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② 地下室回填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回填监理通知单怎么回复
xx监理单位,接贵单位xx号监理联系单后我单位质量负责人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对xx号楼地下内室回填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容,对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虚铺厚度过厚,夯实遍数不能满足要求的部位立即停止施工,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整改。待贵单位有关人员验收同意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xx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xxx
xxx年x月x日
③ 地下车库CO检测点该怎么设计
建议安装工业级别CO气体报警器,CO报警器在车库等密闭空间的有效量程为版1米。设计时主要权以车库大小和空间布局,在关键点安装AG210,点位多的话,还需配控制器。为防止CO中毒,除浓度超标后CO气体报警器声光报警,还需联动风机进行排风。
④ 车库地下空间停车场的一氧化碳co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如何设置
车库地下空间停车场的一氧化碳co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1、环境条件
1.1 环境温度:10一30℃
1.2 相对湿度:<80]
1.3 大气压力:86一106 kpao
1.4 周围应无干扰检定的因素。
2、电源电压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
3、检定用设备
3.1 气体标准物质 采 用 由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提供的co气体标准物质。对等级为3级和5级的仪器,气体标准物质的总不确定度应分别不大于1.0]和不大于1.5]。
3.2零点气零点 气 可 采用高纯氮气或清洁空气。清洁空气中的co含量应不大于1u mol/mol(x了0一6)。
3.3 减压阀、流量计和管路 使 用 与 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准确度不低于2.5级的流量计及使用不影响测定气体浓度的管路。
3.4 秒表分辨率为0.1s,准确度为士0.25s /h的电子秒表或机械秒表。
4、检定前应将被测仪器
检定用设备置于检定环境条件下12 ho。

(4)地下室一氧化碳装置未设计怎么办扩展阅读:
检测气体: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气体危害:
一氧化碳会危害我们人体的健康,如果一氧化碳中毒厉害的话会导致人死亡,所以提醒大家要安全用煤气,在工厂上班的同志也要注意一氧化碳的浓度!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种可以灵活配置的单种气体或多种气体检测报警仪,它可以配备氧气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或任选四种气体传感器或任选单种气体传感器。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具有非常清晰的大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提示,带内置泵,保证在非常不利的工作环境下也可以检测危险气体并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预防。
泵吸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特点:
1.自带吸气泵,可将数十米距离外气体吸入仪器进行测定
2.声、光报警
3.大屏幕数字、字符显示、瞬时值、峰值显示
4.开机或需要时对显示、电池、传感器、声光报警功能自检
5.安全提示:定期闪灯、声音提示
6.出众的音频声音报警
7.配有充电器,携带方便、使用灵活
8.维护费用很低
9.可以支持1、2、3或4种的气体检测工作
资料来源;网络-一氧化碳检测仪
⑤ 地下室一氧化碳探测器应该安装在风口什么位置
报警器的安装高度一般应在160—170cm,以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
报警器安装在卧室和生活区域附近或认为一氧化碳有可能会泄漏的地方,多层式楼房的每一层都要安装,选择位置时,要保证在每一个睡觉的地方都能听到报声。
注意:如果报警器储存或放置在温度低于4℃的地方超过30分钟,必需将它放在室温环境下最少12小时,才可以使用,不正确的位置会影响报警器里面的敏感性电子元件。
保养报警器:
1、每月一次用吸尘器吸去报警器表面的积尘。
2、不要用清洁剂或溶剂擦拭报警器。化学物品会永久性损坏或短暂性污染感应头。
3、避免在报警器附近喷洒空气清新剂,发胶,油漆或其他的气雾剂。

(5)地下室一氧化碳装置未设计怎么办扩展阅读
安装时注意事项
(1)报警器探头主要是接触燃烧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元件,由铂丝线圈上包氧化铝和黏合剂组成球状,其外表面附有铂、钯等稀有金属。因此,在安装时一定要小心,避免摔坏探头。
(2)报警器是安全仪表,有声、光显示功能,应安装在工作人员易看到和易听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消除隐患。
(3)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
(4)被测气体的密度不同,室内探头的安装位置也应不同。被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探头应安装在距屋顶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头应安装在距地面30cm处,方向向上。
⑥ 一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图
(1)据图可以看出,①是长颈漏斗,②是玻璃管,③是锥形瓶,④是水槽,⑤是集气瓶,版故填:长颈漏权斗,玻璃管,锥形瓶,水槽,集气瓶;
(2)A中是用于产生二氧化碳,B中是碳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中是除去二氧化碳,D中是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故填:产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⑦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报警器设计依据是什么
这个是根据您每个防火分区的平面图和具体面积来设计的,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探测器的探测半径是7.5米,根据您现场的面积可以推算出大约需要安装多少台探测器。每个防火分区域由一台控制主机来带动这些探测器,当现场有任意一台一氧化碳探测器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控制主机会联动风机进行排风工作。当气体浓度下降时气体报警器停止报警,排风扇停止排风。每个探测器和控制主机的监控状态实时上传到值班室,监控状态一目了然。
他提供的这种报警监控状态相对来说比较节能环保了,有的地下停车场是每隔一小段时间就进行排风工作,他是通过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来进行排风,就避免了排风频率过高导致的能源浪费。
根据测试,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小时;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自于汽车发动机,当发动机怠速运行时,由于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含有大量CO的尾气。地下停车场属于密闭环境,车辆进出比较频繁,所排放的尾气也不易排出,极易积累大量CO气体,导致停车场内弥漫着呛鼻的气味,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地下车库、停车场内应配有送、排风系统,用新鲜空气进行置换,地下汽车库CO含量长期应低于25ppm,短期不应高于50ppm。
⑧ 地下室(车库)内一氧化碳(CO)检测报警器如何设计、选择
这个你可以参考《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一般来说CO的检测范围在1m左右,详细的设计要看空间。主要的是要能够超标报警,能联动排风设备就好了。
⑨ 我们项目上有两个客梯,都是下地下室的,但是没设计集水坑,行不行有什么规范依据
没有集水坑也可以通过在基础里预埋排水管引到附近的集水坑解决,关键是如果没有电梯轿厢缓冲墩装置需要的高度的话就不行了
⑩ 已建成的装置没有安全设计专篇怎么办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中,对安全装置列出了目录: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
(试行)
说明
一、安全设施的含义
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二、安全设施的分类
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3类。
三、适用范围
本目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竣工验收。
⒈预防事故设施
⑴检测、报警设施
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份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仪器。
⑵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⑶防爆设施
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⑷作业场所防护设施
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静电、防噪音、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⑸安全警示标志
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⒉控制事故设施
⑹泄压和止逆设施
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⑺紧急处理设施
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表联锁等设施。
⒊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⑻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隔爆设施,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火材料涂层。
⑼灭火设施
水喷淋、惰性气体、蒸气、泡沫释放等灭火设施,消火栓、高压水枪(炮)、消防车、消防水管网、消防站等。
⑽紧急个体处置设施
洗眼器、喷淋器、逃生器、逃生索、应急照明等设施。
⑾应急救援设施
堵漏、工程抢险装备和现场受伤人员医疗抢救装备。
⑿逃生避难设施
逃生和避难的安全通道(梯)、安全避难所(带空气呼吸系统)、避难信号等。
⒀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
包括头部,面部,视觉、呼吸、听觉器官,四肢,躯干防火、防毒、防灼烫、防腐蚀、防噪声、防光射、防高处坠落、防砸击、防刺伤等免受作业场所物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