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要参加单片机设计大赛,但不知道做什么东西,请高手指点我应该做些什么东西,要求有创新性的。
做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适合小范围的比赛,难度适中。比较好
呵呵
2.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专业课
1相关资料显示: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等内专业的专业课,其具有很容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难度较大。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面向二、三年级学生开设。该课程是在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规律和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各种电力拖动系统调速控制问题。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2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主要教学内容以反馈控制理论为核心,研究控制系统建模方法、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调节过程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
3教学的主要内容为: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率特性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05)0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性质: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是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单元操作设计任务的初步训练。 目的、任务: (1)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融会贯的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强化化工原理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化工工程设计的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4)使学生熟悉查阅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有关的设计手册、规范、标准、图册等设计技术资料;进一步掌握识图、制图、运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完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工艺设计方面所必备的设计能力的基本训练。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 1. 课程设计课题目的选择 本课程的设计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板式精馏塔、板式吸收塔、填料精馏塔、填料吸收塔或其它典型化工设备的设计,学生可从中选择一种化工设备进行设计。 2.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2.1内容 A.列管式换热器(或其它换热器)的设计 ①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a. 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b. 计算传热平均温差 c. 计算总传热系数 d. 计算总传热面积 ②方案选择及原理 e. 列管式换热器型式的选择:主要依据换热系数及流过管壳程流体的温差来确定。 f. 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主要从传热系数、设备结构、清洗方便来确定。 g. 流体流速的选择:由设备费和操作费的总和决定,即由经济衡算确定,同时流速的选择还应使管长和管程适当。 h. 流体流动管程的选择:主要从操作费用、设备费用综合考虑。 i. 流体的出口温度:主要依据操作费用及设备参数来确定。 j. 管程数与壳程数的确定:管内流体流量较小时,管内流速较低,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为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数,但程数过多,流体流动阻力增大且平均温差下降,故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来确定程数。 B. 板式塔的设计:筛板塔、浮阀塔或其它塔(精馏或吸收) ①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a. 塔径 b.理论塔板数 c.实际塔板数 d.塔高、塔板的设计,溢流装置与流体流型、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②方案选择及原理 a. 装置流程的确定:要较全面、合理地兼顾设备费用、操作费用、操作控制方便及安全因素。 b. 操作压强的选择:根据冷凝温度决定。 c. 进料状态的选择:原则上,在供热量一定的情况下,热量应尽可能由塔底进入,使产生的气相回流在全塔发挥作用,即宜冷进料。但为使塔的操作稳定,免受季节气温影响,提馏段采用相同塔径以便于制造,则常采用饱和液体(泡点)进料,但需增设原料预热器。若工艺要求减少塔釜加热量避免釜温过高,料液产生结焦或聚合,则应采用气态进料。 d. 加热方式的选择:大多采用间接蒸汽加热,设置再沸器;当塔釜残留液的主要成分为水分时,可以用直接水蒸气加热,此时可省掉加热设备,但需要增加提馏段的塔扳数。 e. 回流比的选择:力求使总费用最低,一般经验值为R=(1.1~1.2)Rmin,对特殊物系与场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回流比。 C. 填料塔的设计(精馏或吸收)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a. 合理选择填料种类、规格、材质; b. 塔径、填料层高度; c. 填料层压降计算; d. 填料塔内件选择,液体分布器设计,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2.2设计成果 (1)完成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1份,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2)完成主要设备设计(包括外形图和剖面图各1张,零部件图1-2张)。 2.3设计成果要求 a. 按要求认真、仔细、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书面整洁,结构力求合理、完整; b. 设计合理、实用、经济、工艺性好,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问题, c. 查阅、计算、处理数据准确; d. 所绘图纸要求表达清晰、图面整洁,符合制图标准; 3.教学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一周。 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有关任务, 学生也可以自己立题(相同题目少于5人),提出有关要求,讲解与设计有关的主要内容(2学时);熟悉设计内容并查询有关资料(1天);从事课程设计具体工作(2天);绘制课程设计图纸(1天);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进度: 3.1准备阶段 1)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计算和绘图工具、图纸及报告纸等; 2)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数据和工艺条件,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 3)设计前应认真复习有关教科书、熟悉有关资料和设计步骤; 4)应结合现场参观,熟悉典型设备的结构,比较其优缺点。 3.2设计阶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要是对单元操作中主要设备进行工艺设计。根据单元操作中的工艺条件(压力、温度、介质特性、物料量等)及原始数据,查取有关数据,进行物料衡算;围绕着设备内、外附件的工艺尺寸进行选型、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校核。这一步往往通过“边算、边选、边改”的做法来进行。 3.3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其内容大致包括: 1) 封面: 包括课程设计题目、系别、班级、学生姓名、设计时间等。 2) 目录 3) 设计任务 4)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分析和和拟定, 工艺流程简图与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5)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 6) 按设计任务顺序说明(有关参数计算、物料衡算,主要设备各部分工艺尺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设计结果校核) 7) 设计结果汇总表 8) 对本设计的评述 本部分主要介绍设计者对本设计的评价及设计者的学习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3.4制图 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一定比例,按要求进行制图。 3.5课程设计答辩 课程设计的图样及说明书全部完成后,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得到认可后,方能参加答辩。 4.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成绩要根据图样、说明书和答辩所反映的设计质量和能力,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综合加以评定。 总体表现:态度认真,积极思考,独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 20% 设计说明书: 40% 其中 书写工整,结构合理、完整 10% 设计方案正确,思路清晰 10% 设计计算正确,条理清楚 20% 设计图图纸正确、清晰、整洁 25% 答辩 15% 教学建议: 希望能将课程设计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使该课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参考资料: [1] 郑帜等.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8) [2] 时钧等.化学工程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2) [3]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 责 任 表 执笔人 邹丽霞 专业负责人 熊国宣 院长 罗明标 参加 讨论 人员 黄国林、熊国宣、刘峙嵘、许文苑、黄海清、陈中胜、孟利娜、梁喜珍,杨婥 日期 2005年1月10日
4. 园艺设施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有!如题 谢谢了
