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液液传热实验装置

液液传热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03-03 22:18:04

❶ 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试验中怎么用热电偶分度表计算冷水流量

你好,我是做温度仪表的
热电偶是测温用的,你测流量需要用流量计。
如果是按照温度换算流量的话,非常麻烦,需要考虑热散失的问题,比较麻烦
如果有问题或是需要可以继续追问我

❷ 气液传热实验装置由“冷态”变为“热态”应进行怎样操作,为什么在实验测定之前要排除不凝性气体

❸ 传热实验中蒸汽冷凝时存在不凝性气体会有什么影响

对呀
冷凝水附着在受热面上就是增加了热阻
阻碍了蒸汽凝结传热
膜状凝结之所以比珠状凝结传热效率低就是因为此。
而不凝结气体的传热不如蒸汽凝结相变的传热系数大
所以要在蒸汽中尽量减少不凝结气体

❹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在研项目

2006年在研项目
序号 项 目 项 目 名 称
负责人
1 何国庚 20螺杆压缩机齿型研究
2 舒水明 ****的优化型式及热稳定性研究
3 何国庚 co2移动式空调器
4 舒水明 保护热板法实验测量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5 丁国忠 高频热声热机的频谱理论和实验研究
6 张晓青 回热器性能试验装置
7 陈焕新 煤代油后CO2压缩机运行工况分析及研究
8 何国庚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器
9 何国庚 液氧液氮冷量互换放散氧气液化回收装置
10 舒水明 蒸汽制冷相关技术预研
11 周良弼 368汽油机功率扭矩计算分析
12 高世伦 636M主动力系统的声模拟系统研制
13 蒋炎坤 750直列三缸高速发动机的测控策略设计与编程
14 黄荣华 EQD180N-20天然气发动机活塞温度测量与分析技术
15 成晓北 H190柴油机机旁电动辅助系统(滑油、冷却)设计
16 张煜盛 TBD620增压柴油机活塞温度测量
17 黄荣华 YC6M360-20型柴油机气缸盖复杂流动与传热的整体数值模拟及试验研
18 黄荣华 柴油机机体缸盖冷却流场计算规范研究
19 陈国华 柴油机进气系统三维流动过程分析
20 黄荣华 柴油机冷却润滑试验系统
21 高世伦 超声液位传感器、调节器等研制及订货
22 高世伦 大型水电机组维修仿真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23 叶晓明 动载活动轴承热弹流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
24 魏明锐 二甲醚发动机燃料超临界雾化与蒸发的机理研究
25 张煜盛 二甲醚燃烧边界条件与燃烧化学协同控制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26 蒋炎坤 管系减震降噪问题研究
27 黄荣华 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油、气环保节能器试验
28 蒋炎坤 汽车发动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9 高世伦 三自由度电动平台
30 陈国华 小型汽油机数值分析与应用
31 高世伦 信号调节器变压器等器件研制
32 张宗杰 中小型船舶节能和环保技术推广应用
33 刘根凡 凯龙化工集团乳化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34 陈良才 轻柴油蒸馏仪馏出量的新型光学检测方法研究
35 刘根凡 全血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研制和开发
36 李华飞 热浸铝钢渗铝层/基体界面空洞的形成机理及预防
37 舒朝晖 旋转切向流强化中药膜微滤的机理研究
38 丘纪华 #8炉冷态试验及热态调试
39 张世红 45/2.45-M1型CFB锅炉燃烧技术
40 陈 刚 660MW机组锅炉非设计煤种高效低污染燃烧的研究与优化调整技术
41 郑 瑛 CAO碳化煅烧循环分离CO2的机理研究
42 郑楚光 o2/co2循环燃烧及污染物的协同脱除
43 曾汉才 催化处理活性炭纤维联合脱除S02/NOX/HG污染物的研究
44 熊友辉 动力配煤理论和预测方法的综合研究
45 柳朝晖 非等温气粒两相湍流中颗粒所见标量统计特性研究
46 郭照立 格子Bloltzmann方法的原理、模型及应用
47 陈 刚 广州发电厂锅炉燃煤拓宽适应性改造技术开发
48 张世红 混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49 周英彪 火力发电机组启停、调峰成本软件分析及开发
50 郭 欣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燃煤烟气汞吸附气固反应机理研究
51 陆继东 基于模型化方法的罩式退火炉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
52 陆继东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煤质测量原理与技术研究
53 姚? 洪 碱金属、重金属及未燃净碳对汞多相氧化研究
54 孙路石 焦作爱依斯万方电力有限公司#1炉燃烧器改造
55 傅培舫 矿物共融影响粉煤焦]燃烧机理与SCT模型的研究
56 孙路石 来宾电厂#1锅炉燃烧系统改造
57 孙路石 来宾电厂2#锅炉燃烧系统
58 周怀春 裂解炉辐射段流场、温度场模拟软件开发
59 周怀春 煤燃烧实验台研究开发与制作
60 徐明厚 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与协同脱除
61 徐明厚 燃煤污染及其综合防治
62 张军营 燃煤重金属脱除的研究
63 熊友辉 燃烧红外气体分析法在线飞灰含碳量测试系统
64 周怀春 燃烧三维可视化诊断及机组负荷控制新技术研究
65 徐明厚 燃烧污染与排气进化
66 周怀春 燃用无烟煤锅炉煤种适应性分析
67 周怀春 热轧厂3号加热炉三维温度可视化监测系统
68 陈 刚 沙角C电厂燃料设备点检工作平台开发
69 丘纪华 沙市热电厂#9锅炉空预器性能试验
70 丘纪华 沙市热电厂7、9#炉燃烧调整
71 丘纪华 沙市热电厂9号炉冷态试验及热态调试
72 张世红 双床并置流化床超高温烟气发生技术
73 熊友辉 填埋场气体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研制

