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在A、B、C、D、E五个锥
(1)实验时,在A、B、C、D、E五个锥形瓶中,应将酵母菌液及含葡萄糖版的培养液加入B和D瓶中,澄权清的石灰水应加入C和E瓶中;而应在A瓶中加入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CO2.
(2)一段时间后在D瓶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可检测到酒精的存在,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此呼吸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大量能量,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12mol的水,则产生二氧化碳6mol;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C2H5OH+2CO2+少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了3mol的葡萄糖,说明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6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1:1.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液B和DC和EA吸收CO2
(2)D细胞质基质
(3)1:1
⑵ 分析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其中甲组起______作用.(2)丙
(1)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甲装置是对照试验.光合专作用的原属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丙装置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应选用黑色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对照.
(2)黑色;光合.
(3)袋口应扎在茎的基部,土壤之上;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
⑶ 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呢?按书本模复型的话制
1、 B和D,C和E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黄
2、 D,酸性的重铬酸钾 橙色变为灰绿色
3、人教版应该在93页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4、消耗瓶中的氧气,造成无氧环境,以确保后面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⑷ 下列两组图示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常用的仪器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1)-(7)中的问题:(1)属于定量仪
(1)属于定量仪器带有刻度的还有量筒;
(2)用于取用药品的仪器还有取用粉末状药品的药匙、滴加少量液体的胶头滴管;
(3)属于容器的还有烧杯、集气瓶;
(4)过滤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
(5)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6)C是通过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具备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具备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D是用托盘天平称量密闭容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E+F组合适合固液常温型的气体制取,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以是氧气或二氧化碳;E+G组合适合固液常温型的气体制取,且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是氢气,氢气的产生需要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可以是: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1)量筒;(2)药匙(或胶头滴管);
(3)烧杯(或集气瓶);
(4)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C-探究燃烧的条件;(或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O2或CO2;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⑸ 某同学用右侧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用这个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
(1)二氧化碳可以用碱液吸收,用石灰水检验,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是吸版收二氧化碳,B是检验权CO2是否已除尽;
故答案为:检验CO2是否已除尽;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2)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A中应放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变化;B中放紫色石蕊溶液,紫色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故答案为:②①;CO2 +H2O═H2CO3
⑹ 有下列两组药品和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①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②
(1)B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 O 2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 4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B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 (4)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用排水法,验满氧气的方法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2H 2 O 2
(3)B(或A);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 (4)C(或E);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氧不易溶于水)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或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
⑺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
(来1)乙装置加盖,这样可以减少热量自的损失,缩短加热所需时间;而甲未加盖,这样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选择装置乙.
(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D段错误.
温度计读数时,首先确定零下还是零上,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该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因此它的读数为95℃+3℃=98℃.
由上述分析知,此装置中水的沸点为98℃,故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0.1kg×(98℃-48℃)=2.1×104J.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可能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还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等.
(4)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
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等).
故答案为:(1)乙;(2)CD;98;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4)移去酒精灯(或增大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等).
⑻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老师采用下列两个实验装置进行演示:(1)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
(1)在打击金属片时,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回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答落体运动;
(2)让两小球从相同的弧形轨道上相同高度滚下,从而使两小球同时滚离轨道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P做平抛运动,小球Q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小球相遇时则说明小球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同时改变两小球滚下的高度时,仍能相碰,则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总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总是匀速直线运动.
⑼ 小刚和小花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用这个装置除去
(1)小刚方案:来二氧化碳能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反应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小花方案:B装置起到一个验证气体是否被除净的作用,若B中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说明 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杂质已经除尽. (2)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的方程式为 H 2 O+CO 2 =H 2 CO 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小花方案:上一方案不够严谨,因为 没有验证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因此要设计实验把二氧化碳通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石蕊不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故答案为:(1)【小刚方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小花方案】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杂质已经除尽 (2)【小刚方案】H 2 O+CO 2 =H 2 CO 3 【小花方案】没有验证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 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变红 |
⑽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
(1)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4℃.
(2)按照表格中的数据描版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权起来.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沸点为98℃小于100℃,故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冰是固体,为了时冰块受热均匀,需要将碎冰块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丙装置.
(5)由图知,AB段还没有熔化,所以是固态;BC段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CD段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第10min冰处于BC段,故为固液共存态.
(6)因为AB段表示冰,CD段表示水,而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
(7)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冷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增大烧杯中的冷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94;(2)低于;(3)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保持不变;(4)丙;使冰受热均匀;(5)BC;吸收;固液共存;(6)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7)拿走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