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侬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故答案为: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实验观察到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中溶液分层,无色油状液体在上等现象.说明乙酸乙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 故答案为: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水解,反应方程式为CH 3 COOCH 2 CH 3 +NaOH→CH 3 COONa+CH 3 CH 2 OH. 故答案为:不能;CH 3 COOCH 2 CH 3 +NaOH→CH 3 COONa+CH 3 CH 2 OH. (6)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 2 CO 3 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 故答案为:加热不均匀. (7)试管中液体不互溶,分层,所以用分液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 |
㈡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
(1)醇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羧酸的官能团是羧基,故乙酸中含有的官版能团是羧权基.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㈢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装置中通有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 2 CO 3 溶液的液面上,不能
(1)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内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容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浮在混合液的上层, 故答案为:小;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
㈣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第一步是防止液体飞溅,原理和浓H2SO4加入水中是一个道理.冷却后加乙酸是因为防止过热乙酸挥发,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2)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 故答案为:加热不均匀; (3)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5)因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H3COOH+C2H5OH 浓硫酸 |
㈤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
(1)将浓H 2 SO 4 慢慢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或将浓H 2 SO 4 慢慢倒入乙醇(或乙酸)内中,冷却后容再加入乙酸(或乙醇)] (2)加热不均匀 (3)催化剂;脱水剂(或吸水剂) (4)吸收乙醇,反应乙酸,减少乙酸乙酯酯的溶解,有利于分层 (5)CH 3 COOH+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H 2 O;小;果香 (6)乙醚 |
㈥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装置中通有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
(1)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内溶液的液面上,目容的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浮在混合液的上层, 故答案为:小;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㈦ 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
(10分)(1)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再加乙酸(2分) (2)  (2分) (3)便于分层和分离(其它合理答案如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均可)(2分) (4)防倒吸(2分) (5)防止暴沸(2分)
㈧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左侧试管中需加浓硫酸做______和吸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液面下会发生倒吸现象,所以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催化剂;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2)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㈨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
(1)①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在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故①错误; ②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②正确; ③低级酯一般具有香味,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故③正确; ④在给混合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故④正确; 故选②③④; (2)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除了其催化剂外,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故答案为:吸水剂; (3)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除了使乙酸乙酯充分冷凝外,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是; (4)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5)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 COOH+C 2 H 5 OH 浓硫酸 |
㈩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适量的乙
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防止混合液体溅出版,发生危险,故A错误权;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能够和碱溶液反应,不能用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当乙酸乙酯减少后,平衡会向着增加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中,产物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乙酸,乙醇只提供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与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相关的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