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乙酸丁酯制备实验装置图

乙酸丁酯制备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03-05 22:55:42

❶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反应温度80℃左右)和乙酸丁酯(反应温度115~125℃),现有两套实验装置

A.乙酸乙酯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所以制乙酸乙酯用图I装置,但乙酸内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制乙酸丁酯应该用图II装置,故A正确;
B.导管a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导管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两个导管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中和乙酸,乙醇、丁醇均能溶于水,因此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醇,即:两个实验都可用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故C正确;
D.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的制备原理都属于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浓度可使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了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

❷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两种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如图1);②乙酸丁酯[CH3COO(CH

(1)用水浴加热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
乙酸、丁醇加热易挥发,为减少原料的损失,直玻璃管对蒸汽进行冷凝,重新流回反应器内.
试管与石棉网直接接触受热温度高,容易使有机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为: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冷凝、回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有机物碳化分解.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饱和碳酸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时注意下层液从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层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A.使用催化剂,缩短反应时间,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加过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确;
C.不断移去产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确;
D.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未达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BC.
(4)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酸丁酯与乙酸乙酯沸点相差比较大,乙酸乙酯沸点为77.06℃,可利用蒸馏原理,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有则说明含有乙酸乙酯,没有则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❸ (2014肇庆一模)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大大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应该选用装置乙,
故答案为:乙;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2)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也能够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为: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要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浓度,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也可以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增加乙酸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分离的是混合液体,不需要使用过滤、蒸发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为AB,
故答案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时,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会流出,
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或漏斗内部未与大气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

❹ 已知下列数据: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

(1)A、B、C、D
(2)①饱和碳酸钠溶液②分液分液漏斗
③稀硫酸④蒸馏
⑤b酒精版灯冷凝管牛角管权锥形瓶略高于118 ℃

❺ 下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揭示实验原理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换成D无法指示何种物质脱羟基。反应速率低,达不到回催化剂活答性温度;温度过高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酯产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够在反应进行时很容易的把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酚酞。碳酸钠层呈红色,上层的酯层呈无色。

❻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二、实验操作:
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式: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专)CH3COOC2H5+H2O(可逆反应)
2、具体属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正确装置实验器具
2)、向大试管内装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向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约两毫升)无水乙醇
4)、边震荡边加入2ml浓硫酸(震荡)和2ml醋酸
5)、向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6)、连接好实验装置(导管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导管口和液面保持一定距离防倒吸)
7)、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到沸腾
8)、待试管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乙酸乙酯就制取好了。实验结束后,将装置洗涤干净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❼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试回答:(1)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导管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内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离;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会浮在上层,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果香气味;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果香;取代.

❽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并采取了以下主要实验操作:①在甲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浓硫

(1)A.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可能因甲试管中气压降低(乙酸乙酯冷凝及乙酸、乙醇溶解)而专使乙试管属中溶液倒吸到甲试管中,使实验失败,故A错误;
B.由于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低,为减少反应物及生成物挥发造成的损失,导气管应该长一些,使乙酸乙酯能冷凝为液体流到乙试管中,故B错误;
C.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冰醋酸,混合时应该先加乙醇和冰醋酸,然后加入浓硫酸,故C错误;
D.甲试管中导管不能太长,否则影响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导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C;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3)生成物与水不混溶,且是液体混合溶液,故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4)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❾ 如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揭示实验原理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

(1)①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应该氢原子,所以反应的机理可以表示为CH3COOH+H18OCH2CH3

浓硫酸

❿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在A试管中加 ______

(1)碎瓷片; 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
(3)上

与乙酸丁酯制备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子轴承玻璃磨损怎么修 浏览:794
iphone显示未知设备怎么办 浏览:165
潍坊大型洗砂设备哪里有 浏览:280
检测杀菌效果用什么仪器 浏览:210
安徽厂家直销超声波洗碗机怎么用 浏览:52
乙醚萃取要用什么仪器 浏览:912
电动的电机轴承是什么型号的 浏览:530
万向传动装置以及维护应进行 浏览:368
练二头肌需要什么器材 浏览:897
简单的直播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48
怎么登记公司办公设备 浏览:493
为什么超声波洗牙没想象中洁白 浏览:445
健身房机械器材怎么用 浏览:722
氧气阀门未进行脱脂 浏览:26
自动测风速的装置 浏览:223
uy摩托车仪表时间怎么调 浏览:880
手机设备号怎么授权 浏览:976
n95有阀门的口罩起什么作用 浏览:419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压铸机床 浏览:218
汽车仪表盘上的地毯怎么清理 浏览:37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