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1)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之前应该_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版所以,在权还原氧化铜前要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2)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能污染空气的气体,所以,在装置B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CO+CuO
△ | .
⑵ 小平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专生爆炸,在通入CO气体属之前应该必须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前后,A处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 .
⑶ 董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1)说明利用该实验装置如
解答见图片。望采纳。 
⑷ 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后面为什么系气球
收集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⑸ 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__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氧化铜前要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故答案:检验CO的纯度
⑹ 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
(1)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一氧化版碳与氧化铜权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⑺ 董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1)说明利用该实验装置如何
1)控制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等时间内,观察比较两个气球膨胀的程度,判断电流的热效版应跟电阻大小权的关系。 (2)装置气密性不好(气球漏气);球皮太厚;电阻R1、R2的阻值相近;电源电压太低(电流太小)。 (3)从做功角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生活经验与实验现象中任答一条,合理即可) 生活经验—①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蒸气能把壶盖顶起; ②水沸腾变成蒸气,能为机械提供动力。 实验现象—①水沸腾时,继续加热,试管的塞子能被冲出; 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蒸气能推动叶轮转动。从热传递角度(利用内能加热物体。生活经验与实验现象中任答一条,合理即可) 生活经验—①水沸腾变成蒸气能为城市的集中供热提供优越的方式;②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 实验现象—①(实验能说明沸水与同温度的蒸气给物体加热效果不同即可。)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产生较多蒸气能把馒头较快蒸熟。
⑻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
A、玻璃管越细,玻璃瓶受力发生的形变引起液柱的变化越明显.此说法错误; B、细玻璃管内专水面上升的原属因是玻璃瓶发生形变.此说法错误; C、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说法错误; D、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瓶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此说法正确. 故选D.
⑼ (2010萝岗区一模)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
A、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的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内乒乓球,通过乒容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C、在研究电阻的串联时,为了使研究更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题意. D、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⑽ 小平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
(1)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回,说明该反应中答有CO 2 气体生成; (2)一氧化碳属于易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易爆炸; 故答案是:(1)该反应中有CO 2 气体生成; (2)检验CO的纯度. |
与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什么代表开
发布:2025-10-13 11:01:25
浏览:5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