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胡椒提取胡椒碱的实验方法,谢谢。
把胡椒粉放置于纸包中,用溶剂蒸馏法循环,可用酒精为溶剂,五小时左右取出,再蒸干循环溶剂至成糊状,转至坩埚内烧干,放置均匀扎孔的滤纸于坩埚上,直至纸上晶体基本不增加(约一个小时)。
方法步骤几乎和茶叶提取咖啡因一样。
『贰』 胡椒碱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http://wenku..com/view/0d053359be23482fb4da4ce4.html
此文献,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您内认可我容的回答。请【选为满意回答】,谢谢!
>>>>>>>>>>>>>>>>【神机易数】团 队<<<<<<<<<<<<<<<<<<<<<
『叁』 胡椒有哪些特征
(巫金华)
胡椒(Piper nigrum L.)为胡椒科攀缘状木质藤本。我国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有栽培,以海南、广西、云南产量较多,供应全国并有少量出口。以果入药,含胡椒碱、胡椒林碱、胡椒油碱甲、乙、丙等生物碱和挥发油。药理试验,胡椒碱有抗戊四唑惊厥、电惊厥、“听源性发作”的作用和镇静作用;水、醚或酒精提取物有杀绦虫作用。粗提物制成抗痫片,曾试用于各型癫痫。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
一、形态特征
茎长数十米,栽培控制在2.5—3m之间。茎节显著膨大,常生不定根。叶互生,近革质,叶鞘延长,叶片阔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6—16cm,宽4—9cm,叶脉5—7条,稀有9条。穗状花序与叶对生;花杂性,常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蕊2,花药肾形;子房上位,近球形,1室。浆果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红色(图15—43)。
图15—44 胡椒的层状分枝示意图
椒蔓萌芽生长时,同时开花,大量结果时,枝条停止抽出,故需摘除1—3龄的花,不让其结果,使养分集中,促使树冠的增大和增高,以便形成丰产树型。主蔓一般月生长量30—50cm,种植第一年生长慢,第二年通过剪蔓逐渐加快,第三年最快,月生长量可达50—70cm。高温高湿的季节生长快,低温干旱季节生长慢,甚至断顶停止生长。在冬季有低温植椒区还常受寒害脱节,至升温期又萌芽生长。种植三年后封顶,控制不再向上生长,开始形成树型,在适宜季节保留开花(称放花,下同),让其结果。大量结果的枝条因养分消耗而自行断顶,至次年采果后才能萌芽生长,一年只有一次生长期,与放花期一致。而结果少或不结果的枝条,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随时都可萌芽生长。
胡椒主蔓的节部有根带,可长出发达的气根(吸根),起吸附支持藤蔓的作用。胡椒抽蔓时应及时竖立支柱和绑蔓,使根带紧靠支柱而气根发达,吸附牢固,并利于剪蔓繁殖的椒苗发根,使根群发达。由插条繁殖的植株没有真正的主根,由气根和切口生长的根发育成骨干根,从骨干根分生侧根,侧根分生吸收根。根多分布在0—60cm的土层内,以10—40cm土层最多。如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或深翻改土,则分布较深,可达1m以上。
适宜的条件下,胡椒枝条上的混合芽形成花芽(也可形成叶芽)而发育成花穗。一个花穗从出现至小花开始开放约需11—17天,至小花开完约需23—36天。小花授粉后至子房开始膨大约5—10天,至果实成熟约10个月左右。果实在形成30—120天内生长最快。
