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接触后,在试管
如果液体是水,固体来是氢氧化自钠,接触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而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冒出;如果液体是硫酸固体是锌,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1)水与氢氧化钠稀硫酸与锌 |
⑵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
(1)A气球膨胀,B气球不膨胀,说明瓶中压强增大,若是药品混合产生气版体,则会使压强增大,例如碳酸钙权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气球不膨胀,B气球膨胀,说明瓶内压强变小,可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填: CaCO 3 | 稀HCl | |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 CO 2 | NaOH溶液 | | 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 (2)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使用的是盐酸,若变质,则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的压强增大,A气球膨胀,B气球不变;若是没变质,则没有明显变化,故填: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稀HCl | 无明显变化 | NaOH+HCl=NaCl+H 2 O |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气球膨胀,B气球不膨胀 |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 |
⑶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25℃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
(1)组别1中,光照强度为0,此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于小室中CO2缓冲液能够保持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因此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引起该组液滴左移.
(2)组别3的光照强度为4000lx,组别4的光照强度为6000lx,因此与组别4相比,限制组别3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表中光照为10000lx和12000lx时,液滴移动的距离相等,表明此时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主要环境因素,此时限制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
(3)表中右移的值表示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量,因此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右移的值+左移的2.2.则光照强度为8000lx时,植物真光合速率=5.9+2.2=8.1mL/h,因此植物光合作用2小时产生氧气16.2mL.若光照强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这将抑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发生,因此此时叶绿体内C3的相对含量将升高,用于暗反应的ATP来自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因此在6000lx光照条件下,将实验装置的温度提升至30℃,由于氧气净生成量减少,导致液滴右移明显减慢.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导致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
(2)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3)16.2 升高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
⑷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1)打开分液漏斗,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使用复分液漏斗时应制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打开分液漏斗,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瓶塞未打开;
(2)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能生成氧气,使气球胀大,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⑸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
⑹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Ⅰ、探究大气污染物SO2的性质(1)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能否用
(1)装置图分析可知,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可以不需要加热或节约能源或药品,用分液漏斗加入硫酸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易于控制反应进行,符合绿色环保的目的,故答案为:能; (2)依据装置图可知,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C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检验二氧化硫漂白性可以通过品红试液,品红褪色是二氧化硫气体的特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硫酸和碘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 SO2+I2+2H2O═SO42-+2I-+4H+;SO2+2H2S=3S↓+2H2O; (3)检验滤渣洗涤干净与否,实际是检验滤渣表面是否还有溶质粒子,由于固体用盐酸溶解,所以中滤渣表面可能会有氯离子,可用硝酸银来检验.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洗涤干净; (4)根据用盐酸溶解后滤液变蓝,证明固体中含氧化铜,固体A为铜的硫化物,B为Cu2O. 若B全为Cu2S,2Cu2S+3O2 高温 | .
⑺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
甲: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专,导致B气球膨胀,A气球无属明显变化.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乙:A气球膨胀,B气球无明显现象,说明锥形瓶中的压强增大.锥形瓶中的物质是二氧化锰,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⑻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1)利用Ⅰ、Ⅱ装置
(1)①根据I装置知,反应物反应时不需加热,所以D排除;根据Ⅱ装置知,反应生成的版气体密度小于权空气的密度,所以排除B,符合条件的是AC. 故选AC.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来收集二氧化氮气体. 故答案为:将Ⅱ装置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2)①氯气能和溴化物置换出溴单质Cl2+2Br-=2Cl-+Br2,从而确定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的 故答案为:Cl2+2Br-=2Cl-+Br2. ②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aC2+2H2O→Ca(OH)2+C2H2↑;溴或酸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乙炔,所以乙炔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溴水褪色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因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故答案为: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球形管中.由于球形管容积较大,导致试管中液面明显下降,使球形管口脱离液面,球形管中的液体又流回试管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⑼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
A、若抄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什么代表开
发布:2025-10-13 11:01:25
浏览:5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