以做辅助电极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不锈钢哪些情况下可以做辅助电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这对工程应用是重要的,但实验中可能是不重要的; 4,特别要注意在辅助电极上沉积下来沉积物可能会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例如研究铜腐蚀,辅助电极上沉积的铜.下一次实验中要把辅助电极上的铜阳极溶解掉.不建议使用碳棒作为辅助电极,因为其为黑色,不好观察表面是否有沉积物,而且其多孔很难清洗,不利于科学研究使用.stormxuhao(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xuwangri at 2009-12-3 13:00: 辅助电极的要求:1,能发出电流,满足研究电极的工作要求和电力线均匀分布; 2,自身要稳定,三种情况:不工作时;作为阳极时;作为阴极时;如果发生腐蚀,溶解的离子会对体系形成干扰; 3,在辅助发出电流时极化过电位要小, ... 谢谢~我做的是电化学腐蚀研究,不会发生沉积。想知道辅助电极要求极化过电位小是什么原理?xuwangri(站内联系TA)如果工作电极腐蚀或阳极溶解的电流大,辅助电极上当然有可能会发生金属离子的沉积.过电位小是基于能耗的要求,工程上的考虑,你做腐蚀实验可不考虑.土纸(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3 12:05: 请高手指教:) 本帖关键词:高手 指教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土纸(站内联系TA)辅助电极,不要使用可以牺牲的电极,因为辅助电极的电极反应产物可能会对测试溶液的成分产生影响。疯狂小子(站内联系TA)牛,学习了:)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土纸 at 2009-12-3 18:26: 辅助电极,尽量大于工作电极。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stormxuhao(站内联系TA)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0:58: 是面积大于,还是氧化还原电位大于? 天雪飞飞(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tormxuhao at 2009-12-4 11:07: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是工作面积大,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太大的影响。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雪飞飞 at 2009-12-4 11:12: 电阻很大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无穷大吧。就是显示超过了最大量程~你可以亲自试一试
9. 在电化学实验中作为对电极铂片和石墨电极的区别 小木虫
石墨电极内阻大一些,石墨电极不纯时会有东西溶出。铂电极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