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
(1)①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T=0.1s;
根据公式△内x=aT2有:a=
=
=0.49m/s
2;
②③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3g-f=(m
2+m
3)a
f=μm
2g
联立解得:μ=
.
故需要测量滑块质量和钩码质量;
(2)带电小球的受力如图(b),根据平衡条件有

mgd |
k |
.
⑵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粗糙曲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
(1)由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0.3cm,游标尺示数为15×0.05mm=0.75mm,=0.075cm,游标回卡尺读数d=0.3cm+0.075cm
=0.375cm;
(2)物答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然后物块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mgs=0-
mv
2,解得:μ=
,由此可知,要测动摩擦因数,出d与t外,还需要测量光电门与C点间的距离s.
(3)滑块在水平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大,测量s时的误差越小,为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增大物块释放位置的高度,可以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故答案为:(1)0.375;(2)光电门与C点间的距离s;
;(3)增大物块释放位置的高度.
⑶ (18分)(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
(1)①L、l(2分);②如图所示(4分);③0.2(3分)。
⑷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
(1)电源频率为50Hz,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 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回:t=0.02×2=0.04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答的推论:△x=at2可知,加速度: a= = = 0.0671?0.0529+0.0721?0.0576+0.0770?0.0625 | 9×0.042 |
≈3.00m/s 2.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不变,加速度a的测量值不变,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其中:sinθ= ,cosθ=
⑸ 某课外兴趣小组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所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秒表、
(1)根据图来丙可知,自漏斗完成72次全振动的时间t=36.0s,则 则单摆的周期为:T= = =0.50s 根据△x=aT 2得: a= =0.20m/ s2 (2)液体漏出后,漏斗重心变化导致单摆有效摆长变化,从而改变单摆的周期,影响加速度的测量值. 故答案为:①0.50;0.20; ②漏斗的重心变化
⑹ 实验题: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
(1)根据表抄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t图线;
 1 | 2 | | at2;(3)2.0
⑺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素...
因为滑块下滑是匀加速运动,v图像就上升;不是同一方向
⑻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
(1)A、打点计时器通过打点即可知道时间,故不需要秒表,故A错误. B、实验需要测内量两点之间的容距离,故需要毫米刻度尺和,故B正确. C、本实验中可以不测滑块的质量,而且砝码的质量已知,故天平可以不选,故C错误. D、打点计时器要用到低压交流电源,故D正确. 故选:BD; (2)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故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 vD= =×10-2m/s=0.44m/s 同理可求, vC===×10-2m/s=0.36m/s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vD=所以: vE=2vD-vC=0.88-0.36m/s=0.52m/s 由△x=at2可得: a===0.81m/s2 (3)对ABC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μg 所以,a-m图象中,纵轴的截距为-μg,故-μg=-3,μ=0.3 故答案为:(1)BD;(2)0.52;0.81;(3)0.3
⑼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 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滑块上的左右端各有一个完 全一样
图太小,看不清
⑽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M为滑块,m和m′是质量可调的
(1)根据实验原理,结合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时间由打点计时器来体现,因此需要内学生交流电源,同时要用容毫米刻度尺来测量长度,来求出速度,从而算出加速度大小. (2)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C= ═=0.364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0.0404+0.0484+0.0567?(0.0324+0.0241+0.0161) | (3×0.1)2 | =0.810m/s2.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mg-μ(M+m′)g=(M+m′)a, 因此解得:a=g?μg; 结合实验的数据得出a=2m-3, 所以有:μg=3, 则有:μ=0.3; 故答案为:(1)BD; (2)0.364,0.810; (3)0.3.
与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