园艺设施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说明 《园艺设施》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一村一名大学生种植专业课程开放的学习者开设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8学时,复习课2学时,全课程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园艺设施学发展现状、温室大棚基地选择与规划、温室大棚结构优化设计、温室大棚内部环境调控、温室大棚建造材料、无土栽培装置等章节,是种植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本课程对合理利用与设计温室大棚结构与配套设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教材情况 1、文字教材《园艺设施》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主编邹志荣教授。文字教材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内容。 2、录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习题课、复习课在内。由邹志荣教授主讲,每课内容安排如下: 讲次 章节(录像标题) 内容 1-1 绪论(25分钟) 园艺设施的发展,园艺设施生产的现状与展望,园艺设施生产技术变革。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媒体配合。 1-2 场地选择与布局(25) 场地选择、设施园艺用地配制、建设规模等。 2 结构构筑物、构筑物的基本理论与计算(50分钟) 温室类型与结构,各部件名称及作用温室建造主要步骤。荷载、梁、柱、拱的计算 3-1 采暖装置 通风设备 (50分钟) 降温设备 采暖装置种类及性能、采暖计算与配置。 3-2 通风设备种类与方式、配置。 3 降温设备种类与方式、配置 4 灌水设备、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50分钟) 灌水方式、设备、喷灌设备、多孔塑料软管灌水设备。二氧化碳施肥设备与方法、测试。 5 温室配电(50分钟) 配电设备、配电方式与计算。 6 光源和自动控制(25分钟) 光源选择与配置、自动控制设备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7-1 材料(25分钟) 骨架材料、覆盖材料、基本性能。 7-2 无土栽培装置(25分 浮板水培、NET水培装置、固体基质型营养液栽培装置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装置。 8-1 地域能源利用(25分) 太阳能利用技术、地下水的利用技术木质系能源的利用技术其它能源的利用技术。 8-2 园艺设施现场介绍(25分钟) 3、根据教学进度、安排6次教学重点提示、习题解析、综合练习和公布答案,同时,网上可通过BBS、电子邮件解答问题: 次数 内容 1 第一章 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变革 2 第二章 温室和大棚的建造计划 3 第三章 温室和大棚的结构设计 4 第四章 园艺设施环境调控 5 第五章 建筑和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选用 6 第六章 无土栽培装置及利用 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文字教材 录像教材 网上辅导 第1周 第一章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变革 第一章 1-1 1 第2~3周 第二章温室和大棚的建造计划 第二章 1-2 2 第4~5周 第三章 温室和大棚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 2 2 第6周 第四章 第一节采暖装置与计算 第四章 3 第7周 第四章 第二节通风设备 第四章 3 第8周 第四章 第三节降温设备 第四章 3 第9周 第四章章第四节灌水设备 第四章 4 第10周 第四章 第五节二氧化碳气体使用方式与设备 第四章 4 第11周 第四章第六节温室配电 第四章 5 第12周 第四章 第七节人工光源设备 第四章 6 第13周 第四章第八节现代园艺设施环境自动控制 第四章 6 4 第14周 第五章建筑和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选用 第五章 7—1 5 第15~16周 第六章无土栽培装置及利用 第六章 7-2,8 6 四、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体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时间安排 文字教材 系统介绍全部内容 系统传授知识 共16周,自学为主 录像教材 重点讲解现场,参观讲授 重点讲解 根据教学进度收看 网上辅导(电大在线) 教学大纲,辅导答题 教学过程辅导。重点揭示,习题解析,公布各案 按章更新内容 五、对教师和学习者建议 1、园艺设施内容多,覆盖面广,需要记忆与理解概念较多,还要结合实际具体的分析的解决一些问题,教学要求比较高。但考试题绝不会超出教学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学员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记住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解基本的原理,掌握基本公式遇到问题时会用这些原理去分析、去解决,考试起来就不会有问题。 2、请学员特别注意有关设计思路与方法,该记忆的内容就要记住,来不得半点含糊,还要会说明、分析和概括所要求的问题。最好是带着问题去看书,边看书边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一些必要的笔记,重点的东西一定要有标记,这样便于完成每章后的练习和计分作业,也便于最后的总复习。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础,要充分的自主学习,有问题时再看录像、网上辅导或与教师联系寻求帮助。 3、学习和辅导本课程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用学到的理论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4、平时作业非常重要,阅读文字教材,是不是读懂了,要通过做每章后的思考题和做作业----检查、自测。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实践性教学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占学期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通过平时作业及时复习课程内容,及时发现问题,期末通过考试就比较有把握。而且平时作业完成没达到50%,期末不允许参加考试。 5、面授辅导课:一般不赞成再组织系统面授。应组织以答疑及分析平时作业中典型错误为主要内容的辅导课,每周以1~2学时为宜。 六、主讲及主持教师联系方法。 主讲教师:邹志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029-7092993 主持教师:张爱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医部 电话:(010)66490526 Email:[email protected]
5. FANUC数控铣床故障维修实验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产品名称:JP-SKX—01F数控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台产品说明 产品介绍:(如图)我公司开发的SKX-01F数控铣床操作与电气培训实验台是根据教育部“振兴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要求,按照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训要求研发的产品。它适合高职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机电技术与应用、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等专业的教学与技能实训,以CNC编程学习、数控系统检测与维修为出发点而专门设计。该装置采用开放式结构、模块化组合设计,学生可在该实训台上进行数控铣床的电器接线、调试使学生的编程、检测等技能得到较快提高,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CNC编程实时加工、铣床电器安装及调试、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零件编程及加工、等多项实验内容,操作贴近于工业数控铣床。
系统主要由主电路部分、主电路控制部分、数控输入输出部分、驱动单元、故障设置与故障排出区、电机及演示台七大部分组成。可以进行独立的实验,也可以联合进行实验,充分的体现出设计的灵活性,特别是它的连接是采用了快插式的连接线,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由于采用了台阶插孔,可以方便的进行端口查询,方便故障检测。另外,本实验台可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一、 功能特点简介:
1、 多功能:该装置综合了数控铣床系统控制原理、电气设计方法、铣床电气安装与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零件程序编制及加工等多项功能聚为一体,使得一机多功能;
2、 开放性:该实验台设计理念是所有功能对外开放,因此该实验台的所有电气控制端口、数控铣床的机械设计等全部对外开放,使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来,从电气设计、程序设计、外部故障诊断分析、CNC程序编写、加工程序调试等多方面都必需有学生完成,从而达到很好的实训效果;
3、 模块化:该实验台全部采用模块化思想来设计,该实验台主要包含了主控电路实训模块、主轴变频调速模块、步进/伺服控制模块、数控系统模块、数控仿真加工模块、数控实训加工模块等多个模块组合,使得教学更加灵活;
4、 专业性:该数控实验台结合了全国高等院校、技术职业院校等数控教学大纲、实验室数控教学需求而专业设计,并结合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CAD/CAM技术,配套了市场上流行的数控仿真加工软件,实现数控教学上位机监控、编程以及网络化等功能。因此,在该实验台上可进行课堂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甚至毕业设计;
5、 趣味性:由于该实验台配置了数控仿者加工软件,学生可在上位机上进行CNC加工程序编程,软件并能进行仿真加工,来验证CNC程序的正确性,并可直接传送到CNC数控系统,进行实际加工生产。比以往的CNC编程更具有趣味性,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主要实训模块简介:
1、 数控铣床操作系统:FANUC 0i mate MD
2、 电气控制与故障检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强电主回路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故障设置与故障排除区组成。经过精心的设计,将书本知识与工业机床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达到工业生产现场实习的效果。模块化的设计,直观地展示了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和电气连接方法,开放式的结构,它把电气原理和数控加工部分巧妙地集成一体方便有效的对数控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同时,我们还设有故障设置及故障排除区,通过优质拨档开关设置多种故障,可作为学生教学考核实验。
3、 输入输出信号控制单元
输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将来自于数控系统I\O接口进行解剖,将典型机床数控系统的I\O接口分解为多个模块,将教与学巧妙的结合为一体。开放式的I\O接口既方便诊断与维修又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
4、 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Βi系列是一种可靠性强、性价比卓越的伺服系统。该系列用于机床的进给轴和主轴,具有充足的性能和功能。通过最新的控制即伺服HRV控制和主轴HRV控制,实现高速、高精度和高效率控制。
<> 平滑的进给和机身设计紧凑的伺服电机
<> 高分辨率的脉冲编码器(128,000 /rev)
<> 机身设计紧凑,基本性能卓越的主轴电机
<> 实现伺服3轴+主轴1轴一体化设计的伺服放大器
<> 最新的伺服、主轴控制和伺服调试工具SERVO GUIDE
三、 故障设置诊断与维修实验;
1. 主轴控制及编码器故障设置实验:8个;
2. X/Y/Z轴伺服电机故障设置:2个;
3. 润滑、冷却故障设置实验:10个;
4. 限位、定位等故障设置:9个;
5. 手轮控制故障设置实验:3个等多个故障设置点。
四、 主要实验项目:
1. 低压电气元件的原理、性能及接线;
2. 主轴变频器的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
3. 数控机床报警识别、故障诊断及维修;
4. 冷却控制实验;
5. PLC指令、编程、接线及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6. 数控铣床系统操作编程实验;
7. 伺服系统的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
8. 伺服驱动的控制与故障诊断实验;
9. 变频系统的控制与故障诊断实验;
10. 数控铣床电气控制设计与分析实验;
11. 数控系统输入输出接口配置及模拟运行实验;
