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

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

发布时间:2021-02-28 19:56:27

A. 电冰箱中的自动温度控制装置时如何工作的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某些金属会随着温度变化,外型也会变化的原理.和电饭锅一样的,两片薄薄的铜片,夹在一起,温度变化,它会向某个方向弯曲.通电和断电大致就是这样完成的.

B. 求水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水位自动控制装置(液位自动控制)的原理图如下:

工作过程:

假定由于某一因素使得疏水生成量突然增大,那么系统原有的平衡被破坏,加热器内水位上升,相应地信号筒内水位也上升,使得槽孔处汽体的通流面积减小,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减小,液相流量增大,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减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增大,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增大,最后在新的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反之亦然。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可分为减压、抽吸、控制3个不同环节。

(2)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扩展阅读

1、减压环节:

疏水从加热器排出经疏水管路进人调节阀,在收缩段内加速,压力降低到喉部混合点压力的过程,称为减压环节。减压环节的计算任务是根据控制环节的疏水流量分配,确定出喉部混合点的压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节流阀开度,能降低混合点处的压力。

2、抽吸环节:

根据信号筒感受到的加热器内水位讯号,调节汽体和一部分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调节管路到达调节阀喉部混合点的过程,称为抽吸环节。抽吸环节是根据减压环节获得的压力降,求出调节管路内的汽液两相流量。

3、控制环节:

两股流体在调节阀喉部相互作用后混合,压力迅速降低,而后在扩张段内充分回流,压力有所升高的过程,称为控制环节。控制环节是确定疏水流量在调节阀前疏水管路及调节管路内的分配比例,以满足系统管路内的压力平衡。

由于两股流体的相互作用发生在调节阀喉部处很短的距离内,且汽液两相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液体内蒸时由于相间热阻的存在,汽液两相间达到热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汽化速率的大小与闪蒸时液体的过热度、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及流型都有关系,在计算时必须做一些简化处理。

C. 配变自动化调节装置和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有什么区别

是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NAD-SPC)在业内有多种名称,配变自动化装置就是三相不内平衡调节装置。除此之外,它也叫容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电能质量矫正装置等。一般与业内人士交流,用这几个称呼都是可以的,或者可以用它的英文名称NAD-SPC。

D. 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执行装置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电动执行机构,继电器,电磁阀,液力偶合器,变频器,调速称,分析仪等等。这些都是,你具体计论哪方面的内容。

E.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整个系统的数字化、集成化、规范化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将会不断朝着高集成化、数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将会进一步应用在继电保护和测控装置上,这些新器件的应用将使保护和测控装置的电路板更加小型集成化。高集成化可以使装置通信、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更强,降低成本,减少故障率,有利于实现统一的运行管理。
数字化是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数字化、信息化以及与电力整体的协调操作。随着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如智能开关设备、光电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和各类智能电子装置的出现和应用,变电站自动化将进人数字化阶段,有利于改进和优化现有的保护和控制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逐步向产品标准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产品基本功能设计和要求的标准化及产品的对外接口和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变电站内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做到互换互连,“即插即用”增加了用户选择变电站内各类设备和更换设备的自由度,同时不满足标准化设计的厂商将被逐步淘汰,使变电站自动化专业逐步走向良性的发展。
2、从集中控制、功能分散型向分层分布式网络型发展
传统的保护、远动和站级监控、故障录波等设备是按功能分散考虑的。趋势是从一个功能模块管理多个间隔单元,向一个模块管理一个间隔单元发展,实现地理位置上的高度分散。这样发生故障时对系统的影响可大大减小,功能模块的独立性、适应性更强。通信接口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早期的串行通信到现场总线,从现场总线再到工业以太网通信,工业以太网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带宽的提高和交换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使通信实时性得到了保障。在网络化的IEC61850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基于上述技术的交换式以太网,解决了基于HUB的共享式以太网冲突检测机制造成的丢包问题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实时性不确定问题,以太网交换机除了用于构建各种网络架构和传输各种控制命令和监测数据以外,还通过网络传输间隔设备之间的跳闸命令和闭锁信号。因此,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IEC61850 系统中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已经成为组成变电站综自系统其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已有的实际工程应用中,这些交换机还存在着部分问题,如电源损坏率高,部分严酷情况下会出现丢包现象等,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采用符合IEC61850-3 标准的产品,应满足与安装在变电站间隔层就地的保护测控装置一样的环境、机械以及电磁兼容的要求。通信容量更大、实时性更高、可靠性更高的需求影响着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3、遥视系统的应用
遥视系统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内已广泛使用,它将变电站内采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象远距离传输到调度中心或集控站(主站),使主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可以借此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控,以保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遥视系统的视频图象监视在本质上还属于图象获取系统,将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到图象信息的分析与理解中,可以实现变电站系统图象信息的智能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变电站领域已成功应用的例子有指针式仪表表示值的自动检定、移动物体的自动识别报警和跟踪运行人员的操作过程。随着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一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其在变电站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4、蓝牙技术的发展应用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开放性全球规范,它是一种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的短程无线电技术,解决了以太网用于变电站自动化布线难的问题。该技术具有小功率、微型化、低成本以及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特点。蓝牙技术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其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蓝牙技术标准统一、知识产权共享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其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可以预见,变电站内许多设备问采用无线方式通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
XNR-800型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在综合国内外多家微机保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当前国内外先进微机技术,采用国际最新的DSP为核心处理单元,研制成集保护、测控、远动、通讯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具有保护、遥测、遥信、遥脉、遥调、遥控等功能,可实现对变电站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功能。
该系统自投入市场以来,以其运行稳定、功能完善、采样准确、开入开出正确、通讯可靠而深受用户的好评。
该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模式,装置可以集中组屏,也可分散安装于开关柜的二次仪表室中。集中组屏时,屏柜采用2260(或2360)×800×600尺寸,每面屏柜可装4层装置,每层可装3个装置。其各种保护测控装置、自动化控制装置从物理性能上与空间分布至主变电站一次设备间隔层,各装置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具有独立的电源,CPU及独立的操作回路,完成对变电站对应间隔的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各装置在软、硬件设计上是完全独立的,不依赖通讯网。
构成分布式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的CPU芯片采用国际先进的DSP芯片,并采取了隔离、软硬件滤波、看门狗电路、抗干扰编码、智能诊断、各种开放、闭锁控制电路、抗震动、抗干扰的新型结构设计等多种软硬件方面的措施,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在通讯系统中,各装置可通过现场总线直接连接微机进行通讯,也可与通讯管理机进行通讯,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通讯管理机上传给微机监控系统;同时通讯管理机把接收到的各种命令传送到所对应的装置中。控制设备层以站内一次设备为测控对象,面向对象,综合分析变电站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及控制要求,分布式配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微机保护和测控装置。各装置相对独立,可与变电站层设备通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F. 化工厂的自动化控制主要是做什么的具体干什么,学习哪些内容

