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硫酸镁里的氧化镁怎么检测
硫酸镁里面的氧化镁是固体沉淀,只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然后对滤渣进行分析即可。
Ⅱ 不同浓度的硫酸镁有什么作用
50%硫酸镁与30%硫酸镁的用途硫酸镁有消炎去肿的功效,所以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可以消肿。
另外,硫酸镁还有以下药理作用
(1)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具有镇静、抗痉挛以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及高血压脑病等。多以10%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或用5%葡萄糖稀释成2%~2.5%的溶液缓慢滴注。但应注意直接静脉注射或大剂量肌肉注射硫酸镁很危险,一般25%硫酸镁每次最多用15毫升即可。使用时应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和血压情况,膝反射迟钝是镁离子足量的重要标志。
(2)口服硫酸镁在肠道吸收很少,口服硫酸镁有良好的导泻功能,因此硫酸镁又叫泻盐。口服硫酸镁水溶液到达肠腔后,具有一定渗透压,使肠内水分不被肠壁吸收。肠内保有大量水分,能机械地刺激肠的蠕动而排便。因此硫酸镁可用于治疗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与驱虫剂并用,可使肠虫易于排出。可每次将5~20克硫酸镁溶于100~400毫升温开水中,清晨一次口服。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注射给药,过量镁离子可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传递障碍,从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肌内注射一次1G克,10%溶液,每次10毫升;静脉滴注,一次1-2。5克,将25%溶液10毫升用5%葡萄糖稀释成1%浓度缓慢注射。
(4)硫酸镁能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从而促进胆囊排空,有利胆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每次2~5克,每日3次,饭前或餐间口服。
(5)硫酸镁通过抑制细胞对钙的摄取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有助于危重哮喘时症状的缓解。药物剂量:25~40mg/(kg·d)(最大2g/d),分1~2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滴注(20分钟以上),酌情使用1~3天。
(6)镁离子能直接抑制子宫平滑肌,可治疗早产。硫酸镁静脉注射与滴注,首次4克,用25%葡萄糖20毫升溶解5分钟内缓慢注射,以后用25%硫酸镁60毫升,加于5%葡萄糖1000毫升静脉滴注,每小时2克,直到宫缩停止后2小时。
(7)镁具有许多与钾相类似的生理功能。由于镁缺乏的临床表现与缺钾相似,故缺镁往往易被忽视。在缺钾时经过补钾而症状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到缺镁的可能,这样才可使低镁血症得到及时纠正。因此,长期输液的病人,在补钾的同时要注意补镁。每日输液中加1克的硫酸镁,可防止低镁血症的发生。
Ⅲ 应用硫酸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监测
1、首次负荷量常用 25%,硫酸镁 2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糖 100 毫升,在 30 分钟内滴完,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若病人恶心,面部潮红,有发热感等反应;应减慢滴速并通知 医生。继以 25%硫酸镁 6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 1000 毫升静滴,滴速以每小时 1 克为宜,最 快不超过 2 克。每日总用量 15~20 克,24 小时内总剂量不能超过 30 克。用硫酸镁静滴每 小时 3 克连用 2~3 小时后,则需减为每小时 1.5 克,否则易中毒。 2、镁离子早期中毒表现:恶心、面部潮红、有发热感、说话语音模糊,肌肉软弱无力等; 膝反射消失;呼吸每分钟少于 12 次,呼吸频率减慢和深度减弱;血压偏低。如果出现上述 症状,应减慢或停止静滴,并通知医生。通常在血清镁浓度达 6nm01/l 时开始出现中毒症 状。故早期表现的识别和镁离子测定是极其重要的。中毒现象首先表现为膝反射消失,随着 血镁浓度增加可出现金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 严重者心跳可突然停止; 每次用药前应检 查膝反射,定时测血压和脉搏。 3、监测尿排出量。如尿排出量在 4 小时小于 100 毫升时,提示尿排泄功能受抑制,镁离子 易积蓄中毒,应减慢或者停止静滴,并通知医生。 4、应备有葡萄糖酸钙,当血清镁浓度过高时可应用其对抗。成人用 10%葡萄糖酸钙 10~20 毫升静脉注射,通常能逆转高镁血症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心脏传导阻滞。 5、备好抢救用品:特别是产妇于分娩 24 小时内用了硫酸镁,应准备辅助呼吸的器械,供母 婴备用。 6.配伍禁忌:含钙制剂、氨茶碱、碳酸氢钠等。 7、产科病人静滴硫酸镁数天,用药时自觉反应重,常有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不适反应, 常不愿继续接受治疗, 须耐心做好病人思想工作, 并告知应用硫酸镁治疗对宫缩及胎儿均无 不良影响,为了治病,暂时不适应克服。
Ⅳ 波美度为28的硫酸镁溶液,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根据波美度与比重的换算关系:
波美度28度的硫酸镁溶液,比重(密度)约为:145/(145-28)=1.2393kg/l
,而水的密度为1kg/L,所以其硫酸镁的百分比浓度近似于24%
Ⅳ 饱和的硫酸镁溶液的密度是多少
不同温度,硫酸镁的溶解度不同,对应形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同,那么相应的密度也不同。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强。
理化特性: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质,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制取方法:
如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方法1:增加溶质至有剩余
方法2:蒸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
