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㈥ 小忻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1)仪器的名称①_____
(1)①是来长颈漏斗,通源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②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
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
故填:干燥二氧化碳.
(3)装置C中导气管的长短如图中所示:

(4)应该在A、B之间加入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F,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填:A、B;c.
(5)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二氧化碳.
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E中红色石蕊溶液会倒吸入装置C中.
故填: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溶液会倒吸入装置C中.
(7)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水,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作对比,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通过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作用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氢氧化钠能否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故填:水;作对比.
㈦ 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下: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
(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内左边液面下降容,故错误;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
(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故填:(1)硝酸铵;(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3)
㈧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回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答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C管中的现象是液面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
㈨ 实验小组的两名同学做了一套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甲同学将注射器中的液体注入锥形瓶,他看到的
(1)将石蕊试液注入锥形瓶,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内,是紫色石容蕊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氯化氢溶于水,使锥形瓶中压强变小,将弹簧夹打开,硝酸银溶液在外界压力下进入锥形瓶,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硝酸银溶液进入锥形瓶内,锥形瓶内出现白色沉淀;
(3)由题意知,锥形瓶内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㈩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专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属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C管中的现象是液面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