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专火点
(1)减少污染(环保)属(2分) 擦干
(2) 氧气(空气)
【趣味实验】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2分)
【综合应用】放热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
【知识回忆】抄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图一实验中热水能起到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其着火点而燃烧的作用,同时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而使白磷不燃烧的作用.
故答案为:提供热量,并且使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
(2)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
故答案为:减少污染(环保).
(3)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
故答案为:放热;2K+2H2O═2KOH+H2↑.
4. 燃烧与灭火实验的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8%BC%C9%D5%D3%EB%C3%F0%BB%F0%CA%B5%D1%E9
网络抄图袭片咯、、
5.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内案为:与氧气容(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
(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图三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实验中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可能导致试管爆裂或橡皮塞冲出.
故答案为:环保(或减少污染);防止实验中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可能导致试管爆裂或橡皮塞冲出.
(2)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如果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消耗完,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
故答案为:同意;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且上实验白磷充足、气密性好.
【知识运用】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方法有:撤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之下.“杯水车薪”是由于温度不能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灭火;“釜底抽薪”是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
故答案为:由于温度不能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灭火;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
6. 如图是有关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B
A、实验过程中乒来乓球片先燃烧,滤自纸后燃烧,说明二者都可以燃烧,能说明二都是可燃物;故A错误;
B、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片和滤纸燃烧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热量,会使装置内气体体积变大,加上气球后,气球的作用可以起到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的作用,故B正确;
C、由于乒乓球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的着火点低,所以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片先达到着火点先燃烧,滤纸后达到着火点后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故C正确;
D、物质燃烧时需要达到着火点及与氧气接触,由于题目中物质已经燃烧,因此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只能是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故D正确;
由于题目中是选择错误的答案,故答案选A.
7.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2)实验
(1)由于一氧化碳有来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是:在装置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2)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气体在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给氧化铜加热.
(3)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8. 化学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从环保角度改进该试验
白磷燃烧产生P2O5有毒 因此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可以了
9.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
【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专着火点; 故答案属为: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故答案为:减少污染(环保);擦干; (2)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 故答案为:放热;2K+2H2O═2KOH+H2↑. 【知识运用】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方法有:撤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之下.“釜底抽薪”是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 故答案为: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
与燃烧与灭火实验装置改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摇筛传动装置
发布:2025-10-13 02:25:49
浏览:482
轴承怎么测试
发布:2025-10-13 02:23:44
浏览:847
器材管理有哪些
发布:2025-10-13 01:48:23
浏览:6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