开花要求的温度是24—27℃,相对湿度70—80%。小花一般在早晨10时以前开放,如温湿度适宜则整天都能开花。低温和干旱影响开花和授粉,使稔实率降低。在子房开始膨大时,如缺乏养分或低温干旱则产生落花落果。
条件适宜,胡椒几乎全年抽穗开花,但主花期海南椒区为3—5月和9—11月,云南椒区为5—7月和10—11月。海南常遇春旱,而秋季雨量充沛、湿度大、温暖凉爽,冬季无低温危害幼果,秋花花穗长、结果多,故一般保留秋花摘除春花。云南秋季虽温湿度适宜,但冬春低温干旱危害幼果,而6—8月多雨、湿度大、温度适宜,且开花结的果至冬春已长大,可减少低温干旱危害,故宜保留夏花,摘除秋花。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胡椒属热带温湿型植物。年平均气温,国外主产区为25—27℃,我国引种和栽培区为19.5—26℃,能正常生长发育。气温20℃时开始生长,24—28℃生长最快,旬均温15℃时基本停止生长。日最低气温<10℃,持续2—3天嫩叶受害;<6℃持续2—3天嫩枝蔓受害,产生断顶;2℃左右发生脱枝落果。但短期霜冻胡椒还能存活,甚至在霜日4—5天的地区,还有获得亩产上百公斤的。如地面温度过高,伴之无荫干旱,会灼伤椒头和贴地叶片,甚至被晒死。
降雨量国外主产区为1900—3000mm,我国植区在750—2400mm之间,以1500—2400mm,分布较均匀为宜。我国主产区海南,月雨量或连续两月降雨总量>1000mm时,引起瘟病流行或水害。云南省保山地区潞江,年雨量755.3mm,旱季进行自流灌溉,生长结果良好,病害少。干旱明显影响生长和开花结果,甚至枯死。
大多数栽培品种,只苗期和定植初期需荫,成龄期需阳光充足,以免枝叶徒长,影响开花结果。胡椒攀柱生长,蔓枝脆弱,怕大风危害,轻则吹破或吹落叶和花果,重则折枝、断蔓、倒柱,伤口易受病菌侵染,落叶利于病菌繁殖,为病害流行创造条件。故宜选静风环境栽培。海南常受台风袭击,应有计划地保留或营造防风林。
特别要求土壤排水良好,过湿或积水易发生水害和瘟病。而土壤缺水又会使幼果皱缩、花序软萎、叶片呈水烫状态,影响生长和结实。土壤pH值以5.5—7为宜。大量结果,要求养分充足。年产2.5kg白胡椒的单株,每年消耗的养分相当于硫酸铵700g、过磷酸钙150g、硫酸钾300g;氮、磷、钾比例大致为6∶1∶5。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品种很多,归纳为两个类型。一是大叶种:叶大而薄,枝粗而脆,生长快,冠幅大,花期集中,花穗长,成果率高,果粒较小而均匀,成熟较早,盛产期单株产量3—6kg,有大小年,经济寿命20—30年,适应性强,易感染胡椒瘟。我国栽培的多属此品种。二是小叶种:经济寿命长达30—40年,种子比较辛辣,抗病性强,其余性状与大叶种相反。
(二)选地整地
选温暖无霜地区,如遇轻霜应防寒。选地势较高、开阔、冷空气易排出的地形,向南坡,坡度20°以下。不选低洼、闭塞、易积滞冷空气之地和紧靠水的过湿地,以及菜园和当风之地,以减少寒害、病害和风害。还应考虑旱季能灌溉和交通利于送柱运肥。要求土层深厚、肥沃、通气保水力强、微酸性的土壤。如土质差、瘠瘦,应深翻改土。
椒园宜3—5亩小面积分散,利于控制病害流行。有大风之地设置防风林。园内规划好走道、粪池及排灌水沟。坡地作梯田,深翻土30—40cm深,充分风化,拣净树根石块,碎土平整,挖穴深60cm,宽80cm,穴土充分曝晒,每穴施有机肥(掺过磷酸钙堆沤充分腐熟)15—30kg,与土混匀,填穴稍高于地面。
(三)繁殖方法
结合整形剪蔓进行插条繁殖。选定植1—3年、无病虫寒害的优良母株,蔓龄4—6个月,粗0.6cm以上,吸根发达,腋芽饱满的健壮主蔓。割蔓前15天去顶修枝,促使组织充实。割取长30—40cm,具5—7个节,上部两节有分枝的插条,浸水半小时,置荫凉处保湿。在苗床上成40—50°角斜插,行株距20—30×10—15cm,土面露二个节,保持80—90%的荫蔽和湿润。约7—10天开始生根,成活后逐步减少荫蔽和淋水。经20—25天培育即可出圃定植。根据育种工作的需要用种子繁殖,采收红熟果实,去皮阴干,忌晒干,存放一个月内及时播种。
