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知道制作镍基催化剂时,镍铁镁和硅藻土的投加比例
这是我从从上海有色网( http://www.smm.cn)看到的一篇关于镍基催化剂的介绍,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镍基催化剂一般是指雷尼镍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而使用。其制备过程是把镍铝合金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掉,留下了很干燥的活化后的雷尼镍.多大小不一的微孔。 这样雷尼镍表面上是细小的灰色粉末,但从微观角度上,粉末中的每个微小颗粒都是一个立体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使得它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极大的表面积带来的是很高的催化活性,这就使得雷尼镍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的氢化反应中。我们所说的骨架镍,原料是镍铝合金,用氢氧化钠处理该合金: 2Ni-Al+2NaOH+2H2O=2Ni+2NaAlO2+3H2 雷尼镍主要用于不饱和化合物,如烯烃,炔烃,腈,二烯烃,芳香烃,含羰基的物质,乃至具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的氢化反应。使用雷尼镍进行氢化有时甚至不需要特意加入氢化,仅凭活化后的雷尼镍中吸附的大量氢气即可完成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是顺位氢化产物。另外,雷尼镍也可以用于杂原子-杂原子键的还原。除了作为催化剂加氢,雷尼镍还将充当试剂参与有机含硫化合物如硫缩酮的脱硫生成烃类的反应。 镍催化剂呈现出很高的加氢活性,由于其催化活性好,机械强度高,对毒物不敏感,导热性好等优点,不仅应用于各种不饱和烃的加氢,而且也是脱氢、氧化脱卤、脱硫等某些转化过程中的良好催化剂,使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油脂、香料、双氧水、合成纤维,特别是在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❷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
(1)想要分离出联苯降解菌,就要使用以多聚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在此内培养基上容,不能降解多聚联苯的细菌无法存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Mn2+的实验组,酶的活性明显提高,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3)酶生产出来后,需要经过分离和纯化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酶.若要使酶能重复、连续使用,可通过酶的固定化来实现.
(4)在酶的浓度较低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在酶的浓度较高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的浓度,因此底物浓度增加时,最大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说明二者都能合成多聚联苯酶.细菌内酶的含量和结构的差异,都会导致细菌降解能力的不同.
故答案为:
(1)A 该培养基中有多聚联苯为唯一碳源
(2)Mn2+ 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3)酶的分离纯化 便于重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
(4)B
(5)两种菌内酶量为同 两种菌内酶基因的结构(酶结构)不同
❸ 《碳化钨镍基合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啊,有谁可以教教我吗
唐泰牌镍合金焊丝
❹ 4,4'-二氨基联苯的制备方法
用铁粉将硝基苯还原为1,2-二苯基肼,然后氢化偶氮苯在无机酸催化下重排,即可得到联回苯胺。后一步答重排也称为联苯胺重排反应,其过程是分子内的,可看作是σ迁移反应,但是具体的机理仍无完全统一的定论,是有机化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 。重排反应中也会产生少量的副产物,包括其他氨基联苯和半联胺等。工业上,反应后得到的是4,4'-二氨基联苯的盐酸盐,加浓硫酸则得到4,4'-二氨基联苯硫酸盐 。
❺ 制备联苯甲酰时,反应温度为什么要逐渐升高若升温过快会出现什么结果
用苯通过热解法生产联苯: 最初是采用苯蒸气鼓泡通过750℃的熔融铅浴版,后改用氯化权钠和氯化钙盐浴,以后使用催化活性低的金属(如镍铬合金)制成的电阻加热器。反应中要避免局部过热以及在高温区停留过长,以防止生成炭和大量的多联苯,实际生产过程常采用很高的物料流速并加入过热蒸气或高温烟道气进行稀释。当有催化剂(MgO、ThO2和CoO等)存在时,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获得较高的联苯产率。
反应温度若不逐渐升高 ,则可导致局部过热以及在高温区停留过长,生成炭和大量的多联苯
❻ 怎样制联苯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取代苯,钯催化剂,氧化剂,有机酸和有机溶剂,其中取代专苯的摩尔数是钯催化剂的属1~100倍,氧化剂摩尔数是钯催化剂的2~100倍,有机酸的摩尔数是钯催化剂的5~100倍,有机溶剂摩尔数是钯催化剂的100~ 200倍,在0℃~80℃下搅拌反应5~48小时,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氯甲烷稀释,然后水洗至pH值至中性,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去二氯甲烷,再经过柱层析分离得联苯。
❼ 镍催化剂的镍基催化剂
其制备过程是把镍铝合金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掉,留下了很干燥的活化后的雷尼镍.具有大小不一的微孔。 这样雷尼镍表面上是细小的灰色粉末,但从微观角度上,粉末中的每个微小颗粒都是一个立体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使得它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极大的表面积带来的是很高的催化活性,这就使得雷尼镍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的氢化反应中。我们所说的骨架镍,原料是镍铝合金,用氢氧化钠处理该合金:
2Ni-Al+2NaOH+2H2O=2Ni+2NaAlO2+3H2
雷尼镍主要用于不饱和化合物,如烯烃,炔烃,腈,二烯烃,芳香烃,含羰基的物质,乃至具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的氢化反应。使用雷尼镍进行氢化有时甚至不需要特意加入氢气,仅凭活化后的雷尼镍中吸附的大量氢气即可完成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是顺位氢化产物。另外,雷尼镍也可以用于杂原子-杂原子键的还原。除了作为催化剂加氢,雷尼镍还将充当试剂参与有机含硫化合物如硫缩酮的脱硫生成烃类的反应。
镍催化剂呈现出很高的加氢活性,由于其催化活性好,机械强度高,对毒物不敏感,导热性好等优点,不仅应用于各种不饱和烃的加氢,而且也是脱氢、氧化脱卤、脱硫等某些转化过程中的良好催化剂,使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油脂、香料、双氧水、合成纤维,特别是在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❽ 求高三化学、理综试卷 (偏难)
2012年浙江理科综合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9.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CaX2 、CaY2、 CaZ2 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2e- 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
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
