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联T34坦克怎么样
T-34 全重32吨,乘员4人,主武器为一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62毫米DP/DT机枪,车宽内2.92米、车高2.39米,克里斯容蒂悬挂装置,Б-2-34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60毫米。
T-34中型坦克是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呕心沥血之作,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与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有一位伟人说过:"如果你是一位元帅,要统帅一支大军去攻占敌人的国土并赢得战争,那么请选T-34吧。"
B. 请问,在二战中,苏军T34坦克的详细数据。
T-34坦克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8万多辆,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简介
设计者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介绍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注意:T-34的“T”读作“te(1声)”,而不是英语的“T”,因为这个字为俄语(虽然美国人直接叫“T34”)
详见网络http://ke..com/view/1169017.htm
C. 二战中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综合性能那个好一些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格兰特”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mm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A3(76)W HVS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33650kg 车长 7.54m 车宽 3.0m 车高 2.97m 引擎 Ford GA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2/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61/n.a. km 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76mm Gun M1A1,M1A1C or M1A2 ; 2x.30 caliber MG M1919A4 弹药 76mm:71发 ; 7.62mm:6250发 装甲 13-178mm 爬 坡 度 31度 过直墙高 0.61m 越 壕 宽 2.3m 涉 水 深 0.91m T-34坦克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8万多辆 T-34/76A 1940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苏德战争初期制造了有名的“T-34危机”。 基本数据 长度/宽度 5.92m/3.00m;高度 2.45m 重量 25.3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型 45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0km/h,越野42km/h 最大行程 公路450km,越野375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130,越野170 燃料载量 409升+15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11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宽度 3m 主要武器:L-11(Model 39) 76.2mm坦克炮,30.5倍口径,备弹61发,仰角-4°~ +29° 辅助武器:2 X 7.62mm DT机枪,备弹2898-4725发 T-34/76B 1941/1942 T-34/76B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据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 长度(含炮管)/宽度 6.68m/3.00m;高度 2.45m 重量 26.5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M型 45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1km/h,越野39km/h 最大行程 公路450km,越野29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60升+134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4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宽度 3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0)76.2mm坦克炮,42倍口径身管,备弹61发,仰角-4°~ +29° 辅助武器 2 X 7.62mm DTM机枪,备弹3906发 T-34/76C 1943 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后期型号,炮塔的设计有所改进,车体和炮塔都增加了防护,因此车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征是炮塔前部有30°的倾角。T-34/76C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主力,在战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对抗德国的Ⅲ号、Ⅳ号、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这场战役也说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经不及德国新式坦克,战场的需要导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现。 长度(含炮管)/宽度 6.75m/3.00m;高度 2.60m 重量 30.9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M型 45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1km/h,越野39km/h 最大行程 公路500km,越野39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85m 越壕宽度 2.5m 主要武器:F-34(Model 1942)76.2mm坦克炮,42倍口径身管,备弹69发,仰角-3°~ +30° T-34/85 M1944 改进为ZIS-S-53型主炮(M1939式85mm高射炮的衍生型号),大大加强了火力,装甲也有一定的改进。 重新设计新型炮塔加大了炮塔空间,增加了装填手T-34/85于1943年下半年投产,是T-34系列中产量最大者。 主要性能数据 型号T-34/85 乘员5人 战斗全重32000kg 单位功率11.5kW/t 单位压力81.4kPa 车长 炮向前8.100m 炮向后7.520m 车体长6.100m 车宽3.000m 车高(至指挥塔顶)2.743m 火线高2.050m 车底距地高0.400m 履带宽500mm 履带中心距2.450m 履带着地长3.850m 公路最大速度55km/h 越野最大速度43km/h 燃料储备590L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土路最大行程400km 涉水深(无准备)1.320m 爬坡度58% 侧倾坡度47% 攀垂直墙高0.730m 越壕宽2.500m 最小转向半径1.5m 发动机型号B2-34或B2-34M 类型4冲程12V 60°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368kW/18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机械固定轴 前进档/倒档数5/1 转向装置类型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85mm/Зис-с-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7.62mm/дтм/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7.62mm/дтм/机枪/1挺 弹药基数 炮弹58发 7.62mm机枪弹2394发 射速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侧面均质/75mm/钢 车长超越控制无 火炮俯仰范围-5~+25°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无 高低向无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均质/45mm/30°/钢 前下均质/45mm/钢 侧部均质/45mm/上40°、下90°/钢 后部均质/47mm/50°/钢 顶部均质/18~22mm/0°/钢 底部均质/18~22mm/0°/钢 炮塔 正面均质/90mm/钢 后部均质/60mm/钢 顶部均质/18~22mm/钢 发电机 型号ГТ-4563A或ZFC-1500 电压/功率28V/1.5kW 综合比较,M4略胜于T34战车
