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涵盖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 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柏美迪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无组织排放源控制、大气复合污染 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清洁生产等八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入选技术大多源于“十一五”以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技术目录 序号 技术名称 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一、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1 燃煤电站锅炉湿法烟气脱硫技 术 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
内,吸收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 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 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 二水硫酸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 , 可达 98% 以上 ; SO2 排放 浓度一 般小于
100mg/m3 ,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 燃煤电站锅炉 2 火电厂双相整流 湿法烟气脱硫技 术 利用在脱硫吸收塔入口与第一层喷淋层间安装
的多孔薄片状设备,使进入吸收塔的烟气经过该设备 后流场分布更均匀,同时烟气与在该设备上形成的浆 液液膜撞击,促进气、液两相介质发生反应,达到脱 除一部分 SO2 的目的。该技术将喷淋塔和鼓泡塔技术 相结合,对提高脱硫效率、减少浆液循环量有显著效 果,特别适用于脱硫达标改造项目。双相整流装置能 提高系统脱硫效率 20%~30%,整体脱硫效率可达 97% 以上;阻力为 600Pa~700Pa,单位投资大致为 3~6 元
/kWh,电耗降低约 250~850 kWh/h。 燃煤电站锅炉 3 燃煤锅炉电石渣
- 石膏湿法烟气 脱硫技术 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
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 液中的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 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钙即石膏。 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达 98%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Nm3,可达 50mg/Nm3 以下; 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35 分/kWh。 燃煤电站锅炉 4 循环流化床干法
/ 半干 法烟气脱 硫除尘及多污染 物协同净化技术 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物料的循环利
用,在反应塔内吸收剂、吸附剂、循环灰形成浓相的 床态,并向反应塔中喷入水,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在反
应塔内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经反应塔净化后的
烟气进入下游的除尘器,进一步净化烟气。此时烟气
中的 SO2 和几乎全部的 SO3,HCl,HF 等酸性成分被 吸收而除去,生成 CaSO3·1/2 H2O、CaSO4·1/2 H2O 等副产物。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0%,可达
98%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m3,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在
不添加任何吸附剂及脱硝剂的条件下运行成本一般 为 0.8~1.2 分/kWh。 燃煤电站锅炉 二、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21 石灰石- 石膏湿 法脱硫技术 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
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 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 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 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达
98%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m3,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 或
15~25 万元/m2 烧结面积;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
/kWh。 工业锅炉/钢铁 烧结烟气 22 电石渣- 石膏湿 法烟气脱硫技术 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