使平衡2 +2H+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CrO4+4H2O 2K2Cr2O7+4KOH+2H2↑+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化合物 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 、 、 、 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 和 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 和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26.[14分]已知:I2+2 +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H
(kJ/mol)
活化能Ea
(kJ/mol)
甲烷氧化
CH4(g)+2O2(g) 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 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H4(g)+H2O(g) 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 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 CO(g)+3H2(g)的KP= ;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阶段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即时)
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
28.[14分]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 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 g无水AlCl3和30 mL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 mL乙酸酐和10 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
(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___________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_______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卷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29.[15分]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G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F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X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X最多消耗6 mol NaOH
D.化合物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 ① 。
A.2s B.2d C.3p D.3f
(2)写出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② 。
(3)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③ 。
A.干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与丙酮混溶
D. 溶于水 E.碘溶于四氯化碳 F.石英熔融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 ④ ,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⑤ ,
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 ⑥ ,
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 ⑦ 。
A.N2 B.CO2 C.CH2Cl2 D.C2H4 E.C2H6 F.CaCl2 G.NH4Cl
(5)用“>” “< ” “=” 填空: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 ⑧ Al;熔点的高低:KCl ⑨ Mg。
16.《化学与技术》模块
(1)氯碱工业是利用电解食盐水生产 ① 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2)电解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 Ca2+、SO42-等杂质离子,
下列加入顺序合理的是 ② 。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3)“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某工厂的盐泥组成如下:
成分
NaCl
Mg(OH)2
CaCO3
BaSO4
其他不溶于酸的物质
质量分数(%)
15~20
15~20
5~10
30~40
10~15
为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生产七水硫酸镁工艺流程图
1-反应器 2-过滤器 3-蒸发浓缩器 4-结晶槽 5-洗涤槽 6-真空干燥器
装置1中加入的酸应选用 ③ ,加入的酸应适当过量,控制pH为5左右,反应温度在50℃左右。持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以使Mg(OH)2充分溶解并转化为MgSO4,在此过程中同时生成CaSO4。其中碳酸钙可以转化为硫酸钙的原因是 ④ 。
装置2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⑤ 。
装置3中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______⑥________。
用装置6(真空干燥器)干燥七水硫酸镁晶体的理由是 ⑦ 。
答案:
7B 8A 9B 10D 11D 12C 13C
❾ 求助:由苯制备联苯的途径
一般需要较强的反应条件,比如说用Pd或者Ni催化条件下,卤苯与苯硼酸的coupling reaction。可能用Cu可以直接催化卤苯,具体我没有查文献,你可以考虑一下。
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首先将苯转化为硝基苯,在Zn还原条件下(碱性条件)制备1,2-二苯肼,然后酸化重排生成对氨基联苯,然后重氮化后水解就是了。说起来比较麻烦,但是都是常规反应,且每一步都产率比较高。
❿ 水的电解实验加入硫酸钠是催化剂吗
不是催化剂,只是为了增大溶液的导电性。
水(H2O)被直流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被称为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在阴极通过还原水形成氢气(H2),在阳极则通过氧化水形成氧气(O2)。氢气生成量大约是氧气的两倍。电解水是取代蒸汽重整制氢的下一代制备氢燃料方法。
催化剂通常能使电解水的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降低电解水的过电势。催化剂的优劣决定了电解水所需要的总电压以及电能转换为氢能的转化效率。比如,两根石墨电极组成的电解池通常需要大于2 V的电压才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因为石墨不是理想的催化剂,而两片不锈钢电极组成的电解池需要大约1.6-1.8V的电压就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酸性环境中,铂是析氢反应的催化剂,几乎没有任何过电势以及非常小的塔菲尔斜率(电流增加10倍所需要的额外电压),是几乎理想化的催化剂,但是由于铂贵金属资源稀缺,科学家正在寻找一些廉价催化剂(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化物以及磷化物)。氧化铱是析氧反应的催化剂,但是同样依赖于稀缺资源,同时由于高电位以及酸性环境,极少物质能能同时展现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氧化铱的替代品。
在碱性环境中,铂和氧化铱依然是很好的催化剂,但是由于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碱性环境的稳定性,能有更多低原子数过渡金属化物的选择。比如,镍基合金展现出了优良的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镍铁基复合材料和一些钙钛矿材料展现出了优良的析氧反应的催化活性。
应用:
基于其高能量密度及零排放(不排放任何温室效应气体),氢气已被列为潜在的清洁能源燃料,同时氢燃料可以通过氢燃料电池的方式驱动各类电子设备及电驱动车。随着氢燃料的飞速发展,电解制氢也逐渐步入工业化取代传统的蒸汽重整制氢的方法来消除对天然气的依赖性同时又减少成本增加氢燃料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