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十四中凤起校区实验楼大厅里科普器材中有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在大齿轮盘内嵌有三个等大的小齿轮.若齿
A、小齿轮的运动方向和大齿轮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小齿轮也是顺时针匀速转动,故A错误;
B、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小齿轮的每个齿的线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
C、根据v=ωr可知,线速度相等,大齿轮半径(内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时,小齿轮的角速度是大齿轮角速度的3倍,故C正确;
D、根据a=
v2 |
r |
B. 图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示意图,A、B、C分别为大齿轮、小齿轮、后轮边缘上的一点,则在此传动装置中(
A、B和C两点同轴转动,所以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故A错误;
B、A和B两点属于同一传内动链两点,故线速度相等容,故B正确;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
v2 |
r |
C. 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中,主动轮的齿数z1=24,从动轮的齿数z2=8,若已知从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时
齿轮不打滑,说明边缘点线速度相等,从动轮顺时针转动,故主动轮逆专时针转动;
主动轮的齿属数z1=24,从动轮的齿数z2=8,故大轮与小轮的半径之比为R:r=3:1;
根据v=rω,有:
ω′ |
ω |
r |
R |
1 |
3 |
1 |
3 |
2π |
ω′ |
6π |
ω |
D. 某齿轮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轮1为主动轮,则轮2的齿面接触应力按 变化。 (分数:2分; 难度:易) A、对称
这个应该是脉动循环变化。
E. 如图齿轮传动装置,其有关参数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齿轮2的螺旋角与斜齿轮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齿轮2的螺旋角斜线,从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齿轮的权螺旋角为15.74054853° 。
齿轮1、2采用正传动(总变位系数+1.6957),啮合角25.25°;
齿轮3、4采用零传动(总变位系数0),啮合角20°。
F. 物理如图所示为齿轮传动示意图,齿轮a与b的齿数之比为2::5
A、大齿轮和小齿轮是同缘传动,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A点和B点的线速度版大小之比为1:权1,故A正确;
B、C、A点和B点的半径之比为1:3,线速度相等,根据v=ωr,角速度之比为3:1,故B错误,C正确;
D、由于AC正确,故D错误;
故选:AC.
G. 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B 轮带动A 轮
若A是主动抄轮,要出现图中下方袭传送带绷紧状态,A轮应带动B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若B是主动轮,要出现图中下方传送带绷紧状态,上方传送带松弛状态,B轮应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选项B正确.
若要出现图中上方传送带绷紧状态,下方传送带松弛状态,可以是C作为主动轮带动D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是D作为主动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故D选项也正确.
故选:BD.
H.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在汉代古墓中,有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壁画,画中一辆
M的半径R1大,N的半径R2小。绳子各处的线速度相等。设M的转速为n1,N的转速为n2.
则有2πR1*n1=2πR2*n2
n2=(R1/R2)*n1
由于R1>>R2,所以版n2>>n1
这种纺车的权优点是人用力使M慢慢转动,则N就可以快速转动,用来纺线。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请及时采纳。有问题另行提问。《中学生数理化》团队会随时帮助你。祝你成功。
I. 如图所示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忽略齿轮啮合部分的厚度,甲、乙两个轮子的半径之比为1:3,则在传动的过程
C、齿轮传动,边缘线速度相等,故C错误; A、根据v=rω,线速度相等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回比,半径之比为1:答3,故角速度之比为3:1,故A正确; B、根据T=
D、根据a=
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