12. 反向间隙、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功能应用
13. 霍尔元件、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14. 各种零部件加工编程实验。
五、 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1、 系统工作电源:380VAC±10%/50HZ;
2、 系统控制电压:24VDC;
3、 工作环境:≤95%(无冷凝水)0~40℃;
4、 电气实训台尺寸:2000X680X1700mm(长、宽、高)
5、 整机重量:约120Kg。
6、 可用于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预留刀库配置
SKX—01F数控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台详细配置清单
项目 名称 数量 型号 厂家/产地
数控检测培训台
实验台 电气操作台 1台 昆山巨林
数控系统相关配件
CNC数控控制系统 数控系统 1台 0i mate MD FANUC
数控配件 伺服变压器 1台 380V/200V
伺服一体机 1台 B isvsp 20/20/40-7.5
手摇脉冲发生器 1只 FANUC
铣削数控装置操作说明书 1册 FANUC
铣削数控装置编程说明书 1册 FANUC
数控装置连接说明书 1册 FANUC
模块配置
主电路控制模块 变压器 1台 AC220V-AC24V 100W 昆山
漏电断路器 1只 二相DZ47-63 施耐德
直流电源 1只 TS-001 百思特
单相空开 多个 施耐德
保险盒 3只 RT18-32 施耐德
熔断器 3只 施耐德
按钮 多个 施耐德
主轴电机控制模块 伺服主轴 1台 Β3/10000 FANUC
控制电气面板 1套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只 昆山巨林
X轴电机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 1台 Βis4/4000 FANUC
伺服驱动器 1台 配套
伺服动力连接电缆
台阶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块 昆山巨林
Y轴电机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 1台 Βis4/4000 FANUC
伺服驱动器 1台 配套
伺服动力连接电缆
台阶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块 昆山巨林
Z轴电机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 1台 Βis8/3000
(带抱闸) FANUC
伺服驱动器 1台 配套
伺服动力连接电缆
台阶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块 昆山巨林
数控系统信号输入控制模块 继电器 多个 DC24V OMRON
纽子开关 多个
台阶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套 昆山巨林
数控系统信号输出控制模块 继电器 多个 DC24V OMRON
台阶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护套插座 多个 昆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套 昆山巨林
故障设置模块 拨码开关 32只 昆山
执行及测量元件 主轴电机 1台 电机 FANUC
冷却电机 1台 电机 昆山
铣床照明灯 1盏 AC24V 昆山
连接导线
导线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红:1m 昆山巨林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黑:1m 昆山巨林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红:0.6m 昆山巨林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黑:0.6m 昆山巨林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蓝:0.6m 昆山巨林
护套快插导线 5根 黄:0.6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20根 蓝:0.1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红:0.4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黑:0.4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蓝:0.4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黄:0.4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黑:0.6m 昆山巨林
插针快插导线 10根 蓝:0.6m 昆山巨林
工具及易损件
配件 万用表 1个 昆山
电烙铁 1把 昆山
焊锡丝 1圈 昆山
活动扳手 1把 6” 五金工具
活动扳手 2把 10” 五金工具
内六角扳手 1把 10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8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6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5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4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3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2.5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2mm Weihao
内六角扳手 1把 1.5mm Weihao
十字螺丝刀 1把 3×75mm XLW
十字螺丝刀 1把 5×75mm XLW
十字螺丝刀 1把 6×100mm XLW
螺丝刀 1把 3×75mm XLW
螺丝刀 1把 5×75mm XLW
螺丝刀 1把 6×100mm XLW
螺丝刀 1把 6×150mm XLW
尖嘴钳 1把 五金工具
6. V带交叉传动减速装置设计
网页图片音乐搜吧问问QQ空间更多▼ 综合 新闻 论坛 视频 词典 寻人 所有产品 帮助 设搜搜为首页 搜索到约2,370项结果 以下结果由 提供赞助商链接 需要登广告伏龙同步带—值得让您信赖 伏龙同步带、变速带,传动产品规格品 种齐全:变速带、多楔带、橡胶传动带 www.fulong-drivingbelt.com 贝递同步带同步带轮 各种规格同步带同步带轮等 传动产品, ISO9001认证企业 www.chinabeidi.com 传动装置—杭州大和热磁 为全球的广大客户提供磁性流体真 空密封传动装置,真空设备全球供应 www.ferrotec.com.cn 【DOC】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交错轴, 蜗杆传动机构. 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双曲柱面摩擦轮机构. 半交叉带(或绳、线) ... 一般情况下,传动装置均为减速传动。在摩擦传动中,V带传动可达到的传动比 ... http://jpk009.tgc.e.cn/images/013.doc-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里特机械公司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 法律 ...《机械设计手册》中公开了交叉皮带,但是公开的是平型带传动形式,不是本专利所述 ... 变速箱在精梳机中没有使用过,无级变速也不是公知常识,对比文件1没有减速装置。 ... http://ask.lawtime.cn/wenshu/pjxzcpwsyishen/2005110315370...-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机械工程手册:传动设计卷4·5窄V带、联组窄V带(有效宽度制)的尺寸规格及其设计特点 4·6带轮 4·7V带传动 ... 7·4同步带轮 7·5同步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8半交叉传动、交叉传动和角度传动 ... http://www.bookschina.com/1213046.htm-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PPT】第三篇 机械传动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 ◎运动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减速器箱体设计与附件设计 ... 准确,一般应先设计减速器外的传动零件,如普通V带传动和开式齿轮传动等。 ... http://61.139.105.132/jxsj/course/ppt/ch15.ppt-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DOC】机械设计习题集11-22 同一V带和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小带轮主动)比用于增速(大带轮 .... 11-54 设计一破碎机装置用的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型号Y132M2—6,电动机额定 ... http://jpkc.ecust.e.cn/jxsj/datum/11.doc-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网上书店2 滚子链传动设计 3 齿形链 4 链传动的润滑 第14章 带传动 1 V带传动 2 联组窄V带传动及其设计特点 3 同步带传动 光盘G1 平带传动G2 多楔带传动G3 塔轮传动G4 半交叉 ... http://www.gdmes.com/webbook/book_info.asp?proct_id=461-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DOC】〖JZ(〗〖HT3SS〗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题(1)*ァ糎T〗〖CDS28〗*3.V带传动. C.属交错轴传动,传动效率低,设计时需进行热平衡计算。 ... 对于一台长期运转的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试从结构、效率和过载保护等方面,分析一下传动 ... http://ocw.gliet.e.cn/dept1/machinery/test1/%E6%9C%BA%E...-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PPT】第8章 带传动第8章 带传动. 概述.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普通V 带传动的设计 ... 带传动的类型(按传动方式分). 开口传动. 交叉传动. 半交叉传动. 多楔带. ★问题: ... http://depart.hebust.e.cn/jpk/jpkjxlj/6kejian/kejian/kj...-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机械设计名词术语_工程机电减速比rection ratio 减速齿轮、减速装置rection gear 减速器speed recer ... 交叉带传动cross-belt drive 交错轴斜齿轮crossed helical gears 胶合scoring ... http://e.3e.net/gc/E_11993_2.html-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机械综合陈列柜.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减速器:上海硕博教学模型公司该设备是根据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设计的多功能机械综合陈列室是一 .... V型带传动:自动张紧装置、滑道式定期张紧装置、摆架式定期张紧装置、张紧轮张紧 ... http://www.sbjxmx.com/nr/clg.htm- 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
7. 霍华德·艾肯
艾肯1900年3月8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霍伯。肯(Hoboken,N.J.),但在印第安那州首府印第安纳波里斯(Indianapolis, Indiana)长大。由于艾肯的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家境清贫,他高中就读于一所名为“阿森纳”的职高(Arsenal Technical High School),白天上学,晚上在当地一家供电和供热的公司上12个小时的夜班,负责操作开关板。后来,职高校长知道了他的情况,就专门安排了一些考试,让艾肯通过后提前毕业。