(四)定植
插条培育20—25天及时定植,免抽梢长根过长,定植困难。选温凉湿润天气定植。行株距2.5—3×2m,随坡度和肥力而定。苗上端向西,免椒头西晒,成45°—60°角栽植。苗周盖细土,两侧施2—2.5kg腐熟混合肥为辅助基肥。填土高出地面10cm,成锅底形土堆,以便淋水,并盖草遮荫。
(五)田间管理
1.遮荫、除草、松土、培土、覆盖
定植后至椒头被椒叶遮盖前,需用透光竹箩或搭棚遮荫,防椒头日晒。经常除净园中杂草。雨后于树冠周围浅松土10cm深;3—4月和11—12月于树冠外和行间深松土200cm深,树冠周围仍浅松土。每1—2年培土一次。旱季初用净草或绿叶覆盖根周或全园,以保湿、调节地温、提高肥力。
2.施肥
定植后前三年,每年春季每株施有机肥15—30kg,混合过磷酸钙250g。生长季3—11月勤施薄施粪水肥,每隔半月至两个月一次,促进生长,随株龄增加而减少次数;剪蔓前几天加施一次,二、三龄剪蔓时还需加施50—100g硫酸铵,促进抽蔓。冬前停施氮肥,每株施7,5—10kg火烧土或0.5—1kg草木灰,以提高抗寒力。结果植株于采果后及时施攻花肥;花芽萌发期施辅助攻花肥;果实生长初期施攻果肥;果实发育期施养果肥。用有机肥、粪水肥、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钾、草木灰、饼肥和鱼肥等。用量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养分消耗量决定。肥料需充分腐熟、细碎、干净,与土混匀,严格掌握浓度、用量和施肥位置,以避免肥害。发生肥害要及时处理。
3.排灌水
定植后和旱季常灌溉防旱,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如积水产生水害,及时处理。
4.立柱、绑蔓
椒苗抽新蔓时,先插临时小支柱,进行第二、三次剪蔓时,立永久性大支柱。目前生产上一般釆用水泥柱、石柱等,木柱易腐烂损坏,换柱费事;活支柱与苗争养分,现已很少采用。在新蔓长出3—4个节时开始用柔软绳在蔓节下将几条主蔓正直均匀地绑于支柱上,每隔10—15天一次,用作种苗的主蔓需节节绑,使节紧贴支柱。结果植株每年仍需绑蔓1—2次,特别台风季到来前应加固蔓苗。也可将主蔓埋入土中,抑制抽蔓,促进长枝条,作无柱栽培或进行矮柱栽培。
5.摘花、摘叶
摘除1—3龄封顶前开的花和结果植株除放花期外其他季节开的花,加速树型形成和使养分集中。在幼龄期绑蔓时或结果期采果后,适当摘除植株过密的老叶,使通风透气。
6.整形修
剪植后6—8个月株高1.2m时,在离地面20—30cm(3—7个节)处第一次剪蔓,保留第一层或第二层枝序。如果第一层枝序高于40cm时,将下部空节埋入土中(压蔓),使第一层枝序离地20—30cm高。在剪口下2—3个节保留2—3条萌发的健壮新蔓。在前一次剪蔓后新蔓高1m以上时,从前一次剪口上3—4节处进行第二、三、四次剪蔓,每次都在剪口下选留新蔓4—6条。第五次在新蔓的第二层枝序上剪蔓,同样保留4—6条主蔓。几条主蔓超过支柱20—30cm时向柱顶中心靠拢,在按顺序交叉处绑好,离交叉点2—3个节处去顶,称为封顶。植株上部继续生长,形成圆柱形树型。如果不要种苗,釆用多次去顶整形法,即在第一、二次剪蔓后,每当新蔓长高40—50cm时,就从前一次剪口上3—4节处去顶,连续5—6次,至封顶为止,可提早半年结果。及时切除幼树期萌生的多余的芽和蔓和结果植株树冠内萌发的徒长枝以及柱顶荫生的新蔓。第二次剪蔓后剪去种苗带来的“送嫁枝”;最后一次剪蔓前逐步剪去植株20—30cm以下的老枝,以利椒头通风。
(六)病虫害及其防治
1.胡椒疫病
(Phytophthora palmivora var.piperis Muller.)