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 液中的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 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钙即石膏。 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达 98%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Nm3,可达 50mg/Nm3 以下; 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35 分/kWh。 工业锅炉 23 白泥- 石膏湿法 烟气脱硫技术 采用白泥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剂
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 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钠)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 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硫酸钙 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 95%,可达 98% 以上;SO2 排放浓度小于 100mg/Nm3,可达 50mg/N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 般低于 1.35 分/kWh。 工业锅炉 24 钢铁烧结烟气循 环流化床法脱硫 技术 将生石灰消化后引入脱硫塔内,在流化状态下与
通入的烟气进行脱硫反应,烟气脱硫后进入布袋除尘 器除尘,再由引风机经烟囱排出,布袋除尘器除下的 物料大部分经吸收剂循环输送槽返回流化床循环使 用。该技术脱硫率略低于湿法,吸收剂利用率高,结 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可靠,脱硫产物为固体,无 制浆系统,无二次污染,脱硫塔体积小,投资省,不 易堵塞。烟气中的 SO2 和几乎全部的 SO3,HCl,HF 等酸性成分被吸收而除去,生成 CaSO3·1/2H2O、 CaSO4·1/2 H2O 等副产物。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 于 95% ,可达 98% 以上;SO2 排放浓度一般小于
100mg/m3,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 15~20 万元/平方米;在不添加任何吸附剂及脱硝剂的条件下 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5~9 元/吨烧结矿。 钢铁烧结烟气 25 新型催化法烟气 脱硫技术 采用新型低温催化剂,在 80~200℃的烟气排放温
度条件下,将烟气中的 SO2、H2O、O2 选择性吸附在 催化剂的微孔中,通过活性组分催化作用反应生成 有色、石化化
工、工业锅炉/
炉 窑(含 民 三、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关键技术 41 挥发性有机气体
(VOCs)循环脱 附分流回收吸附 净化技术 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采用惰性气体循环加热
脱附分流冷凝回收的工艺对有机气体进行净化和回 收。回收液通过后续的精制工艺可实现有机物的循环 利用。该技术对有机气体成分的净化回收效率一般大 于90%,也可达95%以上。单位投资大致为9~24万元/ 千(m3h-1),回收有机物的成本大致为700~3000元/吨。 石油化工、制 药、印刷、表 面涂装、涂布 等 42 高效吸附- 脱附
-(蓄热)催化燃烧
VOCs 治理技术 利用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碳纤维、颗粒炭、蜂窝炭
和耐高温高湿整体式分子筛等固体吸附材料对工业 废气中的VOCs进行富集,对吸附饱和的材料进行强 化脱附工艺处理,脱附出的VOCs进入高效催化材料 床层进行催化燃烧或蓄热催化燃烧工艺处理,进而降 解VOCs。该技术的VOCs去除效率一般大于95%,可 达98%以上。 石油、化工、 电子、机械、 涂装等行业 43 活性炭吸附回收
VOCs 技术 采用吸附、解析性能优异的活性炭(颗粒炭、活
性炭纤维和蜂窝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企业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并将有机溶剂回收再利 用,实现了清洁生产和有机废气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废气风量:800~40000m3/h,废气浓度:3~150g/m3。 包装印刷、石
油、化工、化 学药品原药制 造、涂布、纺 织、集装箱喷 四、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59 汽油车尾气催化 净化技术 采用优化配方的全Pd型三效催化剂,以及真空吸
附蜂窝状催化剂的定位涂覆技术,制备汽车尾气净化 器核心组件。真空涂覆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催化剂涂覆 量,有效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全Pd催化剂配方根据发 动机型号不同其Pd含量约在1~3g/L范围内,较同种发 动机上用的普通Pd-Pt-Rh三效催化剂成本可降低50% 以上。利用该催化剂及涂覆技术生产的净化器对汽车 尾气中CO、HC和NOx的同时净化效果可大于95%, 催化剂寿命超过10万公里,达到相当于国VI以上的尾 气排放标准要求。 汽车尾气污染 物处理 五、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关键技术 64 中央空调空气净 化单元及室内空 气净化技术 针对不同场所,采用风盘或/和组空不同的中央空
调系统,设置过滤器和净化组件,集成过滤、吸附、
(光)催化、抗菌/杀菌等多种净化技术,实现室内温 度和空气品质的全面调节。 居室及公共场 所室内空气净 化 65 室内空气中有害 微生物净化技术 研制层状材料为载体负载银离子的抗菌剂,在保