毕业以后,艾肯来到威斯康辛州首府麦迪逊,在麦迪逊煤气和电力公司(Madison Gas & Electric Co.)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允许他同时在威斯康辛大学上学。1923年,艾肯大学毕业,取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立即被提升为公司的总工程师。 1928年,他离开原公司到西屋电气和制造公司,3年以后又转到密尔沃基的线材公司(Milwaukee Line Material Co.)。1933年,艾肯感到干电气这一行是选错了专业,于是下决心辞掉了工作,重返校园学习物理,这时他已33岁。艾肯先进了芝加哥大学,但很快转至哈佛大学,1937年和1939年先后取得硕土和博土学位。
艾肯的博士论文课题是“空间电荷传导的理论”(Theory of Space Charge Conction)。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对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复杂的计算,而艾肯手头只有手摇台式计算机可用,常常为解一个方程而耗费大量时间,这导致他产生了研制自动计算机的想法。在深入研究了计算技术的先驱、英国数学家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工作的基础上,1937年艾肯提出了自动计算机的第一份建议书,即著名的文献“Proposed Automatic Calculating Machine”。在这份长达22页、而且是双面打印的文件中,艾肯提出了他的设计目标,也就是后来被称为Mark I的计算机的四个特征:
Mark 3
1.既能处理正数,也能处理负数。
2.能解各类超越函数,如三角函数、对数函数、贝塞尔函数、概率函数等。
3.全自动。即处理过程一旦开始,运算就完全自动进行,不需人的参与。
4.在计算过程中,后续的计算取决于前一步计算所获得的结果。
艾肯原指望从学校取得经费支持来研制他的计算机,但没有如愿,幸而得到商学院布朗教授(Ted Brown)和天文系夏伯利教授 (Harlow Shapley)的引荐,和IBM公司的老板沃森取得联系。有远见的沃森正致力于将IBM公司从单纯制造办公设备的公司转变为制造计算机的公司,因此对艾肯的计划给予了全力支持,于1939年3月签订了合作制造Mark I的协议。沃森把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如莱克(Clair D.Lake,1888—1958)、哈密尔顿(Frank Hamilton,1898—1972)、杜菲(Benjamin Durfee,1897—1980)等都投入了这一项目,由莱克负责工作。
莱克是IBM公司的资深工程师,1915年就从汽车行业转至IBM公司,是一个出名的发明家。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艾肯被应征入伍,到位于 Yorktown的海军水雷战学校(Naval Mine Warfare School)任教官,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Mark I的开发工作。幸好有一天,一位有影响的、了解艾肯情况的海军高级军官遇见艾肯,惊诧地问他为什么在这里而不去研制Mark I?艾肯回答说,不是您下命令让我在这里工作的吗?这成了一个转机:几个小时以后,新的命令下达了,委任艾肯的海军计算项目的负责人,并立刻离开海军学校回哈佛大学工作。后来艾肯开玩笑地说,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计算机的指挥官。
机器工作中
经过艾肯和IBM公司长达5—6年的合作和努力(当然也包括难以避免的摩擦和碰撞),Mark I终于在1944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它用了3 000多个电机驱动的继电器,是一个重达5吨的庞然大物造价高达50万美元(有的资料甚至说超过100万美),其中IBM公司的投资占2/3,其余1/3 由海军资助。其核心是71个循环寄存器(rotating register,把运算中暂时保存操作数的设备叫做register就始于Mark工),每个可存放一个正或负的23 bit的数字。数据和指令通过穿孔卡片机输入,输出则由电传打字机实现。其加法速度是300ms乘法速度是6 s,除法速度是11.4 s。这与现代计算机当然无法相比,即使与晚它两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相比也显得十分落后,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现顺序控制的自动数字计算机,IBM公司方面把它命名为ASCC,即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是计算技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4个专家过去用3周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Mark I上只要19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且它非常可靠,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这是初期的电子计算机无法比拟的。
Mark I主要供海军舰船局(Bureau of Ships)用于计算弹道和编制射击表,也曾在曼哈顿计划中计算有关原子弹的问题。此外,它也为哈佛大学内外的科学家服务。例如,哈佛大学经济系的著名教授列昂杰夫(Wassily Leontief)在研究输入—输出分析中就曾用Mark I解各种线性方程问题。1949年,哈佛大学的计算实验室(这是1946年艾肯正式从海军退役重回哈佛大学后创建的,艾肯任主任直至他退休)年报,即著名的Annals of the Computation Labora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公布了19个数学表,都是Mark I的成果。尤其是在贝塞尔函数(Bessel Function)的计算上,Mark I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哈佛大学的数学家给Mark I起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叫做“贝茜”(Bessie)。1944年10月14日American Weekly周刊在报导Mark I时,把Mark I称做“超级大脑”(super brain),说它能解物理、数学、原子结构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并且夸张地说,也许它还能解决人类起源这一难题。
Mark I工作到1958年才退役,现在还在美国被仔细地保存着。
Mark I
继Mark I之后,艾肯又先后研制成MarkⅡ(1946年)、MarkⅢ(1950年)和MarkⅣ(1952年),但IBM公司没有继续支持这些项目的开发。事情缘于在庆祝Mark I落成的典礼上,沃森受到冷遇,而且艾肯在致词中几乎把Mark I工成功的一切功劳归于自己,这使沃森万分恼怒,从而中止了对艾肯和哈佛大学的一切支持。MarkⅡ是为海军在弗吉尼亚州的Dahlgren试验场生产的,其可靠性在试验场经历了严格考验。据记载,1947年6月26日,舰艇主炮组的几门19型火炮齐发了19发,在震天动地的炮火声中,附近的MarkⅡ 没有一个继电器误动作,报告结论是炮轰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没有造成任何干扰,因此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保护措施。从MarkⅢ开始,艾肯开始采用电子元器件,其寄存器是由电子管电路组成的,数据和指令则放在磁鼓上,磁鼓容量为4350个16 bit的字以及约4000条指令。用户仍然是Dahlgren试验场。艾肯的最后一台计算机Mark Ⅳ则是为空军研制的。它加入了磁心移位寄存器和半导体二极管电路。有关Mark I到Mark Ⅳ的基本数据如表所示。(表格加不上)
Howard Hathaway Aiken
在开发Mark计算机的同时,艾肯还致力于开展计算机的教育和培训。1947—1948学年,艾肯率先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大型数字计算机的组织”这一课程,其后不久又开设面向计算机的“数值分析”。在艾肯的努力下,哈佛大学成为在世界上最早引入计算机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授予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艾肯本人共带出了15名博士生和更多的硕土生,这些人大多成为计算机领域早期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图灵奖和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IBM/360之父”布鲁克斯(Frederick Phillips Brooks,Jr.)和“APL之父”艾弗逊(Kenneth Eugene Iverson),以及在1994年同样获得计算机先驱奖的荷兰学者勃浴天(Gerrit A.Blaauw)。艾肯还主办了无数有关计算机的培训班、讨论班、学术研讨会,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计算机学者都从中受益匪浅,对推动与促进计算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评论认为,艾肯在这些方面所作出贡献的意义甚至比他开发Mark计算机的意义还要大。
艾肯的著作不多,1951年他和他的同事编写出版了《电子计算和控制电路的综合》(Synthesis of Electronic Computing and Control Circuits)一书,是这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但由艾肯主编、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卷《计算实验室年报》(Annals of Computation Laboratory)则是艾肯留下的极为珍贵的财富,其中包括详细介绍和描述Mark I—MarkⅣ的3卷年报,有关大型数字计算机和开关理论的4卷会议录,以及23卷的各种数学表。此外,艾肯还向海军舰船局、原子能委员会、空军、贝尔电话实验室、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煤气协会和爱迪生电气学会等递交过大量有关的技术报告,总数达到140卷,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和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艾肯获得的荣誉与奖励很多。IEEE除了授予他计算机先驱奖外,还曾授予他John Prize奖和爱迪生奖。富兰克林学会授予他John Prize奖。海军授予他“杰出公众服务奖”(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空军则授予他“特等公民服务勋章”(Decoration for Exceptional Civilian Service)。他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学授予他“杰出专业服务奖”(Testimonial of Eminent Professional Services)。法国和比利时政府也都授予艾肯以该国公民的最高荣誉称号或奖励(法国是Chevalier de Legion d’Honneur,比利时是Offic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Crown)。艾肯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研究院NSC在1946年建立的高速计算机委员会的首批成员之一。此外,他还是西班牙和瑞典的国家级学术机构的名誉顾问或外籍院士。
