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实验室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研究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并制取少量溴苯.试回答下列各小题: Ⅰ.若用图甲装置
Ⅰ.(1)用图甲装置进行进行制备实验,A为三颈烧瓶,B为冷凝管,故答案为专:三颈烧瓶;属冷凝管; (2)苯与液溴的反应是需要催化剂溴化铁或铁粉,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吸收溴化氢的固体物质碱石灰, 故答案为:Fe或FeBr 3 ;碱石灰; (3)仪器B除导气外的作用还起到冷凝回流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利用;水逆流冷凝效果好应从a口流入, 故答案为:冷凝反应物使之回流;a; Ⅱ.(1)溴单质易溶解于四氯化碳中,通过CCl 4 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单质,故答案为:吸收HBr中的溴蒸汽;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溴单质,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出溴苯, 故答案为:Br 2 +2OH - =Br - +BrO - +H 2 O;分液漏斗; (3)试管D中吸收的是溴化氢气体,生成了溴化氢溶于水中电离出溴离子和银离子,加入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单质和苯的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浅黄色沉淀;取代. |
❷ 下图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化学实验所选装置或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
A.蒸馏用于抄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应用分液的方法,故A错误;
B.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由于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气,二者在试管口又能重新生成氯化铵,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故C错误;
D.关闭止水夹,从右管口加入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如在一定时间内液面不发生变化,可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D.
❸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
(1)酒精灯,长颈漏斗 (2) A ;2KMnO 4  2H 2 O+ O 2 ↑。(3)Zn + 2HCl = ZnCl 2 + H 2 ↑;C (4)C(5)O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CO 2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震荡,有浑浊出现,证明是二氧化碳)(6)A、 D
❹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2
(1)图中所复标仪器的制名称为: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在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通常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及是否与水反应,故选②③⑤; (3)B装置能够较容易的控制反应速率,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通常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在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5)根据题意可知道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硫为固液常温型的反应,所以应该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而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作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 (2)②③⑤; (3)易于控制反应速率;棉花;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5)B;D.
❺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a、G仪器的名称:a______; G______;(2)实验室用高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回酒精灯答;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AGD或AGE;2KMnO4 △ | .
❻ 下列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1)铁架台、长颈漏斗、锥形瓶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长颈漏斗,锥形瓶; (2)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故答案为:CaCO3+HCl→CaCl2+H2O+CO2;B,C,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变浑浊,则说明是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3)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时,要注意形成液封,使得内外产生压强差. 故答案为:用手指堵住导管口,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后继续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4)由题目信息可知:常温下制硫化氢气体,因此选B;由于硫化氢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因此选F,F装置既可以收集气体,又可以进行干燥和除杂质.故答案为:B,F; (5)白磷燃烧放热,气体体积膨胀,因此先下降,氧气消耗了冷却后又上升,上升了大约20mL;故答案为:先下降后上升,70; (6)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使得内外产生压强差,完成发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和滴入的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瓶内的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轻质细木棍向上压出;H2O2 MnO2 |
❼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
(1)①颈比较长的漏斗(没有开关)属于长颈漏斗;②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2)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时,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体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配平方法是用观察法配平.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物是碳酸钙与稀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通过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4)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直接与水接触会溶解到水中,影响实验结果,所以用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 (5)①测pH值具体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②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只要能验证有碳酸根离子存在即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C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即碳酸钙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虽然有二氧化碳进入溶液,但生成的碳酸钙属于沉淀,不能算溶液质量,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减少; (6)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00g-107.6g=4.4g 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 根据: = 解得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7.3%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A;2KMn0 4△ | .
❽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
(1)标号仪器分别是铁架台、长颈漏斗、集气瓶和水槽; (2)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下倾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倒流; (3)常温下,用金属锌和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4)在实验室中,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能溶于水,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5)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 .
❾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1)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为: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在选择气体的收集方内法时通常容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及是否与水反应,故选②③⑤; (3)B装置能够较容易的控制反应速率,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通常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在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5)根据题意可知道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硫为固液常温型的反应,所以应该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而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作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 (2)②③⑤; (3)易于控制反应速率;棉花;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5)B;D. |
❿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
(1)分来液漏斗可以控源制反应的速度,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3)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H2S气体,生成硫化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FeS+H2SO4═FeSO4+H2S↑②2NaOH+H2S═Na2S+2H2O
与实验室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机械有哪些
发布:2025-10-12 16:07:34
浏览:721
气阀阀门顺时针
发布:2025-10-12 14:29:44
浏览:87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