又名胡椒瘟,先侵染主蔓基部,蔓延至全株各个部位,木质部迅速腐烂,植株突然凋萎死亡,根系大部分尚好。由带菌的土壤、病株残体或野生寄主为侵染源。借风雨传播,雨季后期(9—11月)发生,降雨(特别是台风后连续降雨)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预防为主。保证椒园不积水和椒头通风透气;搞好田间卫生;雨天不进园操作,流行期进出口药剂消毒,减少人为传播;松土曝晒土壤,消灭表土病菌;防风和小心操作减少伤口侵染;选用无病种苗和抗病品种,新区注意检疫;椒园设置面积不宜太集中,以3—5亩为好;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力;病前药剂消毒土壤和植株喷药预防;及时烧毁病株,药剂处理病区,喷药保护健株,认真隔离病区。较有效的药剂有:波尔多液、1%敌菌丹等。
2.细菌性叶地病(Pseudomonas sp.)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全株,致病性很强。病斑初显多角形水渍状,扩展后中间褐色,边缘变黄,遇露水溢出细菌浓液,致使病叶花果脱落,病枝脱节,病蔓干枯,甚至树冠缩小,只剩几条秃蔓,丧失生产能力。全年可发生,主要流行于台风季节,台风雨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天气凉爽、高湿有利病害流行。农业防治措施同胡椒疫病;及早发现,消灭中心病株,尽快将病部及其周围叶片摘除,或用1%硫酸铜液喷病部叶,喷1∶2∶100波尔多液保护健叶,连续喷药几次。
3.花叶病
由病毒引起,症状有两种类型,一是叶变小、卷曲,主蔓萎缩,节间变短,植株矮小畸形,花穗多而变短,结实很少。另一种是植株基本生长正常,仅叶部表现花叶。多在管理不好,受肥害、水害、虫害的植株或在高温干旱期割蔓时发生。防治方法:不用病苗;新区加强检疫;加强管理,合理施肥、灌溉、排水,增强植株生势,提高抗病力;注意防治害虫,病健株操作工具分开,以免接触传染;高温干旱期不割苗,割苗后施足水肥,促蔓生长;发现病株拔除烧毁补植;选无病株留种。
4.其它尚有为害叶的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ecator Mass.)、为害枝叶的线疫病(Corticium salmonicolor Berk,et Br.)、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marioni)等。
5.虫害有介壳虫类、蚜虫、盲蝽、网蝽、刺蛾、金龟子、蚂蚁、粉虱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一般植后2—3年封顶放花,3—4年收获。放秋花5—7月采收,放:夏花4—5月采收。当果穗果实变黄,并有3—5粒变红,即可采收。一般整个收获期分批采5—6次,每隔7—10天一次。末次包括不成熟果实全釆,以免影响下次开花结果。
(二)加工
成熟或未成熟果穗在晒场上晒3—4天,果皮皱缩时,用木棒打落果粒,除去果梗,充分晒干,便成商品黑胡椒。用竹箩或麻袋装置流水中浸7—8天,至果皮果肉腐烂,在竹箩或池中踩踏,用水反复冲洗,除去果皮、果梗等杂物洗净,在晒场上晒3—4天至完全干燥,即为商品白胡椒。在流动水中浸泡,晒干后洁白,在静水中浸泡则带黑色,商品质量降低。也可人工加热干燥。100kg鲜果可加工得25—30kg白胡椒,1kg白胡,椒含1.9万—2.4万粒。
『肆』 胡椒碱的简介
【中文名】胡椒碱(Piperine)
【产品名称】 胡椒碱
【英文名称】 Piperine
英文别名:1-Piperylpiperidine; 5-(1,3-benzodioxol-5-yl)-1-(piperidin-1-yl)penta-2,4-dien-1-one; (2E,4E)-5-(1,3-benzodioxol-5-yl)-1-(piperidin-1-yl)penta-2,4-dien-1-one; (2E,4Z)-5-(1,3-benzodioxol-5-yl)-1-(piperidin-1-yl)penta-2,4-dien-1-one
【化学名称】 (E,E)-1-[5-(1,3-Benzodioxol-5-yl)-1-oxo-2,4-pentadienyl]-piperidine;(E,E)-1-[5-(1,3-苯并二氧戊环-5-基)-1-氧代-2,4-戊二烯基]-哌啶
【分 子 式】 C17H19NO3
【分 子 量】 285.34
【C A S 号】 94-62-2
【来 源】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 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规 格】 50% 98% 99%
【物理性质】 为白色晶体粉末。熔点130~133℃。溶于乙酸、苯、乙醇 和氯仿,微溶于乙醚。
『伍』 从黑胡椒中提取胡椒碱除了用乙醇萃取还有什么办法