艾肯于1961年从哈佛大学退休,移居佛罗里达州的Fort Lauderdale,受聘担任迈阿密大学信息技术教授,帮助该校制定了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大纲并设计了它的计算中心,同时还创建了他自己的公司,叫做 "Aiken Instries”,主要从事技术咨询。1973年3月14日,也就是刚度过他的73岁诞辰一个星期,艾肯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大器晚成的霍华德·艾肯教授 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们回到1939年至1944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年9月希特勒侵占了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这时在哈佛大学出现了机电式计算机,即Howard Aiken 的Harvard Mark系列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与后来的ENIAC相比,从体系结构的观点看,还不算现代意义的大型计算机,但它们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1900年3月9日霍华德·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诞生在美国新泽西州Newark市的Hoboken镇。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威斯康星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艾肯1923年至1928年在麦迪森煤气公司(Madison Gas)工作。1928年至1931年在西屋电气制造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al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担任总工程师。1931年至1932年在线材公司(Line Material Company)任职。然后,它在哈佛大学物理系于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Howard Hathaway Aiken工作中
??留校工作后,1939年至1941年担任讲师,1941年至1946年为副教授,1946年晋升为教授。1947年至1961年他一直担任哈佛计算实验室的主任。1961年艾肯离开哈佛大学,去迈阿密大学担任信息技术教授,在那里工作到1973年。1973年3月14日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逝世。
??深受巴贝奇影响
??当他在哈佛物理系作研究生时,就开始计划建一个大型计算机器。1936年艾肯就向物理系提过他的建议,系里并没有理会对计算机器的需要。系主任桑德斯(Frederick Saunders)教授告诉艾肯,实验室一位技术员Carmelo Lanza说过有一个类似的计算装置,就存放在科学中心的阁楼上。这引起艾肯的极大兴趣。Lanza带他去看了机器,原来这是100多年前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未完成的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的一些黄铜齿轮部件。艾肯立刻意识到他与巴贝奇脑海里有相同的构想。巴贝奇由于没有钱、没有材料而使梦想未能实现,而艾肯相信他会幸运得多,他将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后来,巴贝奇的孙子把这些黄铜部件和一堆祖父的书籍送给了艾肯,这些宝贝在艾肯的办公室里占据了相当一块地方。对来访者,艾肯总是指着巴贝奇的书说:“这就是我的全部计算机教育,我正是从这些书里获益良多。”
??关于计算机的建议
Harvard Mark I
??艾肯当时研究的是真空管中空间电荷的传导理论(theory of space-charge conction in vacuum tubes),他的研究工作需要对微分方程求解,这些方程没有精确解,只能用数值方法求近似解。他需要的计算工作量是当时台式计算器根本无法满足的,大量数据用手工输入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他的选择失败后,他决定使用穿孔卡装置来输入数据。1937年他又写了一个关于庞大的计算机器的建议。他写到:“为了节省在算术计算上的时间和精力,避免人们发生错误的倾向,这种期望就同算法科学本身那样是完全可能的”,当时计算机还被认为是“懒汉的思想”而遭到嘲笑。
??他在建议报告中描述了对这个机器的看法,特别是用于科学研究的专门设计,使之与普通穿孔卡机器有明显的不同。他列举了四条要点:
??第一,一般机器只能处理正数,而科学机器必须能同样处理负数;第二、科学机器必须能处理诸如对数、正弦、余弦、以及大量别的函数;第三、计算机应该对科学家非常有用,它一旦投入运行,就能频繁地处理大量的数值数据,直到计算完成而无须人为的干涉;第四、这种机器能计算行而不是列,这能更好地保持数学事件的顺序。
??IBM慷慨赞助
??物理系的领导终于同意给艾肯所需要的房间,但他必须首先建造这个机器。艾肯把他的第一份建议报告送给门罗计算机器公司(the Monroe Calculating Machine Co.),结果很快被退了回来,不过门罗公司也告诉他可以试试IBM公司。
Mark 3 上时代封面
??这又促使霍华德·艾肯与IBM公司接触。结果IBM的总裁沃森(Thomas J. Watson,Sr.,1874-1956)颇有远见卓识,对此一拍即合,立即斥资20万美元赞助,支持建造艾肯梦想的机器,在当时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由于老沃森的深谋远虑,使IBM 公司在同类电气电子公司中率先进入计算机领域,这个战略性的决策为IBM公司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于是签约允许艾肯与IBM三位工程师合作,在位于Endicott的IBM实验室建造计算机。该机器从1937年开始建造,直到1943年底结束。工程师坎贝尔(Robert V. D. Campbell)监督了最后的机器组装工作。完成的机器有8 英尺高、51英尺长、2英尺宽。该机器重35吨,由76万个零件组成,包括2200个计数齿轮、3300个继电器和530英里长的导线。当时它称为IBM ASCC 计算机(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能完成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以及引用先前的结果。
??Mark计算机在哈佛落户
??如上所述,艾肯的思想深受巴贝奇著作的影响,他把建造ASCC的项目看作是完成巴贝奇曾经设计但并未成功的事业。的确,ASCC与巴贝奇的分析机有许多共同之处。虽然它曾经被尊称为第一台数字计算机,但它的体系结构却与现代计算机有明显的区别。ASCC是用电力驱动的,但它的主要部件仍然是机电式的,即开关元件是通过电磁力而动作的继电器。它是由许多计算器组成的,每个计算器都在自己的控制单元引导下处理着同样的问题。即它有72个存储寄存器和处理单元来完成乘法与除法运算。机器内部既不能存储指令,又不能存储数据。ASCC由穿孔纸带上的指令序列来控制。穿孔卡则用来输入数据,而机器的输出则用穿孔卡、或者用电传打字机。该机器的字长是23位,它加、减这样的两个数用3/10秒,相乘用4秒,相除用10秒。
??ASCC计算机于1943年制造完成后,由IBM公司赠送给哈佛大学,并改名为Harvard Mark I计算机,随后就把它搬到哈佛大学。1944年8月14日哈佛大学正式启用这台计算机,它一直运行了14年之久。该机器最早计算的是物理学和天文学问题,例如电磁场分布,长焦距镜头的积分计算。后来的计算则与雷达以及新墨西哥州Los Alamos实验室关于原子弹爆炸的方程式有关。总之,这台机器为军方的计算项目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为美国海军的射击与弹道进行了大量的计算。
当年机器
??编程与应用
??格瑞斯·霍普(Grace Hopper,1906-1992)从1944年开始与艾肯在Mark计算机上一道工作,她侧重在软件开发方面。
??要使机器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编写程序把问题转换成计算机能读的代码。然后这些代码再转换成穿孔纸带上的孔,用来表示简单的指令。纸带插入读孔机后,一系列的检测器能觉察到孔的存在,于是就能关闭相应的继电器。这些继电器开关把信息传给机器的其他部件,其中的寄存器就存储着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有关的演算,最后的结果则由自动打字机打印出来。
??最常使用的指令集合可以存储起来以备今后使用,反复调用它们就可以节省时间。格瑞斯•霍普后来发明了编程语言COBOL,率先使用了这些子程序,现在的程序员把它们称为库函数。她还在这个实验室里发现了在继电器里压碎的飞蛾,并把它称为计算机的“bug”,后来人们就把软件中的错误也称为“bug”,把排除软件中的错误称为“debug”。
??艾肯教授的研究生、1954年毕业的Anthony Oettinger博士曾描述过机器的工作情况。他说:“当机器运行时,整个物理大楼的地下室会发出轰鸣的噪声。有人说它像咔嚓作响、韵律单调的乐队,有人说它像满屋子的女人在编织机上织毛衣”。这个庞然大物每天工作24小时,无论何时它一停机,就会响起铃声,警告值班人员按下按钮或者转动旋钮使计算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艾肯会从附近的办公室跑出来,看看该如何处理出现的问题。
??继续建造计算机
??艾肯机器的速度比今天最慢的计算器还要慢,但在1944年它却是难以置信的快。当时纽约时报的文章说:“根据数学家的口述,过去用普通办公室的大量计算器、众多人员和漫长时间所无法解决的方程式,现在用几个钟头就能解决。”
??1945年艾肯开始为海军的军火署建造Mark II,用于达尔格林试验场(the Dahlgreen Proving Ground)的计算工作。1947年完成了Harvard Mark II,它是完全电子式的计算机。
??1950年他完成了Mark III计算机,并称为艾肯达尔格林电子计算机(the Aiken Dahlgreen Electronic Computer,简称ADEC)。1952年艾肯又为美国空军完成了Mark IV计算机。
Mark I
??他不仅为建造计算机而工作,还把磁芯、磁鼓运用到计算机上。在哈佛计算实验室他还发表了关于数学语言学、语言自动翻译、电子学和开关理论的著作,还作过该实验室编年史的编撰工作。此外,艾肯在哈佛大学还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学位项目,即今天我们称谓的计算机科学学位。他还帮助迈阿密大学创建了类似的项目。在纽约他甚至还建立过一个Howard Aiken Instries Inc.的咨询公司。
??遗憾与荣誉
??艾肯非常热衷于计算机,但是他像当时的许多人那样没有预期到计算机将会引发的惊人变化。例如他在1947年曾经预言,只要有六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就可以满足全美国对计算的需要。今天你可能认为这太幼稚可笑了,但是这却准确地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的一般理解。在那时,计算机典型地用于政府、大公司、研究机构、教育单位的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人们普遍相信计算机只能由专家来编程和使用。
??1964年艾肯接受了Harry M.Goode Memorial Award,这是由美国计算机学会提供的一枚奖章和2,000美元的奖金。以表彰他为开发领先的第一台大型通用自动数字计算机做出的独创性的贡献。这只是艾肯的许多荣誉之一,他的先驱性的工作得到许多国家的赞赏,除美国外,还有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德国授予他的各种荣誉。格瑞斯•霍普也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国防部还授予她海军少将军衔。
??60年过去了。现在Mark I的部分设备摆放在哈佛大学科学中心的大厅里,另一部分存放在美国历史的史密森尼博物馆(Smithsonian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最后还有一部分则放在IBM公司的历史展览中。人们永远怀念这位为迎接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做出重大贡献的计算机先驱艾肯教授。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8. 有国家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大纲吗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有,和他们联系:010-62514728
9. 模拟电路
我 国 的 教 育 体 制 是 个 垃 JI 吗 ?
各国有自己的环境和文化传统,不能一概而论。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材、课件在网上无偿公布,全球华人也义务在翻译,谁都可以去学,可以考试合格的人呢就多了去啦,有几个国家能像他那样呢?
本人过去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免费指导学生学习模拟电路,并且自费购置元器件、材料、液晶显示板、计算机给他们进行实验,免费辅导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免费指导他们撰写发明专利文件。
一般的实验问题,当场指导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即使对于家境过得去的学生,也曾经提供不需偿还的现金支持。
如果学生是真的是对这行感兴趣,有什么想知道的,有什么疑惑,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只管来问我,只要本人知道的、有亲身经历经验的,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都毫无保留地立即予以解答。
一直想开个免费视频网站,免费指导全国同学,校方严格禁止本人使用计算机、示波器、服务器,完全没有工作空间。
因此而得罪了胡蒋军述,
被迫下**岗后依然坚持不懈。
建议大家多用钢笔写字!