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
注: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溶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
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
方法2:增加溶剂
注意:⑴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⑵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⑶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Ⅵ 静脉输入硫酸镁如何监测血镁
静脉输入硫酸镁如何监测血镁
适应症
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
用法用量
1.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征、先兆子痫和子痫首次剂量为2.4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24小时总量为30g,根据膝腱反射、呼吸次数和尿量监测.2.治疗早产与治疗妊娠高血压用药剂量和方法相似,首次负荷量为4g;用25%葡萄溏注射液20ml稀释后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用25%硫酸镁注射液60ml,加于5%葡萄溏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小时2g,直到宫缩停止后2小时,以后口服?肾上腺受体激动药维持.3.治疗小儿惊厥肌注或静脉用药:每次0.0.15g/k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将本品稀释成1%溶液,静脉滴注或稀释成5%溶液,缓慢静注.25%溶液可作深层肌注.一般儿科仅用肌注或静脉用药,安全.
注意事项
1.应用硫酸镁注射液前须查肾功能,如肾功能不全应慎用,用药量应减少,2.有心肌损害、心脏传导阻滞时应慎用或不用.3.每次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定时做膝腱 反射检查,测定呼吸次数,观察排尿量,抽血查血镁浓度职出现膝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或呼吸次数每分钟少于14~16次,每小时尿量少于25~30ml或24小时少于600ml,应及时停药.4.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应及时听诊,必要时胸部X线摄片,以便及早发现肺水肿.5.如出现急性镁中毒现象,可用钙剂静注解救,常用的为10%葡萄溏酸钙注射液10ml 缓慢注射.6.保胎治疗时,不宜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利托君(ritodrine)同时使用,否则容易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Ⅶ 亚硫酸镁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测吗
加入氯化镁。亚硫酸镁是不溶于水的,硫代硫酸镁溶于水故能签别。
Ⅷ 放了两天的硫酸镁溶液浓度还能测吗
不同温度,硫酸镁的溶解度不同,对应形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同,那么相应的密度也不同。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强。
理化特性:
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质,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ol>制取方法:
如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方法1:增加溶质至有剩余方法2:蒸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注: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溶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
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方法2:增加溶剂注意:⑴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⑵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⑶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Ⅸ 放了两天的配有硫酸镁溶液的药水浓度还能测吗
不同温度,硫酸镁的溶解度不同,对应形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同,那么相应的密度也不同。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强。
理化特性:
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质,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制取方法:
如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方法1:增加溶质至有剩余
方法2:蒸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
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
注: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溶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
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
方法2:增加溶剂
注意:⑴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⑵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⑶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Ⅹ 硫酸镁浓度的计算方法
首先MgSO4,这个是硫酸镁的化学式,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硫酸镁的物质的量=153.36mmol/L,而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152g/mol.两者相乘就可以得到答案,注意单位要转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