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隔震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11-2010(附2016年修订版)第12.1.3条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最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4或非隔震结构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2 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
3 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4 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说明:在隔震设计的方案比较和选择时仍应注意:
1 隔震技术对低层和多层建筑比较合适,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s的建筑结构效果最佳;建筑结构基本周期的估计,普通的砌体房屋可取0.4s,钢筋混凝土框架取T1=0.075H3/4,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取T1=0.05H3/4。但是,不应仅限于基本自振周期在1s内的结构,因为超过1s的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有可能同样有效,国外大量隔震建筑也验证了此点,故取消了2001规范要求结构周期小于1s的限制。
2 根据橡胶隔震支座抗拉屈服强度低的特点,需限制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结构的变形特点需符合剪切变形为主且房屋高宽比小于4或有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制要求。现行规范、规程有关非隔震结构高宽比的规定如下:
高宽比大于4的结构小震下基础不应出现拉应力;砌体结构,6、7度不大于2.5,8度不大于2.0,9度不大于1.5;混凝土框架结构,6、7度不大于4,8度不大于3,9度不大于2;混凝土抗震墙结构,6、7度不大于6,8度不大于5,9度不大于4。
对高宽比大的结构,需进行整体倾覆验算,防止支座压屈或出现拉应力超过1MPa。
3 国外对隔震工程的许多考察发现: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房屋;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将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墨西哥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1规范的要求仍然保留,当在Ⅳ类场地建造隔震房屋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专项审查。
4 隔震层防火措施和穿越隔震层的配管、配线,有与隔震要求相关的专门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7、8度区的隔震建筑,上部结构完好,但隔震层的管线受损,故需要特别注意改进。
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76/2254760.shtml 12.2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❷ 电梯的隔震装置设计有哪些
常用的隔震装置有砂垫层、夹层橡胶垫、PVC隔震层、摩擦滑块或滑板隔震层、砂浆(加钢筋拉结)隔震层、石墨砂浆(加钢棒消能)隔震层、滚球(或滚轴)隔震层、摆动式基桩隔震做法等。
❸ 隔震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产品包装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产品本身的性能
产品本身的性能主要包括产品的外形、物态、强度、结构、重量、价值、危险性等,这是进行包装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①产品外形:主要有方形、圆柱形、多角形、异形等,其包装要根据产品外形特点进行设计,要求包装体积小、固定良好、存放稳定、且符合标准化要求。
②产品物态:主要有固态、液态、气态、混合等,不同的物态,其包装容器也不同。
③产品强度:对于强度低、易受损伤的产品,要充分考虑包装的防护性能,在包装外面应有明显的标记。
④产品结构:不同产品,往往结构不同,有的不耐压,有的怕冲击等。只有对产品结构充分地了解,才能对不同产品进行合适的包装。
⑤产品重量:对于重量大的产品,要特别注意包装的强度,确保在流通中不受损坏。
⑥产品价值:不同产品,价值差异很大,对价值高者应重点考虑。
⑦产品危险性:对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危险性产品,要确保安全,在包装外面应有注意事项和特定标记。
2、产品外包装方式的差异
包装方式的选择对产品保护甚为重要,只有对产品性能及流通条件作全面了解,制定几种方案,进行经济评估,才能找到合适的包装方式。
产品外包装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选择包装方法。根据对产品保护强度的要求,使用方便,便于机械装卸和运输等来选择适当的包装工艺和包装方法。
②选择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性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包装材料来制作包装容器,同时选择合适的附属包装材料来包装产品。
3、自然环境对产品外包装的影响
①运输条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冲击、振动等作用,且不同的运输工具,对包装的影响也不同。主要应考虑产品固定与缓冲。
②装卸条件:应考虑是人工装卸还是机械装卸,以及装卸次数等条件。
③贮存条件:贮存多用堆码,包装应考察其耐压强度。另外,贮存还分室内贮存和室外贮存,前者要注意防潮、防霉、防水等;后者要注意防雨雪、防阳光、防风等。
④气象条件:主要有阳光、温度、湿度、雨雪和空气等,它们对不同产品的影响也不同,这都需要针对不同气象条件分别加以考虑。
以上是从产品外包装的产品性能、包装方式和自然条件等大方向来分析影响产品包装设计的因素,此外,还可以从包装的设计方向出发,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❹ 建筑结构丨减隔震到底怎么做
是否对方公司是隔震装置产品的公司,你去负责隔震设计?这是一类专业公司版,近年来权在做加固或者建筑产品的一些公司在推行这个,以屈曲约束支撑为代表,附带也引进了隔震支座等。
说实话,就我们国内的设防烈度,一般建筑其实用不着隔震(7-8),就算在日本(基本都是9度区),采用制震隔震的房屋也不多。但汶川地震后,经过大量的宣传(或者说忽悠),好像这也成了一个产业,成为建筑结构业不多的设备产品。很多供应商还会告诉你采用减震隔震产品后会节省投资(这个帐不知道怎么算),你如果去,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把隔震方案纳入结构方案。
❺ 国内那些设计院做过隔震结构的建筑
重庆夜大。
土木工程系,你是建筑设计专业还是建筑预算毕业呀?结回构答可以学习,就是一般的结构力学掌握了,然后自己熟读规范和理解运用规范,然后会用三到五种专业软件,就可以了,当然要点经验,最好去钢结构公司及设计院历练一下
❻ 隔震减震有哪些相关规范
1、JG/T 209-2012 建筑消能阻尼器
2、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3、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DBJ/CT105-2011 TJ屈曲约束支撑应用内技术规程
5、GB 20688.3-2006 橡胶容支座 第3部分_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❼ 抗震设计与隔震设计有什么区别
抗震、防来震、隔震、减震,都是我国源抗震工作的内容,不信请看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2章,隔震就是减震、消能的一种措施。
12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l49
12.1一般规定………………………………… 149
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l50
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 l56
❽ 建筑减隔震(隔震、减震)装置的寿命是多长
一般和建筑同寿命,隔震支座寿命较长,粘滞阻尼器寿命30年稍短。建筑减震产品选择版上海蓝科建筑减震权科技有限公司,蓝科减震参与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第一个国家技术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