上面的发言都不专业。
钢笔堵笔
堵住的钢笔用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分解后,在流水下用牙刷擦拭;将直径1.5毫米的通气管与多槽酚醛树脂电木头解体,用医用注射器分别插入用射流清洗。
从冶金行业来说,制造不出高级耐腐蚀、摩擦系数低、耐磨的笔尖、笔身合金,这就反映了军工关键材料、工业轴承等等品质,是国防实力的生动体现。
从制造业来说,高端专用生产设备完全要引进,德国生产的各种笔的自动生产设备,一般是300万元人民币一台,占地并不大,而且好马配好鞍,用的材料、配件也要进口。所以从文革前就生产圆珠笔,到现在,质量都不过关;好的是进口生产线生产的,部分油墨也要进口;生产笔尖滚珠的技术也是国防实力的真实反映,能大批量、低成本生产精密硬质合金珠子、陶瓷珠子的国家,就是装备生产业过硬,在陶瓷轴承等等军事装备领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再下来,是已经没有大量优秀的钢笔维修人员,过去老牌百货商店有这样的维修点,能重新焊接笔尖,能抛光,因为每个人都有书写的缺陷,笔尖是逐步磨偏的,而且含金笔舌书写手感好,摔坏了笔尖就要焊接笔尖,保留笔舌。那些到各小学维修钢笔的,是要骗取小学生含金笔舌。
能否自己动手维修钢笔,就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就是薄壳力学理论水平的体现。你的钢笔书写的感觉涩吗?不流畅吗?这么好的练习机会,别放过,不要委手他人,亲自实践一番吧!这与钣金手艺、调整自行车辐条的技巧是一致的。
而计算机、打印机的普及就是打击中国文化、毁灭中国书法。
传统钢笔与圆珠笔相比,圆珠笔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极大,对环境破坏巨大,当大多数人重新使用传统钢笔之时,就是进入了地球资源极端匮乏的时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高等院校教师集中讨论教学方向,结论是基本上取消模拟电路的教学,仅仅在形式上保留,因为国外的集成电路的价格、性能是国内传统分立元器件搭建的电路无法代替的;从此之后,教学、职业教育、家电维修都以集成电路为中心;之后就发展到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重中之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大马路上,非开挖技术已经普及,在城市布设地下管线已经广泛采用定向钻孔技术,国内已经能仿制这种钻杆能转弯的地下钻孔钻机,进口的100万元一套,国产的40万元一套;而引导的探地雷达非要进口不行,一般性能的一台30万元吧;如今城市建设、煤气管道建设、地下电缆建设、供水系统建设都少不了这种雷达;房屋装修、物业管理需要小一点的探地雷达,也要18万元一台。交通警察的测速雷达也类似。煤气公司探测道路下稀薄的管道煤气泄漏的高灵敏度探测仪器是德国生产的,一台一百万人民币,也是模拟仪器。
纵观深空探索、生物工程、医疗仪器、分析仪器、高能物理研究、生物起源、考古研究、刑事侦查的物证鉴别的高端仪器,都是进口仪器一统天下,都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例如哈勃望远镜、黑洞探索、引力波探测、卫星照片就是应用它们取得的数据。惯性制导系统、手机、基站、计算机、电视机、摄像机、扫描器、照相机等等信息设备,输入、输出大都是模拟处理过程,只是在中间采用了数字处理过程。现在都是将模拟与数字硬件部分、甚至软件都集成。没有基础设计能力和半导体工艺设备,只能采用系统集成方式,优势兵力和最大的本事是算法、运用DSP,将市场上的商品来个大拼盘,就一定要使用别人的核心硬件和软件,就后门大开,引进了安全隐患。所以,在理论上是半空吊、在应用上是最终消费者,永远处于在产业链的下游。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依据当时用先进硬件取得大量物理、天文的实验、观察基础数据;对电路基础元器件都没有正真认识的对应专业大学生研究生比比皆是,在这个前提下,依靠电路仿真软件也做不成像样的基本线路。
所以学生要首先使用模拟指针万用表,建立感性理解和想象力,国人擅长与抽象思维,是因为深度的正确直觉培养周期长,花费高昂,能跨过门槛的人稀少;相比之下,玩弄数学、英语,背公式、解习题、引用文献太容易啦。
以国内这几十年来的普遍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材、实验装置,再加上创新工程,即使是北大、清华都没什么可能培养出能纯熟设计电路的人物。至少要对十个以上基本的电路进行完整的设计、调试;再对十个以上的应用组合设计进行系统的设计、整体联调,才是最基本的教育。
能造卫星、运载火箭、核武器的国家多了去,而代表其工业基础和整体的创新能力的标志是基础材料、精密加工设备、精密仪器中有多少是本国制造的?基础工业在国际上的水平如何?本人在军工企业工作过,知道各国的国防工业的关键技术都是以国家的实力买来卖去,结果是别人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你用更高的生产成本制造,也达不到别人的性能和可靠性。工业基础建设不扎实、现代工业不完善、国民素质**的条件下,要紧跟世界的发展、经济形式要求迫切的的压力下,就只能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必然捉襟露肘,就要进行补缺啦;房屋建筑偷工减料,造成了隐患,引起了邻里不和,纠纷不断,于是防水补漏行业兴旺发达,社会资源浪费消耗巨大,当初建房子的时候稍微注意、花一点小钱就能后顾无忧。
建议开展免费网上视频辅导活动,全程用高清录像记录,汇编后公开出版。
以上内容都是本人在网络知道网站独立撰写、逐字键入的,以后这些问题,应该责院士、博导、院长、校长、部长在线回答。
什么是模拟电路?最难、最基本的,在限定分立元器件、通用集成电路的前提下,本科生做不出的,博士后也没有办法,这功夫就是如此硬朗!!!不同于数学题、外语作业,提高一个学历等级就可以解决了;做生意、搞政绩、玩股票,投资额度高就可以掩盖问题,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无论是模拟电路技术指标、特殊功能、模拟计算机等等,都是硬功夫!!!许多参数都是可以计算或调试出来的,都是有依据的,这不是下载线路仿制能达到相同效果的技巧,是复杂、灵活机动的空间、时间思维方式,还要充分考虑市场供应条件、客户要求、发达国家最高的水平。机械机构设计、特殊加工工艺的思维方式也类似。本人擅长于此,与许多出版社联系过,愿意提供从基础线路到高性能应用实例的全套创新教材,他们都不愿意出版,他们要的是国外翻译的原版教材、抄袭国外的教科书。现在寻求大企业赞助,具体请与国务院侨办主任联系为盼。经济危机下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将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品设计资料、工艺诀窍、加工技巧、调试原理、销售策略完全无偿公开,任由各企业简化后产业化。本人与出版部门联系过,他们不干。人的第一次认知是最重要的,如今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都跨不过门槛,不能回答学生在课堂上、实验室、毕业设计的问题,那几十上百页的数学公式,都是从国外原版书籍上抄下来的,然后三传手就抄袭翻译后出版的教材,基础电路都不能设计、不会调试,所以你的青春被糟蹋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有何特点本人在高频功率放大的高效率、高可靠、不烧管上,有深刻的认识和调试细则,因为被迫下岗,就不介绍了。在本人下岗后,还保留了过千个高频陶瓷骨架线圈,用一个3DG12振荡输出的高频电流经过电容器耦合,就能点亮电子管收音机指示灯泡,这是一种额定电压6.3V,工作电流过百毫安的白炽灯。本人与许多出版社联系过三十多年,他们都不愿意出版;本来是要以数十元一套的价格,连同调试细则以成本价格出售,涉及许多种实际线路,都是现有科技书籍、教材没有的内容,引进版的固体电路教材也没有这些内容,在副sheng级待遇正ting级干部的行政命令下,这些高频陶瓷骨架也被园林科全部销毁了。就以低频模拟电路为例,当本科生无能为力的时候,再上研究生也无效;这与数学、外语、中文、机械加工、生物工程等等不同,高考题目中学生有的做不出来,换个高学历的就有可能做出了,这个翻译、写作小学生不行,来个高学历的就可以了,而创造不出名著;这个零件加工不出来,进口加工设备就迎刃而解了,而材料制造水平总是徘徊不前;这个基因条件下研究水平的课题做不下来,引进进口试剂、设备、参考最新国外文献就拿下来了,而进口试剂国产化却久攻不克;而单车贼、开锁匠水平再高,也制造不出发达国家的精密机械锁具;临床医生、外科大夫的医术在高明,也制造不出先进的诊断仪器、手术器械、药品;飞机驾驶员安全飞行累计时间再长、飞过复杂气候、环境条件,也制造不出大飞机、高性能的飞机。就模拟电路而言,从网上下载线路是不完全的,不知道设计过程,就无法调整到最好的技术指标;对于高频电路,要有设计依据、调试依据,市场、学校、文献库里面没有,能者都是极少数人,有条件就做出集成电路出售,你使用集成电路再娴熟,也无法用分立元器件重新,能用含有器件架构进口的软件设计出集成电路就是人中之杰,而用几百万元的软件设计出来的集成电路,又无法夺取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回不了本钱,又给套牢了。《模拟电子技术》设计电路哎哟,这可是30年前的基本功夫呀,这都是什么年代了?刚刚到博士后的实验室去问了一下,他带领的研究生也摇头,人家可是在攻克世界科技前沿课题的高手,未来的诺贝尔获奖者。你们就算吧,用集成电路不就得了吗?死不开化的,读坏书了!!!【模拟电子问题】关于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振荡器本人在30年前,就完全用国产电子元器件实现,占空比范围更宽,占空比用指针仪表显示,能产生0~300伏特峰值电压,用满度值5安培的热电效应高频电流表指示输出电流,0~15安培峰值电流,功率三极管用3DD101F,多只功率管并联,最小脉冲宽度1微妙,脉冲宽度、脉冲重复周期都独立可调(在占空比发生干涉的时候才相互影响),堪称大功率高压脉冲发生器,用于薄膜电阻器的脉冲老化,按照国际电工组织IEC的一个标准设计;当时本人才中学毕业。所以,体制改变了,开放了,改革了,民主了,自由了,高考状元、博士后的能力却不如本人30年前。24V直流轮椅抱闸电机疑惑