持很好的抗菌性能的同时解决了银离子在高温使用 时变色的问题。研制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喷剂,对室内 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军团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对枯草芽孢 杆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居室及公共场 所室内空气净 化 六、无组织排放源控制关键技术 69 综合抑尘技术 主要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 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 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云雾抑尘技术 是 通过 高 压离 子 雾 化 和 超 声 波雾 化 , 可 产 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 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 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 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 染的防治效果明显。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 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 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 产、加工、运 输、装卸等环 节,如矿山、 建筑、采石场、 堆场、港口、 火电厂、钢铁 厂、垃圾回收 处理等场所 七、大气复合污染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 71 大气挥发性有机 物快速在线监测 系统 环境大气通过采样系统采集后,进入浓缩系统,
在低温条件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空毛细 管捕集柱中被冷冻捕集;然后快速加热解吸,进入分 析系统,经色谱柱分离后被FID和MS检测器检测,系 统还配有自动反吹和自动标定程序,整个过程全部通 过软件控制自动完成。系统主要特点有:自然复叠电 子超低温制冷系统、自主研发的温度测量技术、双通 路惰性采样系统、去活空毛细管捕集、双色谱柱分离、 FID和MS双检测器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在线连续监 测,也可以用于应急检测(采样罐现场采样)。该系 统一次采样可以检测99种各类VOCs(碳氢化合物、 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满 足我国环境空气中VOCs的监测要求。 大气环境监测 72 大气细粒子及其 气态前体物一体 化在线监测技术 利用多种快速接口组合,设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大气细粒子及其气态前体物一体化的在线 监测系统”,实现细粒子水溶性化学成分及其气态前 体物的同步在线监测,包括:气态HCl、HONO、HNO3、
H2SO4,气溶胶中F-、Cl-、NO2 、NO3 、SO4 以及WSOC
- - 2-
的分析,实现大气细粒子中多种元素快速在线检测。 设计开发出能够进行不同粒径段的细粒子样品成分 分析装置,用于解析大气细粒子的来源与转化过程, 为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大气 细粒子污染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和监测技 术。 大气环境监测 73 大气中NOx及其 光化产物一体化 在线监测仪器及 标定技术 利用光解技术和表面化学方法研发准确测量NO2
的技术,与常规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开发能够准确测定 NO、NO2、PAN和PPN的技术系统。集成所研制的动 态零点化学发光法测NO模块,光降解NO2模块和钼催 化转化模块,制造一体化样机,样机可同时在线精确 测量大气样品中的NO、NO2、NOy。为评估含氮大气 活性成分对O3产生贡献的准确测算和其产物的进一 步演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和适合国情的仪器设备 产品。 大气环境监测 74 大气细粒子和超 细粒子的快速在 线监测技术 针对区域大气颗粒物立体在线监测的技术需求,
开展大气复合污染中细粒子及超细粒子物化特性的 原位快速测定技术研究,基于“称重法”的振荡天平 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仪,完成大气PM2.5质量浓度的实 大气环境监测 八、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88 水煤浆代油洁净 燃烧技术 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是把煤磨成细粉与水
和少量添加剂混合成悬浮状高浓度浆液,像油一样采 用全封闭方式输送和储存,用泵输送,并用喷嘴喷入 锅炉炉膛雾化悬浮燃烧,燃烧效率高,它是一种以煤 代油的新技术。在制浆过程中要对煤净化处理。 各 种电站 锅 炉、工业锅炉、 工业窑炉
❷ 气相色谱的进样方式有哪些
1、按固定相聚集态分类:
(1)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2)气液色谱:固定相是涂在担体表面的液体。
2、按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利用固体吸附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离的色谱。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以达到分离的色谱。
(3)其它: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的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胶体的电动效应建立的电色谱;利用温度变化发展而来的热色谱等等。
3、按固定相类型分类:
(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色谱柱内,填充柱、空心柱、毛细管柱均属此类。
(2)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
(3)薄膜色谱:固定相为粉末压成的薄漠。
4、按动力学过程原理分类:可分为冲洗法,取代法及迎头法三种。
四、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是什么?