化工厂一般自动化都是进行电气自动控制检修与保养及运行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各种供配电柜的设计和安装,电机维修,简单的PLC设计,已经一些变频器维护,和一些企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等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G.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用什么语言编写的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用PLC程序语言设计编写的。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系统控制可大体分为频率-有功功率控制、电压-无功功率控制及系统操作三大类。频率-有功功率控制和电压-无功功率控制在日本各电力公司过去就已经实现并取得了实际的成效,最近在实用上综合的控制方法正逐步确定下来。

除了紧急情况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稳定装置以外,系统操作仍为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各层间跨系统的自动操作体系及理论的探讨尚有待研究。

由于其调节效果要影响整个系统,所以频率调整应以中央控制器所为主体进行控制。在中央控制所将依靠计算机或一部分专用模拟装置进行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经济负荷分配及精确追踪负荷变动的有功功率预测控制。

(7)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扩展阅读: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征:

1、功能实现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微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

2、系统构成模块化。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块化的构成,方便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的组态,以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

3、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子系统都是按分布式结构设计的,每个子系统可能有多个CPU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由庞大的CPU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协调的有机综合系统。

4、操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不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操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主控站内,就是在主控站或调度室内,面对彩色屏幕显示器,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操作。

5、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H.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一样么

我的理解:变电来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源=继电保护+计量控制+电能调度分配。
继电保护装置和继电保护虽然只差两个字,但却不是同一概念。
继电保护装置只能算个大部件。是继电保护的一部分。
继电保护涉及一次、二次,一次的信号经过二次的继电保护装置处理后输出显示信号(告警)或者跳闸、合闸信号,一次的断路器执行跳闸、合闸。

I. 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配电网SCADA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四遥(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状态监视、报警、事件顺序记录、统计计算、制表打印等功能,还应支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接口等。
2)配电网电压管理系统。
根据配电网的电压、功率因数、电流等参数,自动控制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分接头的档位等功能。
3)配电网故障诊断和断电管理系统。
根据投诉电话、通信信息,实现故障定位、诊断,并实现故障隔离、负荷转移、现场故障检修、事故报告存档等;
4)操作票专家系统(ES)
1)变电所自动化:实施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与控制中心和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通信。
2)配电所自动化:该功能由安装在配电所的RTU对配电所实现数据采集、监视控制,与控制中心和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通信。 1)馈线控制及数据检测系统。
正常状态下,可实现对各运行电量参数(包括馈线上设备的各种电量)的远方测量、监视和设备状态的远方控制。
2)馈线自动隔离和恢复系统。
当馈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判断馈线故障段,自动隔离故障段,并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a采用线路自动重合器和/或分段器;
b采用远方通信信道,具有数据采集和远方控制功能的馈线自动化。该系统除了包括一次设备,还应包括远方终端(FTU)、通信信道、电流电压传感器等。

J. 我想咨询下 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和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是不是同一个产品功能是不是一样的

是的。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NAD-SPC)在业内有多种名称,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它也叫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电能质量矫正装置等等,功能基本类似,外形上有些不同,英文名称NAD SPC ,

阅读全文

与配变自动化控制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买的鼻炎仪器怎么用 浏览:189
试剂和设备哪个好做 浏览:186
台湾东田电动工具 浏览:386
常青藤工具箱功能 浏览:74
dnf机械牛怎么开启 浏览:476
总线上设备有什么特点 浏览:156
全身手脚动不了用什么样器材锻炼 浏览:35
精凌玻璃自动切割设备怎么样安微 浏览:59
用什么仪器检查乳房疾病 浏览:890
正方形内一个圈是什么阀门 浏览:396
检测冲击试验机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161
雨燕废气阀门位置图 浏览:397
公园健身房器材设备有哪些 浏览:108
远距离液位测量装置的作用 浏览:696
测余氯用什么实验器材 浏览:742
冰恒制冰机充什么型号制冷剂 浏览:234
治疗鼓膜内陷有什么仪器 浏览:347
热电阻校验装置实验 浏览:125
山东高科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