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水培装置实验报告

实验室水培装置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05 13:07:42

Ⅰ 图甲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根据“在适宜温度下,探究完全培养液中氧浓度与根对K+吸收速率之

(1)原生质层包括液泡膜、细胞膜以及液泡膜和细胞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具备明显的原生质层的条件是具有明显的大液泡,据图分析,根的根冠和根毛具有明显的大液泡;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2)根部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要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
(3)由实验结果可知,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K+吸收速率越快,说明K+的吸收方式要消耗能量,属主动运输;K+的吸收不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载体,d点以后,增加溶液中氧气含量,受载体数量的制约K+吸收速率不再加大.
(4)若利用紫色洋葱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细胞内的白色部分应是外界溶液进入的结果,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是在逐渐增加,吸水能力应是增强的,分离后的细胞在复原时应属于对照组.
故答案为:
(1)根冠和根毛细胞壁和细胞核
(2)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无机盐离子吸收
(3)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4)外界溶液增强对照组

Ⅱ 避光水培大蒜第二天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态

正常的,就是普通大蒜第二天是什么样子它几乎是,在没有阳光照射情况下几乎没有生长状态,要是已经变化的种子就不是这个状态就是正常生长状态颜色也是能明白吗。

Ⅲ 实验报告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怎么配摩尔浓度的溶液

实验报告
: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班级

姓名

小组







一、目的要求:

1
、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
、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

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
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往往也有许多要
探索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适宜的浓度的
NAA
溶液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三、实验材料:
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常用的生
长素类似物:
α
—萘乙酸(
NAA


2

4-D

IP
A

IBA
和生根粉等。

四、实验用具:
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五、方法步骤:

1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
0.2

0.4

0.6

0.8

1

2

3

4

5mg/ml
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
3cm
。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
作为对照,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2

制作插条:
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
5~7cm
的插条,
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
下端要削成斜面,
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
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
3~4
个芽,
所选枝条的条件应尽量相同。

3

分组处理:
将制作好的插条,
分成
10

(每组不少于
3
个枝条)

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盛有清水和
浓度为
0.2

0.4

0.6

0.8

1

2

3

4

5mg/ml
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4
、进行实验:设置
10
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
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
25-30
0
C


5
、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

六、实验结论
:
经过
5
天观察,
用浓度为

mg/ml


mg/ml
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
生根数最多,
所以对
于月季(或杨等)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
NAA
(或
2

4-D
等)的最适浓度是

mg/ml
(注:在环境、材料等实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所得
的实验数据作结论)

Ⅳ 如图是水培法成分鉴定实验装置.若用此装置观察镁对植物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中植株正常生长且叶

(1)此题主复要是探究镁对植物生活制的作用,因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只有镁,其他条件都相同.
(2)镁是构成植物体内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镁元素在植物体内是一种移动性较好的元素,可在植物体中重复利用,如果缺镁,老叶中的镁会转移到新叶中,用于叶绿素的合成,所以缺镁的植物老叶首先变黄.
(3)根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往C管中通空气,是为了供给根足够的氧气,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4)植物体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其化学公式是:因为6CO2+12H2O→C6H12O6+6H2O+6O2(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故答案为:(1)A瓶中为全营养液,B瓶中为缺镁培养液;(2)老叶;镁在植物体内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可再度分解利用;(3)保证根的有氧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有可能产生O2;因为6CO2+12H2O→C6H12O6+6H2O+6O2(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Ⅳ 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2)如果培养

(1)根部吸收抄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要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
(2)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时,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失绿.
(3)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根不能吸水,反而失水导致幼苗萎蔫,可通过补水补救.
(4)由实验结果可知,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K+吸收速率越快,说明K+的吸收方式要消耗能量,属主动运输. bc段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K+的吸收不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载体,当钾离子载体数量达到饱和时,增加溶液中氧气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加大.
故答案为:
(1)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矿质离子吸收
(2)绿镁是叶绿素的组分
(3)萎蔫(烧苗、失水)及时补水
(4)主动运输bc细胞膜上钾离子载体数量有限

Ⅵ 图中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下面的表格中描述了根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

(1)原生抄质层是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由表格细胞形态内容可知根冠和根毛区有大液泡,据概念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是细胞壁和细胞核;
(2)①做实验要设置对照试验,使实验结果可靠,更加严谨;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是需要时间的长短;
③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加强
(3)细胞内的白色部分应是外界溶液进入的结果,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是在逐渐增加,吸水能力应是增强的,分离后的细胞在复原时应属于对照组.
故答案为:
(1)根冠和根毛;细胞壁和细胞核
(2)①对照实验 ②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是需要时间的长短
(3)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加强
(4)外界溶液 加强 对照组