❸ 热解吸做环境空气苯系物恒温好还是程序升温好
恒温好。
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苯,甚至三甲苯(不常见,几乎没有),沸点相差不大,出峰时间也不是很长,采用恒温,出峰时间更为固定,可以很容易鉴别污染物类型。
❹ 气相色谱热解吸进样
热解吸装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热解吸器,也可以用吹扫-捕集进样器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❺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要围绕地球科学的发展,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资源环境调查、评价的需要,开展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地质实验测试标准化研究,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推动地质行业实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截至到2008年底,共有在职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人,包括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41人,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2人,硕士学历研究人员25人,本科32人。现有3个职能处室、4个专业研究室、2个其他业务机构,有1个院级重点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学术期刊《岩矿测试》、3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心。2008年度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获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项(其中1项合作),参加起草2个标准方法,公开发表科技论文共计44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8篇。
副主任吴淑琪研究员
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其敏高级政工师
副主任罗立强研究员
主任、党委书记尹明研究员
2008年中心实现货币工作总量4132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931万元。2008年,中心共承担(参加)各类科研、地调项目73项,项目经费总计1779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24项,经费509万元;地质调查项目12项,经费982万元;省部级项目7项,经费29万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5项,经费245万元;其他项目5项,经费14万元。
中心集科学研究与对外测试服务于一体,主要开展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包括实验测试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升级改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质实验测试标准化研究;地矿部门权威的分析测试、应用推广与培训。
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所属的13个国家级行业分析测试中心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命名的地质实验测试基地,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国土资源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
2008年度重要研究成果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和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属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第六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包括:江林、邓赛文、詹秀春、尹明、刘明钟、关亚风、王建清、王安邦、牛刚、成红龙等。课题研制了9类装置12种产品,取得专利15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10项、发明申请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装置突出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实用性,并且有较广泛的用户需求和较好的市场前景,通过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目前我国此类装置的技术含量,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改善分析样品前处理工作的条件,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分析科学仪器的应用水平和效率,这些装置分别是:①功率连续可调微波消解装置采用微波功率连续可调技术,具有防爆膜及多重安全保护机构。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样品消解过程中的智能、连续、低耗、低污染。输出功率:200~1200W 连续可调;最高温度:230°C;最大压力:5MPa。②通用型自动进样装置分为三维方式(带通用模块)和极坐标方式两类,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和精密机械结合对样品的进样进行准确、定量、自动采集和控制。③X荧光光谱分析熔样机采用电热和高频感应加热技术,设计结构框架、摇动机构和计算机参数条件控制程序。