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毕业生化学实验 溶解与蒸发如何操作
操作如下: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回充分溶解。 粗盐逐渐溶解,答溶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若滤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2、结晶
原理: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1)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2)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
注意:通常我们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1)进行蒸发时,液体放置在蒸发皿中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以免加热时溶液溅出。
(2)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致使液滴飞溅。
㈡ 化学实验中如何用蒸发皿蒸发溶液的步骤
实验步来骤:
一.把蒸发皿置于源三脚架上(注意:蒸发皿要放置结实稳固,防止液体倾出)
二.把溶液倒入蒸发皿内(注意:不要倒如过多溶液,大约占容积3/4就可以了,避免蒸发时液体溢出或溅伤人员)
三.点燃酒精灯加热
四.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五.蒸发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液体。
㈢ 化学实验中的蒸发实验是先放酒精灯还是先固定铁圈位置
先放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位置确定铁圈固定的高度,从而确保被加热器皿正好处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㈣ 化学实验中蒸发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注意点
操作要领: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版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权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㈤ 化学蒸发实验操作三个要点是
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版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权液体飞溅;
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液体
应该是这些吧。
㈥ 高中化学几个实验装置图. 1.蒸发 2.萃取 3.过滤 4.蒸馏 我需要这四个的实验装置图.
㈦ 请问化学实验中蒸馏的两套装置叫什么啊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蒸馏水和石油
编辑本段蒸馏的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版,使液体混合权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㈧ 高中化学几个实验装置图。
蒸发
㈨ 化学实验中蒸发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注意点
操作要领: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内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容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㈩ 化学实验蒸发用的仪器 (要全的)
酒精灯(加热),蒸发皿(盛放待蒸发的液体),铁架台(固定蒸发皿),玻璃棒(搅拌),火柴(点火),小瓷片(防止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