Ⅶ 分类很简单为题目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这是1-6年级的科学知识点
一、太阳系
1、 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2、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0C,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0C到2000万0C;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千米。
3、 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太阳诞生于约50亿年前,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4、 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5、 太阳的八大行星是: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的卫星最多。最让地球人着迷的是火星,它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环境。
6、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
7、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约24小时。自转时,对着太阳的一面会被太阳照亮,就是白天,称为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就外于黑夜,称为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不停地交替出现。
8、 地球从外到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核半径约3470千米,温度约30000C到50000C。
9、 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其余的是陆地。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10、 月球表面是凸凹不平的,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38万千米;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白天温度最高可达1200C,晚间最低可降到零下1800C以下;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1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不停地自转,并绕地球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12、 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13、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仪器,相当于现在的表;圭表是古代测定季节和年的仪器,相当于现在的日历。
14、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走过的距离。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二、地球知识
1、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2、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有雅丹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3、 魏格纳猜想远古时代大陆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对勘探矿物、预报自然灾害作用很大。
4、 南极点附近的全年,只有“一天一夜”。“白天”就是整个夏季,温暖、明亮;“夜晚”就是整个冬季,寒冷、黑暗。
5、 南极是一个大陆:南极洲;北极是一个大洋:北冰洋。
6、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
7、 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小动物和植物。
8、 人们根据土壤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9、 蚯蚓又叫天然犁,喜欢松软潮湿的土层。它可以改良土壤,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村就是用160万条蚯蚓处理生活垃圾的。
10、 物质在使用过程和废物再利用过程中的变化,有的是形态上的变化,有的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11、 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回收、重复使用等。其中,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
12、 常见的无土栽培方式有水培、木屑培和沙石培。
13、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14、 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期的变化,会形成一种能源矿产――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占的比重过大,达70%左右。
15、 能源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8种。
16、 岩石的硬度分10个等级。钻石最硬,硬度为10,而云母最软,硬度为1。
17、 温度、水大气等因素会引起风化作用。
18、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
19、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测量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20、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21、 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完善的管理体制、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
22、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南京、武汉、重庆。而在我国,真正最热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是最北端的漠河。
三、电和磁
1、 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
2、 磁铁能指南北;磁铁能吸铁制品;磁铁两极磁力强,中间磁力弱;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 线圈通电后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在线圈中间加根铁芯,线圈的磁性就会更强。
4、 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而且磁性大小和磁极都可以控制。
5、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指南针的祖先。
6、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7、 我国是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8、 当小电珠、电线和电池连成一圈时,就组成了电路,电就可以在电路里流动了。
9、 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10、 像铜、铝、铁等容易导电物体叫导体。像橡胶、塑料、陶瓷等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11、 电动玩具里的小灯泡、小嗽叭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声音。
12、 电流是有方向的。利用二极管可以让电路只通过一个方向的电流。
13、常见的发电方式: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四、声、光、热
1、 正确安全使用酒精灯:①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②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上加热;③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该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2、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3、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
4、 纸杯可以烧水。
5、 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4 0C时体积最小,高于或低于4 0C它的体积都会膨胀。
6、 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7、 1千卡=4.2千焦。
8、 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辐射、对流。
9、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当中传播。
10、 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
11、 乐音有三要素:响度、音高、音色。
12、 弦乐器共鸣箱的作用:使声音变大。
13、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声音接收处控制。
14、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5、 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16、 凸透镜的作用有:聚光、放大、成像。
17、 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它们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18、 普通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它吸收了。
15、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五、机械和力
1、 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工具或装置叫做机械。小到一根针,大到航空母舰都是机械。
2、 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格数X钩码数=(右边)格数X钩码数
3、 杠杆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简单机械。
4、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
5、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6、 省力的杠杆费距离,费力的杠杆省距离。
7、 边缘布满小齿的轮子叫齿轮。
8、 绕了根绳子边缘有槽的轮子,就是滑轮。
9、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
10、 跟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1、 滑轮组既省力又方便。
12、 力是无处不在的。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都是力。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
13、 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仪器。其上所标的“N”是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的符号。
14、 像木块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浮在水面上和沉到水底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
15、 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16、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7、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物体凸凹不平的表面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摩擦力对我们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害的一面。
18、 我们已知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风力、水力、浮力、反冲力、磁力等。
19、 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20、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漏水时间的(泄水型),一种是记录注水时间的(受水型)。
21、 摆钟利用摆能有规律地摆动的性质制成;水钟利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成;石英手表利用处于电路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制成;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22、 动物和人体内都有生物钟。人的生物钟是多种多样的,如人的体温、血压、脉搏、情绪、体力、智力等,都有周期变化。生物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
六、空气和水
1、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2、 氧气能支持燃烧,能溶于水。(微溶于水)
3、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极易溶于水。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它能形成雪状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用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
4、 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0C”表示。
5、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①将温度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②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高;③读数时,保持温度计竖直,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6、 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风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7、 风就是流动的空气。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大。人们一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0级到12级,共13级。
8、 风向标是测量风的方向的;风力计是测量风的大小的。
9、 风对人们有益处,又有害处。
10、 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远远看去,它很像一个摇摆不定的大象鼻子。
11、 气象指数,就是气象条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12、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雪、雷、雾、闪电等现象。“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状况。
13、 江、河、湖、海等处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滴,如果高空的温度低于0 0C,水蒸气会变成小冰晶。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
14、 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会变成水。
15、 水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气态的水又叫水蒸气,是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
16、 通常把水加热到1000C,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17、 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0C时会开始结冰,冰受热温度升到00C时会开始变成水。所以00C是水的冰点。
18、 云块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
19、 “雨量”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可用雨量器测定。
20、 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搅拌、加热等可以加速溶解。
21、 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部分不溶解杂质会沉到底层,这就是沉淀。在水中加入明矾或其它混凝剂,可以加快杂质的沉淀。
22、 煮沸是常用的即简便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23、 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七、人体卫生
1、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生命的。
2、 胎儿在子宫中慢慢长大,子宫里有一根脐带,它把妈妈身体中的营养和氧气送给里面的小宝宝。
3、 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儿(0~3岁)、幼儿(3~6岁)、童年(6~12岁)、少年(12~15岁)、青年(15~28岁)、成年(28岁以上)。
4、 “五官兄弟”指:人的五种感觉器官,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尝)、皮肤(触觉)。
5、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6、 人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7、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肺。
8、 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10、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色素、香精、糖精、防腐剂、膨化剂等。超量使用人工合成添剂,可导致过敏、畸形、癌变。
11、 食物里所含有的人体必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12、 淀粉遇碘变蓝色。
13、 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
14、 塑料饮料瓶盛酒、醋、酱油,不妥。
15、 人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肉眼无法看清楚的东西。
16、 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17、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18、 遗传: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19、 变异:子女又会与父母存在着某些差异,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变异。
19、“克隆”的意思就是:无性繁殖。生物体靠自身的一小部分扩大繁衍后代的现象,就是无性繁殖。克隆羊多利有3位妈妈。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没有变异世界就不会这样丰富多彩。
八、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1、 像蚂蚁这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称做昆虫。
2、 蝴蝶一生:卵、幼虫、蛹、成虫,然后生卵。
3、 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它有一对复眼,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
4、 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
5、 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
6、 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7、 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跑得最快的动物非洲猎豹;最大的动物蓝鲸。
8、 青蛙是两栖类动物。两栖类动物是环境好坏的一个标志,科学家称它们为“指示生物”。
9、 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长达1.65亿年之久。
10、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11、 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12、 动物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13、 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
14、 英国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15、 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温度、水。
16、 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长共同依赖的条件。
17、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传输水分和养分。
18、 寿命不超过不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能捕食小昆虫的植物,叫食虫植物。
19、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20、 光合作用: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氧气。
阳光
水+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氧气
绿叶
21、 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向光性);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向地性。
2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生不息的动力。
23、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
24、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25、 微生物身体微小,结构简单。
26、 病菌、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
27、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九、科学探究方法
1、 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2、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3、 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4、 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5、 搜集实事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6、 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辨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据理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辩驳其他人的观点。辨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等。
8、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9、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0、 小论文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该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
11、 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12、 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班级、姓名、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13、 较完整的调查报告大致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及分工、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