最大升温:1250℃。④固相微萃取器配合GC使用,有3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萃取头(PDMS、PA、碳涂层);使用寿命在50次以上。⑤1700℃陶瓷纤维马弗炉比普通装置节电60%以上,升温速度快约1倍。其关键技术是设计及承受1700℃的陶瓷纤维板炉芯设计。⑥变频致冷水循环器采用变频原理,制冷功率/系统发热功率低于定速式同类设备的1.5~2.0,可连续工作,温度波动半径约1℃。⑦微型固态吸附棒萃取器和热解吸装置微型搅拌棒耐温250℃以上;对农残有可逆吸附特性;对常用的有机氯(六六六类)、氮、磷和菊酯类农药富集倍数不小于104;使用寿命30次以上。⑧室内装修主要有害气体检测试剂盒大气甲醛最低检测浓度0.05mg/m3、氨最低检测浓度0.1mg/m3;自动气体采样装置可无动力精确取样10mL、20mL或50mL。⑨全自动磨样机磨样速度≤30s/深度0.5mm;磨样深度达2mm/次;磨样平面度0.01mm;样品夹持力:磨样时样品上面施加力应大于30kg;样品温度可达800℃。该项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
课题组成员在研发的设备前
地质调查多形态元素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属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包括:李冰、詹秀春、江林、王晓红、饶竹、汪双清、孙青、王烨、周康民、周剑雄、杜谷、徐金沙、方金东、李刚。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了HPLC-ICP-MS测定天然水、土壤样品中碘形态分析方法;建立了碱消解HPLC-ICP-MS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甲基汞与乙基汞形态分析方法。
(2)完成了锆石、硅酸盐矿物和玻璃等进行了多元素微区原位的LA-ICP-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获得较佳的结果;建立了基体归一校正法;开展了锆石中U/Pb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锆石U/Pb的LA-ICP-MS方法。
(3)采用了经改进的封闭熔矿溶解装置进行铂钯样品的分解,提高了样品分解效率,减少了试剂用量及环境污染;制定了模拟野外驻地现场铂钯快速分析方法。
(4)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带消解、蒸馏和萃取的四种功能模块,建立了总磷、挥发酚、氰化物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在线分析方法,达到了对不同的样品进行快速、简便的分析目的。
(5)研制出地下水除氟滤料产品,其吸氟率达到1.1g/kg。解决了滤料吸氟饱和再生难题。研制出多功能除氟配套装置,制定了简单、合理的除氟工艺流程;进行了小、试及现场应用试验,除氟效果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6)根据我国地质实验室从事地质物料痕量元素分析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检出限的确定方式和计算模式。确定了允许误差的确定模式,提出了测试方法检出限与地球化学图色阶划分的关系。
(7)完成了超细加工技术与设备以及地质样品粒度检测技术与设备的调研。采用超细地质样品的XRF分析结果表明,精度好于200目原样压样法,与熔融法相当。超细样品用于高灵敏度的ICP-MS/AES样品量可降至2mg,减少了试剂消耗和样品处理时间。
(8)建立了电子探针测定U、Th、Pb和稀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电子探针测定独居石年龄的分析方法和编程工作。制备与测试了二个磷酸盐稀土标样。完成了独居石电子探针应用实例。
典型矿物激光剥蚀坑的SEM照片
A—橄榄石;B—锆石;C—石榴子石
自动在线水分析处理装置:总磷预处理功能模块
(9)初步建立了三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气地质样品微量元素分析的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方法。初步建立了针对不同类型油气地质样品的能谱分析方法。
(10)将固相萃取、圆盘萃取、加速溶剂和微波萃取等先进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用于不同的环境样品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电子轰击和负化学电离源联合测定多氯联苯的新方法,使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提高。首次采用国产502树脂制备可重复使用的固相萃取小柱,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性价比较目前的商品小柱明显提高。
(11)建立了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测定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和氯仿沥青质含量的方法,并形成了烃源岩样品可溶有机质萃取的ASE操作规范。建立了石油族组分分离制备(中压液相色谱)方法,并提出了中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制备石油族组分的操作规范。
(12)完成了8个配套方法,建立了湖泊水体生态环境调查样品中30项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
(13)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农业地质植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建立了适合于植物样品中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系列。
(14)研制了一个尿素有机碳同位素实验室工作标准,建立了EA-IRMS测量碳同位素测量方法和GBⅡ-IRMS测量水中氧同位素和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甲基汞和乙基汞混合标准HPLC-ICPMS色谱图
