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多变量设计的实验研究例如
什么叫多变量设计的实验研究?例如?
白了就是实验组得出正确结论
对照组当作反例!!
比如什么发芽实验…………
最后不开花不发芽的就是对照组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设计对照实验(或称对照组),如何确定对照组呢?对此,好像大家没有一致的认识。由于人们对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认识的差异,常常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在对照组的确定上出现较大分歧。其实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下面是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提出来请大家共同来探讨。
看法一:在实验中,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那么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有些是进行另外的处理,也是对照组。
看法二:空白对照好理解,若是条件对照就不清楚了。如教材上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中,一张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到底哪一个是对照组?(光合作用,所以需要光,那有光的就是实验组,没光的就是对照组)。又如研究酶的活性,一个是37 ℃,一个是80 ℃,又是哪一个是对照组?(温度通过变化是相互对照。最后得出结论。)
看法三: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的对照组。
看法四:我觉得对照组就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或一直变化的为对照组。
看法五:弄清这个问题其实不难。首先你要明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你准备施加何种实验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一组就是实验组。其次,为了更好的使实验组具有说服力,你要设对照组。无论是空白对照还是条件对照等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那就是衬托。
看法六:这就要看你的实验目的了。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80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那么37 ℃的是对照。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37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的实验都是对照。
上述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确定对照实验的依据不同,导致了对对照实验确定的混乱状况。
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几个概念。什么是空白对照?什么是条件对照?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照”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对照】①互相对比参照。②(人或事物)相比;对比。而【空白】是指(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我们生物学上的“对照”通常是指“空白对照”,应该是不包含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条件等因素的,作为“空白对照”,它的实验结果应该是预知的。而“条件对照”则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因而“条件对照”的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2. 过程控制的5类被控变量哪种最难测
1,被控变量:“被控变量”是“被控对象”上的一个“输出”。
2,控制变量:影响“被专控变量”的外属部因素则是“被控对象”上的“输入”。显然,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不止一个,在影响“被控变量”的诸多输入中选择其中一个可控性良好的“输入量”作为“控制变量”,而其他没有被选中的“输入量”作为“干扰”。
3,控制对象“控制对象”又称“被控对象”。
4,被控对象:控制系统中,作为广义的控制对象,除控制器(调节器)以外的执行器(调节阀)及测量变送装置都包括在内。作为狭义的控制对象,其端部参数(输入、输出)有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和扰动参数,它们通过控制对象的内部状态而相互联系。
3. 过程控制什么市实验法建模,方法有何特点
研究方法的选择 1、实验法 自变量由研究者控制或操纵; 当研究者主要关心变内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剔容除各种替代解释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时,实验法是最好的选择。 2、准实验设计 没有对被试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而是在自然场合下进行观察。
4.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多变量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1)突出优点是它能够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2)由于多变量实验设计回考察的答影响自变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结果的推论性也相应提高。(3)在统计分析方法上,多数的参数推论统计分析方法都可以用于比较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的显著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因素实验设计,还有相应的方差分析方法,并可以通过多重比较方法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缺点:(1)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时间、物力和财力。(2)选择的因素和因素水平过多时,主试或实验者对实验的实施过程可能会失去良好控制。(3)结果解释的复杂性。多变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包括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因素和因素的水平越多,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的解释就越困难。
5. 高中化学各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和装置图
高中化学实验的方法有哪些?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我们从到了七年级就开始学习化学,但是学过的孩子们应该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触一下,到了高中化学才开始真正的学习,但是学习化学就会做实验,做实验的方式都有什么?
化学实验仪器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给你们说了很多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方法的类别,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每个实验都有它适合的方法,你们一定要择选适宜他的方式,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6.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简介
另外一类实验设计是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或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这类回实验设计称答为多变量试验设计(Multiple-Variable Experiment)。多变量实验设计包括多因素组间实验设计、多因素组内实验设计和混合实验设计。
7. 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
消除法: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消除可能对实验结果不利的各种环境刺激、实验条件的额外因素或主试被试方面的主观因素
比如,双盲实验和单盲实验。
双盲实验:在主试者与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情况下实施实验(单盲就是要么主试要么被试不知道实验目的)
恒定法
恒定法:当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或很难消除时,使额外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以排除其变化对结果造成的干扰。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光照、温度等的恒定。
随机取样法
随机取样法: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以抽取被试样本和被试分组来实现
该方法从理论上保证被试的代表性,不同实验处理组的被试特质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以此来保证不同组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比如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实验刺激的随机呈现等。
等组匹配法
等组匹配法:根据被试某些方面的特征或行为表现,将被试认为地划分为具有相同特制的若干组,使各组特制基本相同。
比如将20名男性和30名女性均匀分配到两组,各组分别有10名男性15名女性。
抵消平衡法
抵消平衡法:在额外变量既不能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程序设计的方法抵消或平衡额外因素带来的误差。
通常其用来应对实验中的顺序误差、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练习效应等,如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
统计控制法
当实验中某些额外因素未能加以有效控制时,可以采用提出极端数据,统计校正或根据主试观察提出不可靠的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一般用在实验之后。
8.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多因素组内实验设计
多因素组内(被试内)实验设计是单因素组内实验设计的扩展。在多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版中,基本方法是:权随机取样被试,参加实验的被试接受全部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
以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举例,表2中自变量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四个水平。两个因素共有2×4=8种处理水平的结合,即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参加实验的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由于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试验处理水平的结合,因而实验处理后测量到的差异应当来自A因素、B因素,或来自A因素与B因素的交互作用。 表2 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举例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 A1B1 A1B2 A1B3 A1B4 A2B1 A2B2 A2B3 A2B4 被试1 Y Y Y Y Y Y Y Y 被试2 Y Y Y Y Y Y Y Y 被试3 Y Y Y Y Y Y Y Y 被试4 Y Y Y Y Y Y Y Y 被试5 Y Y Y Y Y Y Y Y ......
9.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解决多变量实验设计缺点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确认分解的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将复杂的多内变量实容验设计分解为若干个单因素和简单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分多次实施实验,然后再将多个实验获得的数据放到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就减少了由于实验设计的复杂给主试和实验者实施实验带来的困难,提高了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