D. 四号坦克可以装配t34的炮塔吗
装T34-76的可以,T34-85不行
能否换抄炮塔取决于两个因素
1座圈大小
2车体能否承受
4号坦克的座圈是1600毫米,T34-85是1650毫米,装不上去
而装T34-76的意义不大,太过拥挤,还不如装自己的
另外,4号的初始设计重量只有20吨,到了4 H的时候已经是25吨,传动已经不堪重负了,再加就出问题了
E. T34/85和T34 1943有什么区别
T-34/76C 1943
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后期型号,炮塔的设计有所改进,车体和炮塔都增加了防护,因此车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征是炮塔前部有30°的倾角。T-34/76C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主力,在战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对抗德国的Ⅲ号、Ⅳ号、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这场战役也说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经不及德国新式坦克,战场的需要导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现。
长度(含炮管)/宽度 6.75m/3.00m
高度 2.60m
重量 30.9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V-2-34M型 50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290(434)km,越野201(37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85m
越壕宽度 2.5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2)76.2mm坦克炮,42倍口径身管,备弹77-100发,仰角-3°~ +30°
T-34/85 M1944主要性能数据
型号 T-34/85
乘员 5人
战斗全重 32000kg
单位功率 11.5kW/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8.100m
炮向后 7.520m
车体长 6.100m
车宽 3.000m
车高(至指挥塔顶) 2.743m
火线高 2.050m
车底距地高 0.400m
履带宽 500mm
履带中心距 2.450m
履带着地长 3.850m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平均速度 25km/h
燃料储备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300km
土路最大行程 250km
涉水深(无准备) 1.320m
爬坡度 58%
侧倾坡度 47%
攀垂直墙高 0.730m
越壕宽 2.500m
最小转向半径 1.5m
发动机型号 B2-34或B2-34M
类型 4冲程12V 60°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368kW/18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机械固定轴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85mm/Зис-с-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弹药基数
炮弹 56发
7.62mm机枪弹 2394发
射速 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侧面 均质/75mm/钢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火炮俯仰范围 -5~+25°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无
高低向 无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均质/45mm/30°/钢
前下 均质/45mm/钢
侧部 均质/45mm/上40°、下90°/钢
后部 均质/47mm/50°/钢
顶部 均质/18~22mm/0°/钢
底部 均质/18~22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90mm/钢
后部 均质/60mm/钢
顶部 均质/18~22mm/钢
发电机
型号 ГТ-4563A或ZFC-1500
电压/功率 28V/1.5kW
F. T34坦克的性能
T34有四种来型号,源T3457,T3485,T3476,T341百等型号
T34的综合性能很好,但是他们除了t341百,其他的我估计就没有能抗衡虎式的了,因为产量最多的t3485型,并且也是量产t34中最厉害的,但仍然处于劣势,所以说到二战末期t34已经过时,但是如果把时间移到中期来评价,那么这坦克绝对是天下第一
G. 为什么苏联要设计装备t34/85 model1969这种坦克
T34坦克说抄他是二战最好的坦克主要是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校高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这就是“T-34危机”,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作为应对措施,其中就包括黑豹,它和苏联的T-34中型坦克以及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最好的中型坦克。说实话黑豹的各个方面都要超过T34,但是由于机械故障(特别是变速箱、传动装置、悬挂装置以及引擎),有很多“黑豹”型坦克在战前或战斗中损坏。当时德国的装甲兵总监海因兹.古德里安事后评价道:“他们太容易起火了,燃料系统缺乏足够的保护,由于经验不足,损失了一些乘员。而且数量也的确太少了只有5976辆“黑豹”坦克。如果黑豹也产几万辆的话,也并不可能挽回战局,只会拖延战事罢了。当时德国燃料严重不足。这只会增加美军航空兵的战绩而已。
H. t34的性能参数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版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权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注意:T-34的“T”读作“te(1声)”,而不是英语的“T”,因为这个字为俄语(虽然美国人直接叫“T34”)
I. m4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悬挂装置在二战中哪个好
你好,t34用的克里斯蒂悬挂跑得快,但是占车内空间大,耐久度,维修性都不行专。m4早期的vvss垂直弹簧悬挂到属后期已经落后,所以谢尔曼后来都用hvss水平弹簧悬挂系统,带来更好的通过性和平稳。个人觉得谢尔曼的更胜一筹
J. 克伦威尔坦克与T34的问题
首先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国制造的而T-34是前苏联制造的,下面他们的数据希望你满意克伦威尔”I、II、III型坦克的战斗全重约28吨,乘员5人。主要武器是1门57毫米火炮,辅助武器有1挺7.9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92毫米前机枪。发动机为V-12水冷汽油机,功率441千瓦。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采用“克里斯蒂”悬挂装置。坦克最大速度达64千米/小时。车体和炮塔多为焊接结构,有的为铆接结构,装甲厚度为8~76毫米。IV、V、VII型坦克换装了75毫米火炮,增装了炮口制退器,发射的弹种由以穿甲弹为主转向以榴弹为主。IV、V、VII型的区别是,IV型采用铆接车体,V型采用焊接车体,VII型加装附加装甲。VI、VIII型坦克换装了95毫米榴弹炮。VI型的车体为铆接结构,VIII型的车体为焊接结构,有附加装甲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T-34坦克于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是二战期间总体设计最优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种型号,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称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这就是“T-34危机”。 不过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 T-34/76B 1942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据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