微波提取胡椒来碱,运用微波法对自胡椒中胡椒碱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对胡椒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及微波功率对胡椒碱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55℃、料液比为80:50、乙醇体积分数为80%及微波功率为500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胡椒碱的效果最佳,胡椒碱收率可达4.12%.
『陆』 从黑胡椒中提取胡椒碱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
为防止杂质与胡椒碱一起析出,把稀氢氧化钾醇溶液加到浓缩的萃取液中,是酸性物质成钾盐留在溶液中。
『柒』 胡椒碱的胡椒碱的来源
历史上的胡椒原产于印度西南部的热带雨林中,唐代的时候传入中国,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都有种植。胡椒入药的历史在《唐新修本草》中就有记载,胡椒“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那个时候还没有癫痫的病名,而是将癫痫的症状归为痰症。可见,我国唐代的药物学家已经发现了胡椒治疗癫痫的效果。
现代医学中胡椒治疗癫痫的历史,来自一些真实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战略封锁,橡胶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也列入了限制出口的范围。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橡胶工业,国家开始在气候环境适宜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种橡胶。
1968年2月,第一批朝气蓬勃的北京知青来到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叫大勐龙的中缅边境小镇,开始了橡胶园的建设。
在边寨快乐的生活中,来自北京的知青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的许多百姓家门口,都挂着一个扎满小孔的白萝卜。据当地的村民介绍,每当镇上有人得了“羊角风”,镇里就会推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白萝卜上扎49个小洞,每个洞里放一枚白胡椒,在屋檐下风干后,煮水饮用,就可以控制癫痫病的发作。
当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越过千山万水传到首都后,引起了北京医科大学专家们的高度关注,科学家的敏感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天性,使他们迅速的组织起来,进行了详细的药理分析,发现具有抗惊厥作用的是白胡椒,而不是白萝卜。于是,通过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试验药厂,也就是现在的北大药业,研制出胡椒碱类的新型国产植物类疗抗癫痫药——“伊来西胺片”(抗痫灵),并在北京的部分医院开始了临床观察。
结果表明,抗痫灵的有效率达到95.6%,综合显效率为83.3%。同时选择了一定比例的儿童进行了临床观察,成为国际首位以儿童为对象进行临床观察的抗癫痫药品,充分证明了该产品的低毒性和安全性。
随后,以北京人民医院周正新教授,北大医院王丽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针对”抗痫灵”的药理、病理、毒理,临床等情况,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内第一届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并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精神病与中风研究所(NINDS)的系统研究,成为我国又一项获得国际认可的科技成果。
在临床使用上,先后有5万余例患者使用抗痫灵控制了癫痫发作,其中包括4位丹麦人、7位美国人、23位新加坡人和86位台湾人。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胡椒碱的原料供应困难、生产生本昂贵等原因,抗痫灵这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抗癫痫药品中途停产。这也成为已经过世的周正新教授的心中遗憾,也是早期众多研究人员萦绕在心中的一份牵挂。至今,仍有许多服用过“治痫灵”的患者,通过电话或写信向我们求购。
2009年,周正新教授的夫人、也是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张津萼与其他五位曾经参与该产品研究的老教授,给北京市教委、国家卫生部写信,表达了他们对国产抗癫痫药品—-“抗痫灵”重新上市的期盼。
卫生部王国强副部长、北京市丁向阳副市长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抗癫痫协会李世绰会长直接组织国内专家,进行了多次研讨,这一倾注研究人员几十年心血的抗癫痫科技成果,终于重新开始了生产。