Ⅷ 水培花卉实验报告绿罗

土培转水培的基本步骤:

1、准备好晒过的水。
2、绿萝脱盆,抖掉种植土,用水把根内系上附带的种植土冲洗干净容。
3、把冲洗干净的绿萝放入水培容器的托里,然后放入水培容器。加晒过的水,就完成了。
4、注意:每一步都应该轻轻的操作,以免伤及根系,病菌趁虚而入,造成根系腐烂。前期换水频率应该勤一些,等水培一段时间,长出新根,就可以添加营养液了,并注意换水时最好使用晒过的水。

结合以上步骤,加入观察记录,可做为实验报告。

Ⅸ 如何制作一个装置让水培植物一个月不用加水

利用虹吸原理。

阅读全文

与实验室水培装置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备用电源自动装置高清图 浏览:253
永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9
水车仪表盘哪个显示水剩多少 浏览:778
男机械用什么传说 浏览:313
电脑输入设备哪个重要 浏览:530
深圳骏达五金机电公司 浏览:219
机床刀库换刀卡住了怎么办 浏览:526
滚动轴承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浏览:50
机械表表带老掉怎么办 浏览:48
股票吴忠仪表多少 浏览:314
煤气罐总阀门怎么开 浏览:874
设备档案不及时建立怎么办 浏览:759
环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409
机械控制需要学会哪些软件 浏览:820
贴地砖的水平仪器怎么用 浏览:191
吃鸡vr游戏设备多少钱一套 浏览:762
什么价格需要专用机床 浏览:504
电房什么时候进设备 浏览:235
水电站泵站机械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185
经营范围中的五金制品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