地质调查实验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与标准物质研制:属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罗代洪、郑存江、董高翔、宋业文、顾铁新、程志中、冯静、姜莹、夏宁、甘露、孙德忠、屈文俊等。项目研制完成了13个金地球化学标准物质、5个高含量铜钼及银钒多金属系列标准物质、9个铁矿石标准物质、4个铬铁矿石标准物质、7个重晶石标准物质、12个稀有稀土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个地下水标准物质;还完成了4个硫化物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5个油页岩标准物质、3个珠江三角洲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样品采集和样品制备工作。该项目研制的标准物质定值元素多、覆盖元素广,每个元素所采用的定值方法均系该元素最适用的方法,主要为依据基准物质的湿法分析(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质谱法、分光光度法)或绝对法(重量法),绝大多数均采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方法,从而保证了定值的溯源性,标准研制过程溯源链完整。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均采自我国具有典型意义的多金属矿床,覆盖了不同矿源、补充扩展了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系列和地下水、金、油页岩、三角洲沉积物等标准物质。开展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中生物样品分析标准方法研究。
项目开发了地质实验测试标准研究技术合作与管理平台,制订了标准物质技术合作平台元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设计了数据库,完成了数据处理和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发的软件设计、编程、调试、应用等工作,并采集了标准物质原始数据。采用开发的标准研究技术合作与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创新。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信息管理平台
❻ 简述如何提高热解吸法的解吸效率
一、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是利用变压吸附技术采用专用吸附剂在常温下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出来的现场供气设备。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是一种新型高科技设备,它具有设备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费用小、现场制氧快捷、开关方便、无污染等优点。接上电源即可供氧,可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电炉炼钢、玻璃生产、造纸、制取臭氧、水产养殖、航空航天、医疗保健等行业和领域,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我公司均设有专门的气体领域应用研究队伍,产品范围广,除了涉及工业气体及装置外,其边缘产品及服务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
二、变压吸附制氧机是以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的原理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从而分离出氧气的自动化设备。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经过特殊的孔型处理工艺加工而成的,表面和内部布满微孔的球形颗粒状吸附剂,呈白色。其孔型特性使其能够实现O2、N2的动力学分离。沸石分子筛对O2、N2的分离作用是基于这两种气体的动力学直径的微小差别,N2分子在沸石分子筛的微孔中有较快的扩散速率,O2分子扩散速率较慢。压缩空气中的水和CO2的扩散同氮相差不大。最终从吸附塔富集出来的是氧气分子。
三、应用领域,电炉炼钢:脱碳,氧助燃加热,泡沫溶渣,冶金控制和后序加热。废水处理:活性污泥的富氧曝气,水池增氧和臭氧灭菌。玻璃熔融:氧助燃助溶,切割,增加玻璃产量,延长炉子寿命。纸浆漂白和造纸:氯法漂白转化为富氧漂白,提供廉价的氧气,污水处理。有色金属冶炼:冶炼钢、锌、镍、铅等需用富氧,PSA法正逐步替代深冷法。野外切割施工:野外钢管、钢板切割用富氧,移动或小型制氧机可满足要求。石油化工和化工用氧:石油和化工过程中的氧气反应采用富氧代替空气进行氧化反应,可提高反应速度和化工产品产量。矿石处理:用于黄金等生产过程,可提高贵金属的提取率。水产养殖:富氧曝气可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大幅提高鱼的产量,可为活鱼运送供氧,密集式养鱼。发酵用:富氧代替空气为好气性发酵供氧,可大幅提高效率饮用水:提供氧气给臭氧发生器,自氧灭菌。
四、工艺流程:空气经空压机压缩后,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后,进入空气储罐,经过空气进气阀、左进气阀进入左吸附塔,塔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氮分子被沸石分子筛吸附,未吸附的氧气穿过吸附床,经过左产气阀、氧气产气阀进入氧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左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左吸过程结束后,左吸附塔与右吸附塔通过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持续时间为3~5秒。