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㈡ 在碘水里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分离有机层和水层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A、过滤操作装置,不能分离有机层和水层,故A错误; B、蒸发操作的装置,无法分离有机层和水层,故B错误; C、蒸馏操作装置,根据液体混合物各沸点不同,加热把各种液体物质分开,如石油的蒸馏,故C错误; D、萃取操作装置,可以把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
㈢ 求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实验室的制取方法归纳
有机物除杂方法
1、气态烷(气态烯、炔)
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操作:洗气
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
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馏
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
除杂试剂:NaOH溶液 - 浓硫酸
操作:洗气
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
除杂试剂:CuSO4溶液 - 浓硫酸
操作:洗气
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馏
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
除杂试剂:水、
操作:分液
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除杂试剂:水
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
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
操作:蒸馏
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
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操作:蒸馏+分液
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由于存在催化剂浓硫酸,所以水、乙醇不会被蒸发出体系,此时乙酸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发出体系,并冷凝滴入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容器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乙酯的乙酸钠,从而与乙酸乙酯分开.下一步只需要进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
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液
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㈣ 有机化学实验中安装和拆卸实验装置应遵循什么规则
安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由简到繁
拆卸: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由繁到简
㈤ 有机化学实验装置的装配和拆卸的原则 装配: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吗拆卸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吗
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例如,先撤去酒精灯,在拆掉反应装置.所以从内下到上.
而反应装置一般在左边,右边是冷容凝管,接受瓶之类的.
当然先把左边的反应器停了,才能拆掉右边的接受瓶.所以从左往右..
㈥ 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 A. B. C. D
A.为蒸馏操作,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故A正确; B.B为启普发生器内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的装容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故B错误; C.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 D.为中和滴定装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故D错误. 故选AC. |
㈦ 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不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A.B.C.D
A.该装置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放出内,上层液体后从容上口倒出,故A正确;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在滤纸上,滤液在烧杯中,故B正确;
C.该装置为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
D.该装置为酸碱中和滴定装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㈧ 分离盐水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什么
(1)沙子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沙子和溶液,故答案为:过滤;
(2)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专用分液的方属法分离,故答案为:分液;
(3)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故答案为:萃取;
(5)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溶质固体,故答案为:蒸发.
㈨ 在碘水里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分离有机层和水层的实验装置是()A.B.C.D
A、过滤操作装置,不能分离有机层和水层,故A错误;
B、蒸发操作的装置,无专法分离有机层和水层,故属B错误;
C、蒸馏操作装置,根据液体混合物各沸点不同,加热把各种液体物质分开,如石油的蒸馏,故C错误;
D、萃取操作装置,可以把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㈩ 有机物分离方法,原理和大量实例
有机物的分离应结合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乙烷中混 有乙烯时,有将气体通过溴水或 溶液,用洗气的方法将乙烯除去,若溴 乙烷中混有乙醇时,可用水除去,利用乙醇与水互溶,水与溴乙烷不互溶,用水 将乙醇从溴乙烷中萃取出来,苯中混有苯酚时,单纯用物理性质或单纯用化学性 质都无法将它们分开,而且苯与苯酚互溶,此时应先加入 ,苯酚与 起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类似于无机盐的性质,与苯不互溶,于是溶液就分层 了,可以用分液的方法把它们分开,也可以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若乙醇 中混有水,欲除去(也就是由工业乙醇制无水乙醇)时,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 乙醇中所含的水生成 , 与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分馏的方 法把它们分开。象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的是饱和 溶液来使酯析出, 目的是为了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酸与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 的 ,与酯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得到较纯的酯。后面这几种分 离的方法都是综合应用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⒈固体与固体混和物,若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用重结晶法。 ⒉液体与液体混和物,若沸点相差较大时,用分馏法;若互不混溶时,用分液法;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用萃取法。 ⒊气体与气体混和物:一般可用洗气法。 ⒋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混和物,可先选用化学方法处理,待符合上述条件时,再选用适当的方法。 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选取适当的试剂及分离的方法除去被提纯物中指定含有的杂质;二是确定除去被提纯物质中多种杂质时所需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三是将分离提纯与物质的制备,混和物成分的确定等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实验题。
附: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方法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主要仪器
苯(苯甲酸)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溴苯(溴)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硝基苯(混酸) H2O、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苯(乙苯) 酸性KMnO4、NaOH 分液 分液漏斗
乙醇(水) CaO 蒸馏 蒸馏烧瓶、 冷凝管
乙醛(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蒸馏烧瓶、冷凝管
乙酸乙酯(少量水) MgSO4或Na2SO4 过滤 漏斗、烧杯
苯酚(苯甲酸) NaHCO3溶液 过滤 漏斗、烧杯
肥皂(甘油) NaCl溶液 盐析 漏斗、烧杯
淀粉(纯碱) H2O溶液 渗析 半透膜、烧杯
乙烷(乙烯) 溴水 洗气 洗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