❺ 怎样做“比较木头,瓷,铁,塑料等常见材料的传热性能。”的实验

传热的基本规律来:金属的大源于非金属的,固体的大于液体的,液体大于气体的
相同或近似的物质,越致密导热就越好
铁>瓷>木头>塑料
其中塑料的类型太多,有很多特殊的类型,所以也不太好说,但大多数在平常见到的都要小于木头的.

❻ 关于传热实验的讨论题

1.
答:比较可知传热速率:裸管>空气夹层保温管>固体材料保温管
裸管的管壁直接与空气接触,管外壁温度较高,空气温度较低,在自然对流下,传热推动力较大,黄铜管的热阻较小,故传热系数较大。
固体材料保温管,由于采用特殊材料使得管内对流速度大大下降,加上本身传热性能不高,使导热散失大大降低,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空气夹层保温管,由于空气的导热能力比较差,而且处于自然对流下,其热阻因空气夹层的存在相对于裸管较大,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2.
答:用管外冷凝水法测定更精确。因为用管外冷却水法测定时,冷凝水走管外,空气流动的影响所造成的所造成的热损失,因水的比热较大不会在温度上有显著的变化;而用管内冷凝液法不能完全保证空气是自然对流。此外,用管外冷却水法亦大大地减小了因读取冷凝液
体积和温度的实验系统误差和操作误差。
3.
不凝气排放口在气包远离进气口一端的上侧;冷凝液排放口在偏向进气口一端的下侧,并连有一根长管使部分冷凝液回流至水槽。
不凝气排放口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蒸汽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损失,同时可以保证气包内的气压为一个大气压。
冷凝液排放口主要使气包中的液体尽量排净,防止冷凝液进入三根待测管中,造成实验误差,同时可以使蒸汽可以顺利进入三根传热管,另外起着回流循环的作用。
4.
4.由于室内空气的扰动,加剧了裸管的外表面传热,加速了冷凝,使得实测的传热速率大于理论计算的传热速率,故导致自然对流给热系数比理论值高。

❼ 对流传热实验螺纹管和光滑管的区别

答:(1)U型管作用:①封闭气体,防止空气进行AB弯管内;?②作等压计用,以显示U型管两端液面上的压力是否相等。
(2)冷凝器的作用:将U型管内封闭液蒸气冷凝,防止其“蒸干”

❽ 液体的导热系数通过什么样的实验可以测出,比如水的导热系数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测定

DRX-Ⅱ导热系数测试仪(热线法)
一、概述
热线法是一种动态测量法(非稳态法)。其原理是测量沿试样长度方向埋设在试样中线形热源在一定时间内的温升。通过焊接在热线中点的热电偶测量热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该线的温度变化即是被测材料导热系数的函数。
仪器参考标准:GB/5990-86《定形隔热耐火制品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GB/T10297-1998《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等。
本仪器主要测试定形隔热耐火制品,粉状料等非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更换测试头可检测液态材料。广泛应用在大中院校,科研单位,质检部门和生产厂的材料分析检测。
二、主要技术性能
1、导热系数测试范围:0.015~1.7w/m•k
2、准确度: ±3%,
3、采用平行线法或交叉线法测试,对实验温度实现可控状态下的测试,最高测试温度1200℃。
4、试样尺寸要求: 230×114×65(mm)
5、可连接上位机,实现计算机自动测试、并实现数据打印输出。

阅读全文

与液液传热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塑料机械关键词有哪些 浏览:377
de管的阀门怎么表示 浏览:438
天然气专用阀门怎么开通 浏览:371
怎么自己制作PLC的机械手案例 浏览:646
血中钠用什么仪器检测 浏览:820
管子上用的电动工具 浏览:90
测材料的偏光角度用什么仪器 浏览:794
消防水泵流量检测装置的量程 浏览:20
柴油发电机全自动发电装置 浏览:418
密闭墙需安装哪些设备 浏览:453
进口白沙仪表多少钱 浏览:425
食品保验仪器有哪些 浏览:168
大滑轮怎么拆装里面的轴承 浏览:56
车辆动焊如何避免轴承电蚀 浏览:636
如何加工轴承安装孔 浏览:126
全套健身器材怎么样 浏览:101
机械相关的大专专业有哪些 浏览:943
超声波电动牙刷是怎么用的 浏览:618
超声波可以用来做什么钟表 浏览:995
尼尔机械纪元有什么特殊彩蛋吗 浏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