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右进气阀进入右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氮分子被沸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氧气经过右产气阀、氧气产气阀进入氧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右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同时左吸附塔中沸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左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当中,此过程称之为解吸。反之左塔吸附时右塔同时也在解吸。为使分子筛中降压释放出的氮气完全排放到大气中,氧气通过一个常开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吸附塔,把塔内的氮气吹出吸附塔。这个过程称之为反吹,它与解吸是同时进行的。右吸结束后,进入均压过程,再切换到左吸过程,一直循进行下去,从而连续产出高纯度的产品氧气。
❼ 热脱附自动进样器 markes 和pe哪家好
PE即Polyethylene,聚乙烯聚乙烯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由乙烯聚合而成,分为低分子版量和高分子量两权种,低分子量的一般呈液体状,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密度为0.92克/厘米3,可做润滑油和涂料;高分子量的一般呈固体状,乳白色,热塑性大,手摸有蜡感,密度在0.92~0.96克/厘米3之间。它耐腐蚀,绝缘性能好。高密度的聚乙烯具有刚性、硬度和机械强度大的特性,可以做容器、管道,也可以做高频的电绝缘材料,用于雷达和电视。它不溶于水,吸水性很小,就是对一些化学溶剂,如甲苯、醋酸等,也只有在70℃以上温度时才略有溶解。但是微粒状的聚乙烯,可以在15℃~4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熔化或凝固,温度升高时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时凝固,放出热量。又因为它吸水量很小,不易潮湿,有绝缘性能,因此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把微粒状的聚乙烯掺在水泥中,可做墙壁和地板。利用它在正常温度吸热熔化和放热凝固的特性,房间温度升高时,它就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时它就凝固放出热量。这样就可以使房间温度保持稳定。因此是一种较好的储热材料。根据它的其他特性,这种建筑材料还有防漏电、防热、防潮和防腐蚀的作用。
❽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的进样方法有哪些特点
吹扫捕集应兼顾吹扫效率和捕集效率。难于吹扫组分的萃取,可增加吹扫气的总体积以改善吹扫效率。在恒定的吹扫气流量下,可增加吹扫时间以获得较大的回收率。增加吹扫气流量可改善沸点在35℃以下的气体的吹扫效率,但这些气体可能会因为吹扫气流量的增加而通过捕集阱,使捕集效率降低。吹扫气流量和吹扫时间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兼顾所有可吹扫组分的回收率。
吹扫捕集过程中的除水方法主要有渗透法和冷凝法。渗透对样品中水和极性物质的去除非常有效,但测定样品中的极性物质如酮化合物时,不能用渗透法除水。冷凝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除水方法,不会影响极性化合物的回收。
热解吸是在吹扫捕集后快速加热吸附管,将其中的挥发性组分热解吸出来,然后输送到色谱柱中。此过程要求升温速度快,热解吸温度足够高,热解吸时间足够长,吹扫捕集阱的载气流量适当,使热解吸组分在柱前形成的注射带窄。
吸附管中的吸附剂对挥发性组分具有可逆的吸附作用,可通过吸附和热解吸重复使用。为了将热解吸后吸附管中可能残存的样品除去,在热解吸组分进行色谱分离和测定的同时,对吸附管进行清洗,使吸附管可对下一个样品进行吹扫捕集,此过程称为烘烤清洗。
烘烤清洗通常采用升高温度和高纯载气吹扫的方法。烘烤清洗时的载气流动方向多采用与热解吸时的载气流动方向相反,烘烤一般时间大于5min。如果烘烤清洗时载气的流动方向与热解吸时的载气流动方向相同,需在较高温度下烘烤较长时间。
❾ 热解吸仪中的气体怎么进入到气相色谱中
色谱是利用的吸附——解吸进行物质的分离,载气是流动相,涂了固定液版的担体为固定相(也权有不涂固定液的,如高分子小球、分子筛等),载气就是带着气样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传质交换的。燃气是检测器用于燃烧,对气样进行检测用的,一般是电子捕获或火焰光度检测用,热导池的就不用燃气了。
❿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进样方法有哪些特点
吹扫捕集应兼顾吹扫效率和捕集效率。难于吹扫组分的萃取,可增加吹扫气的总体积以改善吹扫效率。在恒定的吹扫气流量下,可增加吹扫时间以获得较大的回收率。增加吹扫气流量可改善沸点在35℃以下的气体的吹扫效率,但这些气体可能会因为吹扫气流量的增加而通过捕集阱,使捕集效率降低。吹扫气流量和吹扫时间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兼顾所有可吹扫组分的回收率。
吹扫捕集过程中的除水方法主要有渗透法和冷凝法。渗透对样品中水和极性物质的去除非常有效,但测定样品中的极性物质如酮化合物时,不能用渗透法除水。冷凝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除水方法,不会影响极性化合物的回收。
热解吸是在吹扫捕集后快速加热吸附管,将其中的挥发性组分热解吸出来,然后输送到色谱柱中。此过程要求升温速度快,热解吸温度足够高,热解吸时间足够长,吹扫捕集阱的载气流量适当,使热解吸组分在柱前形成的带窄。
吸附管中的吸附剂对挥发性组分具有可逆的吸附作用,可通过吸附和热解吸重复使用。为了将热解吸后吸附管中可能残存的样品除去,在热解吸组分进行色谱分离和测定的同时,对吸附管进行清洗,使吸附管可对下一个样品进行吹扫捕集,此过程称为烘烤清洗。
烘烤清洗通常采用升高温度和高纯载气吹扫的方法。烘烤清洗时的载气流动方向多采用与热解吸时的载气流动方向相反,烘烤一般时间大于5min。如果烘烤清洗时载气的流动方向与热解吸时的载气流动方向相同,需在较高温度下烘烤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