就卖给我吧,今天我还买了两个进口的,当场拆卸了其中一个,因为卡死了,并且当场修复。准备向各地科技馆免费借出各种运输装置展品,其控制部分、传动部分的设计、采购、装配、调试将全部公开,允许下载,可以用成本价格出售光盘载体。现在改装的日本助动车控制器,已经能大幅度提高电池容量的利用率,其原始设计图纸,已经向某科技馆负责人免费提供,有30幅图吧。中国的科技书籍、文凭、学历、职称都取代不了上面的效果。如果官方的科技馆不接受,就请你办一家民间科技馆,向广大参观者近乎廉价地提供确实有效的实质性原始设计资料。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就是最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收费商品在市场销售额度大、市场占有率大是建立在商业秘密和其他潜规则之下的,即使设计和制造先进,并不一定是正义的。你的计算机和手机是当今高档产品,其生产厂商教会你从基础做起,制造出向他们叫板的创新产品吗?他们现在的整套设计、采购、生产工艺、测试技术,不说核心、关键,就算是现有非专利技术,都封锁的滴水不漏!所以,中国现在说要“走市场,由市场来检验”。都是无能的管理水平大体现。要从基础技巧、生产诀窍公布起,一定要结合普罗大众使用的日用品揭开行业秘密;对于在世界上领先的、其物理成本价格高的客户稀少的高档奢侈品诸如下一代键盘、和谐电话、打电子网络游戏的高速响应键盘等等,到高可靠的自行车防盗锁,都要公布各种实用的设计、生产实质性资料。通过抓两头,来引导、开导启发企业和个人以及在学的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中档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广泛产品,就是在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这就是古人曰;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你们看高考状元、博士后、博导的效力更高吗?空谈创新、转型是浪费社会资源,糟蹋学生的宝贵青春时光,毁掉他们的前程,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面前抬不起头。做硬件非常地花费时间,费钱,没有几十年的连续不间断历练,没有财政支持,没有生产实践验证,没有商业实战建议,是空谈,而能走出来的人是十分稀少的,一个是淘汰率高,一个是没有金钱和时间支持,更重要的,是许许多多人,到了生命终了,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什么没有做好?根本上就不知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环境约束下,最佳的做法是什么?还是科科优秀,考个高考状元来的实惠,有说服力!!!就业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政府应该给穷人钱吗?应该公开科技馆展品的全部设计、加工、调整、部件采购地点资料,授人以渔,提高全民族、全体国民的素质。现在的教材都是一大抄,现在都时兴系统集成,高科技装配工,用钱砸就可以了。国家的战略机密当然要严格保密, 商业机密由受益者保护。
国外用社会资源完成的学术研究,一般是完全公开。 中国的许多用国家资源完成的研究,应该公开,高等院校的教材和实验书籍应该公开,否则加剧学术腐败!这是对使用国家和社会资源负责的体现。 在中国,知识公有化,实质内容和技术手段竞争公开化,实际装置可以在第三者免费复制,技术指标可以由独立的第三者测量、公开性能比较数据、指标,是彻底提升基础教育跨过久攻不克门槛的唯一途径,国家应该支付相关费用;这不是抄袭所能替代的。 本人在25年前设计的下一代键盘,因为没有专利申请资助,没有实验室,在几个行业中内部已经无偿公开。向科技博物馆、科普展览馆提供创新展项,公开所有设计、采购、加工、调试、维修资料,提高全国国民的基础素质。谁能给我讲讲70 80年代的事啊 要贴近生活的,讲讲老一辈人的经历就行70年代教材、工业设备、技术革新资料完全公开,全国相互学习,毫无保留地各地交流,原材料、设备利用率最高,从各种机床、汽车、线切割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水泵、内燃机、电动机、钟表、自行车、灯具等等的零配件全国通用、互换性好,基础图纸公开,全国统一设计DDZ仪表、全国统一设计N1钟芯等等。80年代文凭、学历、职称说了算,全盘引进。90年代低水平重复研究,相互封锁、互相敌对,从低端产品开始就保密、同类产品只要是不同厂家的,同功能的部件特意做成没有互换性,极大地消耗社会资源,损坏消费者的利益,人为制造麻烦,制造维修困难,一切障碍就是为了多赚钱、多骗钱。本人向国家、省、市科技馆,都提出提供创新展项,要对参观者完全公开全部设计、加工、装配、调整资料,公布原材料、器材、配件采购地点,允大学是干嘛的地方?无论多高的学历和职称,不会设计、制造教具,不会设计、制造教学仪器,不会维修仪器和设备;用你父母的钱进口教学仪器模仿了委托工厂仿制就是佼佼者;用你父母的钱请校外的人来维修设备、从校外采购配件;用你父母的钱请教学仪器生产企业提供教学实验讲义,将作者填上他们的名字就有教学突出成就奖;教你背诵的公式和外语,永远也比不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网上公开的教材内容。学生也不要埋怨学费贵,除了上面教师的原因,你们自己的基础实验、专业课就上的迷迷糊糊的,高额投资下的创新实验项目、挑战杯、科技竞赛、毕业论文、产学研、科技奖、商业开发,都见不得阳光,将真金白银变成了一堆堆的垃圾!!!!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本身就没有信用!!!成天想着做“项目”,充其量就是下载别人的设计、翻阅外文资料、组织活动、制造气氛、做小生意等等,在校园内就是花钱、骗钱的!!!!!!!!!!!!!!允许参观者下载这些资料,大约是没有回扣给*****,所以就算本人愿意赠送,也无人理睬。sci对于大学生有何帮助?我们如何利用它?谢谢大家报告首长:
应该是大写的英文字母SCI、EI。他们能帮助你们考研、赚钱、找工作、添加荣誉、为母校争光、使学校对你们增加投资。同时也败坏了学风、促使抄袭早就蔓延到绝大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给社会和国家制造巨大潜在的社会危机、卖国无良教授专家社会精英绑架了政府、迫使政府社会个人注入巨额资金、抬高了学费和国家投入、大量采购教学科研仪器造成了设备空闲、完好率低、维修费用高、仪器设备淘汰极快、使用率低下、社会成本教学成本居高不下、教师骗取了高额的报酬、大量进口大型精密仪器试剂、无收益地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且形成了声势越来越浩大的恶性循环,其实质,就是敌对国家通过在中国的代理人—汉奸不法知识分子制造的类似星球大战对社会在冠冕堂皇光环下的腐蚀和破坏,是境外超级大国散布的理论病毒,危害国家安全!!!更高明的黑招数是国外敌对势力的代理人假惺惺地诱导我们将国力投入争取诺贝尔奖的空中楼阁,做那些荒诞不经的课题,还诱骗你就差那么一点点,再进口国外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到发达国家那些顶级大学培训、入学,就能实现你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卖国贼制造的一场阴谋,妄想迷惑、破坏国家的乌托邦幻想;是挖掘黑洞和陷阱,是巨额消耗国力、通过各校重奖发表三大检索论文的知识分子来绑架zhengfu的蛊惑人心的宣传伎俩。现在科技论文可以代表国家的创新水平,即将获得诺贝尔奖。知识分子依靠国外的科技文献资料、进口设备和试剂编造的论文一经发表,可以提职称,有奖金到手,受益者都乐颠颠的,他们所吹嘘中国的各种论文已经神秘有加、诡谲不测、神乎其神、天花乱坠,是境外敌视中国的外部势力和他们伙同、豢养的中国国内投机分子、国内利益集团代言人、社会精英联手炮制的国家科技发展唯一方向,蛊惑人心,诱使中国政府走向破财的道路,都是圈套,诱惑中国大量购买先进仪器、出国留学和培训,挖空、亏空国库,败坏学分,加速腐败的黑招数。
