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
(1)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在实验开版始时对葡萄糖溶权液做煮沸处理,这样就是为了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
(2)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不是乳酸.?
(3)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测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推测,所以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在20℃时5分钟之内总共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从表中可知是4.5 mL,所以在20℃时二氧化碳产生的平均速率为0.9 mL/min.?
(4)从表中可知3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所以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会逐渐被消耗减少,所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会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除去氧气和灭菌?
(2)
?
(3)CO2 0.9
(4)35℃少葡萄糖因消耗而减少?
㈡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甲、乙、丙这三个实验装置能构成几组对照实验_
(1)甲与乙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光是变量,可把甲与乙看做一组对照实验回;甲与丙其他条件都相同,金鱼答藻的有无为变量,可把甲与丙看做一组对照实验;乙与丙不能看做一组对照实验,因存在两个变量,一个是金鱼藻,一个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组对照实验.
(2)细木条复燃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说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产生的氧气增多.
故答案为:(1)2组,甲和丙,不能,有光照和绿色植物两个不同条件;
(2)细木条复燃,金鱼藻进行光合作产生了氧气;增多,碳酸氢钠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多.
㈢ 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一个内壁光滑的矩形框架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0.
(1)当小球的初速度最小值为v1时,设小球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此时小球在最高点时对圆版环没有压力权,有:
对小球:最低点到最高点有
mv | 2
㈣ 右图是一个实验装置,先将整个装置放在暗室d我三小时,然后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对瓶内外叶片进行碘实
从图中可知锥形瓶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内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锥形瓶容内的叶片与锥形瓶外的叶片的区别是锥形瓶里面没有二氧化碳,锥形瓶外面有二氧化碳.实验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 o、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变量是光照,可以用叶片遮光实验来探究.而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需要用到碘液,碘遇淀粉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但是从图中条件看出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不是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该实验只有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口、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需要用到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在光下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了,因此在光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㈤ 如图所示是一个实验装置, A 是倾角一定的光滑斜面, B 为板上垂悬着条形布帘的阻挡装置。当小球自斜面下
小题抄1:m=1.25x、 h=2x/3 小题2:f=mgh/x 小题3:1.3
㈥ 如图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实验时用
A、手把弹性钢片压弯,松手后小木片被打出去,这些都体现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弹性钢片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由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小砝码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砝码不会随小木片飞出,故C正确; D、弹性钢片打击小木片时,小木片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小木片飞出去,小木片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ABCD.
㈦ 如图是一个实验装置,A是倾角一定的光滑斜面,B为板上垂悬着条形布帘的阻挡装置.当小球自斜面下落处由静
(1)该实验是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位移x与小球质量,m、下落处的高度h的关系. 保持版小球下滑的高度权不变,采用大小相同但质量不等小球作实验,并测得表一所示的数据. (2)保持小球质量不变,在不同高度处释放同一个小球,并测得表二所示的数据. 保持小球质量不变,根据表二的数据h= x 故答案为:(1)小球下滑的高度(2)不同高度,h= x
㈧ 如图是一个用来证明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请认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装置有一处明显
(1)由于塑料袋把花盆也包在里面了,花盆中的土壤内的水分也会蒸发到塑料袋内回,分答不清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是土壤水分的蒸发.若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应把塑料袋应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茎上,以免土壤水分的蒸发进入塑料袋内.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表面有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因此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上的气孔来进行的. 故答案为:(1)塑料袋应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茎上; (2)气孔. |
㈨ 如图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模拟原始i球的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设计的.
l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l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6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l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 (2)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l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l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6条件. (下)B装置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4)(5)(6)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6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1)米勒(2)原始l气;氧气;闪电(下)原始海洋;氨基酸(4)有机小分子(5)一(6)生命起源的研究
㈩ 如图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回图示可知: (1)看到的答物理现象:弹簧片被压弯;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看到的物理现象:被弹簧片打击后木片飞出去;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分别填:(1)弹簧片被压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被弹簧片打击后木片飞出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与如图是一个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机械有哪些
发布:2025-10-12 16:07:34
浏览:721
气阀阀门顺时针
发布:2025-10-12 14:29:44
浏览:8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