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
(1)分析步骤可抄知,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二氧化碳浓度).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3)由题意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若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圆叶片上浮的时间缩短,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下移动.
(4)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肉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导致水平下降.
故答案为:
(1)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2)逐渐增强
(3)下
(4)失水
Ⅱ 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1、在两个玻璃缸内各放一个较大的培养皿,一个培养皿放氢氧化钠的溶液,另一个培养皿放清水。在两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同样大小的盛的水一样多的小烧杯,每个烧杯内放入同样大小的带叶天竺葵枝条,在玻璃板上涂上凡士林,然后用玻璃板将玻璃缸口密封。将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一天进行暗处理,然后再一起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用碘液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放清水的装置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另一个装置里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为了确保气体不能进出实验装置,可以将培养皿改为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将广口瓶倒置在玻璃槽内。瓶内罩有插着天竺葵枝叶的小烧杯。然后向一个玻璃槽内缓缓注入25%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以液面没过广口瓶瓶口为止。如果没有玻璃槽,可以用罐头玻璃瓶。瓶内盛2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放入天竺葵枝叶和清水的小烧杯,然后将另一个瓶子倒扣在上述的瓶口上。瓶子的接口处要用多层胶布封严或将瓶口抹上凡士林,然后再盖上一块毛玻璃。
为了使对照实验的光合作用进行得旺盛,可以用碳酸氢钾溶液代替清水倒入玻璃槽内(同样要注意不能与小烧杯内的清水相混)。这是因为碳酸氢钾溶液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能增加广口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2、取0.1%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溶液。把它装在一个小杯中,用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吹进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BTB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在A、B两个试管中放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分别加入等量的黄绿色BTB溶液并加塞。BTB溶液在阳光下不会变色。然后将A试管放在阳光下,将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过一段时间发现A试管内的溶液变成了蓝色,B试管中溶液仍为黄绿色。则证明A试管中溶液里的二氧化碳被金鱼藻进行的光合作用所吸收,所以变成了蓝色。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Ⅲ 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装置
(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丙装置是验证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实验丁装置插的是温度计,以释放的热量导致温度计的度数发生变化,说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A瓶装的是已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所以A瓶的温度计度数上升;B瓶装的是已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所以B瓶的温度计度数不变.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放进A瓶,发现它会熄灭,说明A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
(4)能量;熄灭;萌发的种子.
Ⅳ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
(1)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植回物的答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促进光合作用; (3)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于; (4)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所以本题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5)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 |
Ⅳ 如图所示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
(1)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让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5)阳光(光照) |
Ⅵ 如图显示一套光合作用实验装置(1)这实验目的是什么______(2)氢氧化钾的功能是什么______(3)设
(1)二氧化碳设计成变量,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2)KOH极易吸收CO2与CO?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专下所示:属2KOH+CO?=K?CO?+H?O;K?CO?+CO?+H2O=2KHCO?.
(3)A中清水不吸收CO2.B组KOH吸收CO?,与甲组形成对照试验.
(4)植物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利于准确判断缺乏CO2的叶能否产生淀粉.
(5)实验现象为两片叶都含有淀粉,表明变量对实验不起作用,光合作用不需要CO2.
(6)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把这株幼嫩的植物的叶全部摘去后,光合作用的速度会降低,但是其他植物绿色部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例如幼嫩的茎,所以光合作用不会降到0,故选:B.
故答案为:
(1)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2)吸收CO2
(3)作为对照实验
(4)有利于准确判断缺乏CO2的叶能否产生淀粉.
(5)光合作用不需要CO2
(6)(B)
Ⅶ 如图所示,是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入一些金鱼藻,并通人一定
(1)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专
(2)产属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本实验中是用排水法收集到这种气体的.
(3)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
(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排水;
(3)光
Ⅷ 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植物进行光和作用是需要CO2的,通入CO2是看它的体积减少了多少,从而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
Ⅸ 图中,哪一项是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A。
C是呼吸作用好不好?
其他两个什么都不是。
Ⅹ 光合作用实验历程
)①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射版
②将摘下的叶片权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③应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装置需在玻璃罩内放一小杯NaOH溶液,其他与实验组的装置及处理方式相同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