这就是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差、只能做系统集成、在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连30年前的中国基础水平都不如、社会矛盾剧烈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中国有实质性意义的真招、实干,是用中国的资源,从基础制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是优先国民消费。用巨额社会资源、进口设备、进口集成电路砸政绩为目的来引进人才,太危险了!!!要严格整肃!毫不留情!三大检索论文奖励不得超过千元,不能将国内生产的材料、器材转变成在国际上领先的商品,而依靠采购国外器件、试剂以系统集成方式拼凑的论文,是将真金白银变成垃圾,是帝国主义的圈套、理论病毒、极大地消耗国家资源,严重助长腐败,要挟政府,危害政权。因此,中国教育的出路不是泛泛的开放,现在已经太民主自由了,而是从问题俯拾皆是的基础做起,扎实才是根本之道。张鸣先生说:各种评审的指标体系,如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国际SCI、EI论文数量,国家级课题数量,省部级课题数量,课题经费总量等等,实际上只是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自娱自乐。中国所谓的学术核心期刊,其学术品质,原本就是周知的,但是,在各个高校发疯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下,有某大学带头发明了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毕业前提条件的方法,人为拉高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其他学校纷纷跟进,使这种本质上违法的行为,成为高校的新惯例。研究生做不出论文,就买,不仅买论文,而且买版面,各个学术期刊,因此出卖版面,蔚然成风,进一步败坏了学术期刊的质量。现在的状况是,跟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相匹配,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论文发表量,但科研竞争力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核心期刊和论文发表如此,所谓的课题也如此。往往官越大,课题就越多,当然也就越没有时间做(这是假定他们都有学问的前提下),只能让学生做,因此研究生们就成了导师的打工仔,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课题,能有什么质量,可想而知。从教师的基础水平、道德底线、创新能力、责任心、起码的道义感,从中国自行车与发达国家的自行车的每一个细节的比较就可以清楚区别了, 这样的课题和论文的实质水平你自己就清楚了。学校的教师,在定期的考评面前,必须拿出东西来凑数,否则就会下岗。当然,如果产量高,也有奖励,尤其是在所谓A级B级刊物上发文章,奖金甚为可观。扫黑跟反贪腐要结合吗?那么反恐跟反贪腐需要结合吗?请你说一说对目前世界经济危机成因的看法所以要严厉打击政治流氓、学术流氓、经济诈骗、黑社会头子四位一体的恶棍什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教授不能从基础做起,依靠从国外进口模块、试剂、集成电路、计算机、仪器设备集成,还要挟政府放血,支持“高科技”,就是消耗、浪费社会资源。中国稀缺什么样的设备和技术病态的知识分子不缺进口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分析仪器,例如哈斯齿轮加工设备这些顶尖的设备,中国进口了许多;不缺巨额研究经费。就是不能以此为基础制造顶级机械装备母机。下一代键盘的第二次原型是在马路边手工制造的,中国人以参观者身份提到展览会上违法展示给摊位的日本人看,他们马上就要放在他们的展台上,进行摄像;日本大公司动用十多名中国技术人员将过百页基础资料翻译后送回本土。而 侨8办 强迫设计制造者提前退休,设计制造者20多年来都没有仪器设备、工作经费、没有工作场所;具有高额科研经费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无论在工程技术上、理论分析上,都不能超越这个台阶。你说中国还缺什么?蒋述卓指责本人经常当场即兴回答学生在毕业论文、创新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抢尽风头,从设计技巧、加工工业、算法、专利文件撰写规则无所不包,而他手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人物没文化,瞠目结舌,受到压力,就施行逆淘汰,强迫本人提前下岗失业。这就是破坏基础教育,打击创新。
楼上扔东西扔到底楼(我们住在底楼),脏乱差,我们想给楼上的住户贴纸条,叫他们不要乱扔垃圾,写什么好
通告:1)本人的小舅子在公安厅警犬训练基地,即将定期在本楼道进行基础训练,具体方式是对扔到楼下的物体吸取气味特征,然后向楼上逐层搜索,寻找匹配符合的住户;首先对该住户的门口确认,再对该住户的人体气味特征进行确认。进攻性大型犬类对于人类有威胁,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在验证过程中保持镇定,遏制多余的动作和语言,以保证您的生命安全。每星期有几天,该警犬会在你的门口守候你的到来,你可以有礼貌地回应哟。
2)公安大学物证鉴定专业即将在此进行DNA生物特征识别工作,检材是楼上扔下了的食物、毛发、烟蒂、牙签;因为生物DNA特征是比指纹、住址、家庭电话、生存必须客户资料更高级的私人信息,能预测你的未来疾病、癌症、性格等各种致命的缺陷,在公布前,请楼上用户前来认领为盼。3)提取到您的指纹也将公开,他人可以在指纹识别装置上模仿你的活体指纹,如有意见,请尽快来访,提出你的申请和要求为盼。4)每隔三层楼安装微波、红外、超声波综合定位测试仪器,对空间移动物体进行实时定位、摄影与记录存档,并且用高压射流、控制爆炸、激光束消灭、烧毁空间移动的杂物,为了您的安全,请主动避让激光束,以免遭到不测。
10. 基于脉宽调制的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的文献综述
30kHz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2) 48V50A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主电路设计
3) 12232液晶显示程序
4) A题直流稳定电源
5) ISD2560芯片在汽车报站器的应用
6) ISD2560语音芯片在排队机系统中的应用
7) LC振荡器制作方案
8)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9) RCC电路间歇振荡的研究
10) RCC电路间歇振荡现象的研究
11) UC3842应用于电压反馈电路中的探讨
12) UC3843 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专为离线和直流变换器应用而设计
13) UC3843A的内部等效电路框图
14) VHDL基本语法单元
15) 八路抢答器
16) 别墅区可视对讲系统
17) 波形发生器(A题)
18) 采用CoolSET-ICE2B265的30瓦开关电源设计
19) 出租车多功能计费器的设计
20) 出租车计费器设计与实现
21)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2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教学大纲
23) 单片机游戏设计
24) 单片机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25) 低成本DC-DC转换器34063的应用
26) 电压 控 制 LC 振 荡 器
27) 电源输入端口的电磁兼容设计
28) 调频收音机设计
29) 调频无线话筒接收机电路
30) 对“C51语言应用编程的若干问题”
31) 发射三极管
32) 高频高效DC-DC模块电源
33) 高频开关电源
34) 高压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设计
35) 红外电路
36) 基于AT89C51SND1C单片机的MP3硬件播放器的实现
37) 基于AT89C205 1和ISD2560的录放音系统设计
38) 基于CPLD/FPGA的出租车计费
39) 基于CPLD/FPGA的出租车计费器
40) 基于CPLD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系统
41) 基于CPLD控制的DDS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
42) 基于D类功放的宽范围可调开关电源的设计
43) 基于GPS的高精度无误差倒计时牌的设计
44) 基于μPD78F0034单片机的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与实现
45) 基于大容量IC卡AT45D041的出租车数据采集系统
46) 计算机控制灯阵列
47) 开关电源EMC设计
48) 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的研究
49) 开关电源测试参考
50) 开关电源冲击电流控制
51) 开关电源电感器的选用
52) 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正激式
53) 开关电源论文最终
54) 开关电源原理及其应用
55) 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
56) 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57) 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
58) 扩频通信
59) 两种调制
60) 论文—多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61) 频率记
62) 汽 车 尾 灯 设 计
63) 汽车智能MP3无线发射器的设计
64) 数字显示“L、C”表的制作电路
65) 无线识别装置
66) 无线遥控设计
67)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
68) 一种输出电压4~16V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
69) 用AT89C2051设计超声波测距仪
70) 于CPLD/FPGA的出租车计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