现在,“抗痫灵”已经更名为“伊来西胺”片。做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植物类,胡椒碱抗癫痫新药,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走向前台。
我国有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宝库,这是我们开发高效、低毒、安全抗癫痫药品所具备的巨大优势。现在,更加全面的临床研究已经展开,同时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到“胡椒碱抗癫痫”的系列研究中。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够成为与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媲美、成为我国在全球医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捌』 有谁知道胡椒粉掺假的检测方法
楼主你好: ①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比色,效果较为理想。 ②胡椒碱是胡椒粉中主要指标,如胡椒碱含量很低,则为伪品。
胡椒粉掺假检测
(一)胡椒碱半定量法
1.试剂
①无水乙醇。
②浓Cl。
2.标准管制备
取0.5g胡椒粉纯品,加无水乙醇10mL,振摇10min,过滤,取滤液(mL)0.0、0.1、0.2、O.3、0.4、0.5,分别于比色管中,各加无水乙醇至2mL、浓Cl 0.1mL,混匀。制成标准系列管供样液管比较。
3.检测步骤
取O.5g样品于试管中,加lOmL无水乙醇,振摇10min,过滤,取0.5ml滤液于比色管中,加无水乙醇至2l,混匀,加浓Cl,混匀,与标准管比较半定量(黄色低于0.4ml标准管为掺假,如黄色低于O.1mL标准管为假品)。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2.试剂
①无水乙醇。
②活性炭。
③胡椒碱标准贮存液(0.1g·mL)(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详细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
④胡椒碱标准应用液(10vg·mL)(无水乙醇稀释定容)。
3.标准曲线制备
分别取胡椒碱标准应用液(10g·ml)0.0 ml、O.2 ml、O.4 mL、0.6 mL、0.8 mL、1.OmL,于10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后比色,记录各管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检测步骤
取1g样品于烧杯中,加1g活性炭、10ml无水乙醇,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后,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洗烧杯及残渣,滤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取定容液5mL于lOml比色管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混匀,用1cm比色皿,空白管调零,于波长342nm处测吸光度(同时做空白试验)。根据样液的吸光度及标准曲线即可得样品中胡椒碱含量。
5.计算
6.说明
①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比色,效果较为理想。
②胡椒碱是胡椒粉中主要指标,如胡椒碱含量很低,则为伪品
『玖』 关于胡椒碱的问题
胡椒碱
piperine
一种生物碱,分子式C17H19NO3。存在于多种胡椒属植物果实中,为其辛辣味成版分之一,但胡椒的辛权辣味主要来自它的异构体佳味碱。在商品黑胡椒和白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为5%~9%,有时高达11%。无色单斜棱柱状晶体。熔点130~133℃。溶于乙酸、苯、乙醇 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入口最初无味,后有辛辣味。能与强酸生成结晶的盐。胡椒碱是一种广谱抗惊厥药,对小鼠实验性电惊厥有良好的对抗作用,对戊四氮、印防己毒素、士的宁,以及脑室内注射筒箭毒碱、谷氨酸等引起的惊厥发作和听源性发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某些类型的癫痫病也有疗效。胡椒碱对蝇类的毒性比除虫菊高。
『拾』 从胡椒中提取胡椒碱,0.95的乙醇作用是什么
在这里乙醇就相当于萃取剂,用来溶解胡椒中的有机物质,把胡椒碱从胡椒中分离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