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化学所有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要带图,
有三种来方法.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自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B. 预作用装置控制盘电磁阀接哪个地方
雨作用装置控制电磁阀接哪个地方家的地方肯定是非常多的哦?一般就是看他的操作布置图,或者说是装配布置图来进行连接
C. 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中的u
原图电抄流源没有标出电流方向。
(1+ 1/2 + 1/3.6) * Va = 240/1 - 240/3.6 + 40
(1/0.5 + 1/1.2 +1/6) * Vb= 120/0.5 - 120/6 - 40
U = Va - Vb
(1/20 + 1/100 + 1/25 + 1/7.5)* Vb = 200/20 + (200 - 2u1)/100 - 100/25
u1 = 200 - Vb
I = Vb / 7.5
D. 初三物理 杠杆力的示意图以及力的求法
一找点:即先找支点,
二画线:即画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动力和阻力内所在的方向上,根据需要可向两容端延长。)
三作垂线段:即由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这两条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动力臂和阻力臂。
最后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以动力臂=阻力乘以阻力臂
E. 图片上的题求解题方法
第九抄题的思路:找出f(2)和f(2^1/2)的关系,要结合前面那条关系式。根号2乘根号2等于2代入前面关系式就可以得到f(2)=f(2^1/2)+f(2^1/2);后面应该会了把代入f(2)=1;可以算出答案为1/2
第十题的思路:让x=1,2,3。。。多代如不难发现规律,同样让x=-1,-2,-2。。。
后面也是代入后用一两个数来求
F. 求向上排水法和向下排水法的图片和怎么操作
1、向上排空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当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这这种专气体比空气重属,会下沉把空气从上面挤出。
(6)预作用装置上的求法示意图扩展阅读:
排水法适用条件
1、当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时,可用此方法。
2、下列情况最好不要使用排水集气法:
(1)气体溶于水。如HCl、NH3,收集这些气体如果用排水法则收集不到很多气体。
(2)气体与水反应(广义上也可以叫溶于水)。如SO3、SO2、CO2。收集这些气体如果用排水法则收集不到很多气体。
(3)要求得到的气体是干燥的。如某些情况下要求得到干燥的O2,使用排水法只会得到潮湿的气体,使用排水法不合适。
G.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伯德图截止频率求法的问题,图中法二为书中所用方法答案为12,法一为定义法,但是结果
把两个惯性环节的1去掉,得出11.45的近似值
H. 如图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装置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铁架台;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版酸互相交换权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选B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硫酸反应,不需加热,与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相同,所以发生装置相同;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的步骤可总结为:1密 2装 3固 4热 5收 6撤(先要把导管撤出水槽) 7熄(灭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bfdeg;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反应方程式是:2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