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均有错误,指出错误所在,并简要回答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制取氢气的
a.长颈漏斗的导管未伸入液面以下,这样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倾倒液化时专试剂标签未向着属手心,这样错误操作试剂瓶口流下的残液会将标签腐蚀;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略微向下倾斜,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向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d.进气口与出气口连接不正确,氢气进入集气瓶后,会使浓硫酸从右边的导管喷出;
故答案为:a.长颈漏斗的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以下b.标签未向着手心c.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d.进气口与出气口装反了a.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试剂瓶口流下的残液会将标签腐蚀c.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向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d.氢气进入集气瓶后,会使浓硫酸从右边的导管喷出
❷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2)
(1)标号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即可进行收集,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不宜立即收集;
(4)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通常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5)制取CO2气体中常含有的杂质是从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要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干燥,通过除杂装置时应长管进短管出,因此应该是c→d→a→b,故选C;
(6)①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方程式是2NH4Cl+Ca(OH)2
△ | .
❸ 某同学设计了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放出说明气密性没有问题 2.金属锌在内改装置中置于何处?容 应该放在容器的底部,启普法生气之类的应该放在多孔材料之上 3.在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检验其纯度? 当氢气中混有氧气的时候氢气会发生爆炸, 4.使用该装置制取氢气有什么优点? 没猜错的话该装置应该是指的启普法生器或者和它类似的结构,好处是可以通过控制阀门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❹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各仪器名称
(1)据图可以知道,①是试管,②是铁架台,③是长颈漏斗,④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铁架台,长颈漏斗,酒精灯; (2)据图可以看出,长颈漏斗末端没有浸没在液面以下,应该伸到液面以下;导管伸进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太短,应该伸到试管底部;导管伸进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太短,应该伸到试管底部;盛氧化铜的试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故填:长颈漏斗末端没有浸没在液面以下,应该伸到液面以下;导管伸进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太短,应该伸到试管底部;盛氧化铜的试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 (3)实验时往大试管A中加入锌粒,应该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竖起,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故填:应该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竖起,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 (4)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故填: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5)若试管A发生爆炸,可能原因是没有排尽试管内的空气就开始加热,导致氢气的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故填:没有排尽试管内的空气就开始加热; (6)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右边氧化铜变红,可能是装置漏气,没有发生置换反应;而乙同学虽先观察到氧化铜变红,可后来又变成黑色,是因为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氢气,故填:不相同.
❺ (2014湘潭)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影响生成回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答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但影响生成氢气的量,还能够使产生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不适宜加入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和硫酸钠不能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时,能够使稀硫酸和锌接触,从而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如果加入澄清石灰水,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入澄清石灰水. 故选:C.
❻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气,并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设备等在图中
(1)锌粒和稀来硫酸反源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放出热量,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有气泡冒出;发热;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2)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简单概括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所以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有药品的部位,氢气具有还原性,可夺取氧化铜里的氧元素生成水,所以试管内黑色的氧化铜会变为红色,同时有无色液体生成,反应的方程式是H2+CuO △ | .
❼ 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铜的一种氧化物的实验来测定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a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到液面以下能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长颈漏斗;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F中的干燥剂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故填: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 (3)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产生爆炸,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以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故填: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锌,故会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锌粒逐渐溶解,故填: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Zn+2HCl=ZnCl2+H2↑; (5)E装置增重0.9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0.9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就是铜的氧化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为:0.9g× ,铜元素的质量为:7.2g?0.9g× ,故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的算式为: ,铜元素的质量为6.4g,氧元素的质量为0.8g,则在该铜的氧化物中铜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1,故该铜的氧化物为Cu 2O,故填: ;Cu 2O; (6)若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交换位置,则会使水蒸气进入E装置,导致测得的水的质量增多,从而氧元素的质量偏大,导致铜元素的质量偏小,最终算得的铜氧元素的质量偏低,故填:低;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
❽ 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的实验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锌粒,再通过长颈漏斗倒入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图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3)该装置可通过止水夹的关闭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打开夹子,固液接触产生气体,关闭夹子,试管内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长颈漏斗,反应终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盐酸常温反应,不需加热,也可用此发生装置; (4)实验室制取大量CO 2 气体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因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CaSO 4 微溶于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不能用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但大理石粉末与硫酸能充分接触,所以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锌粒;通过长颈漏斗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3)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不需加热; (4)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不能用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但大理石粉末与硫酸能充分接触,故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❾ )某同学设计了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在有孔塑料板上
这是个啥?
❿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
(1)根据常识可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版制取氢气,属于“权固液不加热型”,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3)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原理书写方程式:2KClO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