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是:①检查装置的气
(1)红抄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当红磷与氧气反应完全后,广口瓶内氧气耗尽,由于生成物是固体,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弹簧夹时,水倒流到广口瓶中,倒流进的水约占广口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实验时,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装置漏气,因此发现红磷燃烧的同时,导气管另一端有气泡产生;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就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
(3)如果实验中因红磷量不足,而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因装置漏气而在冷却,过程中进入少量空气或未冷却至室温而打开弹簧夹或烧杯中的水太少等,都可能出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的结果.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故答案为:(1)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有水进入集气瓶; 空气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
(2)气泡,大于,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冷却后进入的水多于五分之一
(3)①③④⑤
2. 2012版九年级化学中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何解释烧杯B溶液颜色无变化的原因可以说氨分子比酚酞分子小吗
不可以,因为氨分子在运动,运动到B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3.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可以怎么改进
方法一
1、实验所需用品:可乐瓶(1升)一个、矿泉水瓶(550ml)两个、注射器(5ml)三个、烧杯(200ml)两个、滤纸、浓氨水、酚酞试液、热水。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1 页 共 4 页)
2、准备工作:本实验是在原
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基础上
进行改进创新,用封闭的可乐瓶
替代半封闭的大烧杯,用喷有酚
酞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
小烧杯,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
替代敞口的小烧杯。为了让演示
实验更生动有趣,可将滤纸折成
漂亮的花朵状,用细线系住从可
乐瓶口放入瓶内中下部,盖上瓶
盖即可。学生分组使用的瓶子选用矿泉水瓶。实验用的滤纸可让学生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长细线系好,从瓶
口伸入,并用瓶盖将其固定在瓶身的中上
部。
3、实验过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
部分,一是教师的演示实
验用可乐瓶,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创新实
验,用矿泉水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喷有酚酞试液的滤纸花用细线系住固定在
可乐瓶的中下部,然后在瓶身底部用注射器注入微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2 页 共 4 页)
量浓氨水,很快处于瓶子中上部的白色滤纸花就会逐渐转为红色,说明处在瓶子底部的氨水分子运动到瓶子中上部。现象明显直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导其思维进一步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分子运动随温度变化情况,小组探究讨论设计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做两个对比实验:把滤纸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喷上酚酞,用细线系好固定在水瓶内的中上部,再将两个瓶子一个放入冷水,另一个放入近沸腾的热水中,再由两个同学分别用注射器同时注入一滴浓氨水,观察滤纸花变红的速度,以此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
4、本改进与创新实验的优点:
①、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实验更加趣味化,引发探究欲望。
②、关注实验的安全性,努力做到环保化,
减小课堂实验对学生的危害。
③、实验用品生活化,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方法二:
1、实验所需用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试管(2 支) 、小试管(2 支) 、胶塞、250ml 烧杯(2 个) 、滤纸条、棉花、玻璃棒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3 页 共 4 页)
2、实验步骤:
⑴把滤纸条放入小试管中,并用酚酞溶
液将其润湿。
⑵在大试管底塞上一团棉花,并把小试
管倒放在大试管中。
⑶向两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塞
上胶塞观察现象。
⑷其中一组放入乘有热水的烧杯中观
察现象。
现象:滤纸条从下至上逐渐变红,且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快。
3、改进实验的效果:
(1)药品用量少,封闭环境对空气无污染。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4. 图1是教科书上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的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B装置版内被酚酞溶液湿润权的纱布都能变红,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对比创新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B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要比A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短,从而可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除(2)中所述的优点之外,还具有“①用密闭的U型管来代替半封闭的烧杯来做实验,减少了因氨气挥发而对空气的污染,绿色环保.
②实验中所需的药品量较少,节约药品.”的优点,但无法实现“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质.”故选:B;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运动越快;(3)B.
5. 在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某教师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操作】①用一个小集气瓶集满一瓶氧
【实验来操作】氧气能使自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或氧化性;
【实验结论及应用】两瓶气体能混合说明了分子的不断运动,可以从闻到气味角度举例说明分子运动;
【反思】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就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评价】该实验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易接受,且趣味性比较强,还比较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操作】木条复燃;支持燃烧;【实验结论及应用】分子能不断运动;打开汽油瓶盖能闻到汽油的气味等;【反思】不一定;【评价】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探究新知识;环保;操作简单;趣味性;保护学生的健康;
6.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三个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注意实验步骤
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都有第一个装置
用双氧水制氧气,用第二个装置
收集氧气,可能用第三个或第四个
7. 急求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参加比赛的,要方案。
你不给分 没人回答滴~~~~~~~~~~
这个给你凑数 给分就给你发好的~~~~~~~~~~~~~~~
化学课外活动的二十二种形式
1.读科普书。教师事先选定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比如,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元素发现史、化学与军事、医药、工业、农业、环境、日常生活、化学科学发展动向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笔记,写下心得体会,相互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举办展览。由教师指定课外小组成员摆置好仪器、装置、试剂、标本、模型、挂图、用表,写好卡片,让全校学生参观。必要时,让课外小组成员或演示,或讲解。既培养了化学骨干,又使今后同学对整个实验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一般宜每学年举办一次。
3.调查访问。教师确定好调查内容,拟定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方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个别或分组带着任务在当地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回校交流。例如当地矿产资源、环境污染与保护、土壤的酸碱性、化肥农药的使用、三废的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等都可以作为调查内容。
4.自制教具。组织发动学生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教具。例如用泥、塑料压膜和铁丝制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模型,利用墨水瓶等制洗气瓶、洗瓶、酒精灯。
5.改进实验。就课本和课外读物中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等提出改进方案,然后进行对照试验,认真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6.写小论文。教师拟定好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自写小论文。
7.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化工厂、煤矿、油田等化工企业,使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参观后,写出参观见闻、体会、感想。
8.分组讨论。教师拟好题目,提出几种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舒已见,展开辨论,形成最终一致的看法。
9.举行竞赛。对教材中的知识或教材外的问题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竞赛,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宜每学期进行一次。
10.
团体接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代表队,每次每队一人,采用抢答或抽签形式回答问题。答题的方式可以口答,可以板演,可以进行实验操作。由评委(一般由老师若干人组成)打分。总分高者取胜,其余同学可以观看。例如各类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就可以进行接力。
11.专题讲座。对一些课本中讲得少而又应让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的问题,可组织小组同学共同查阅资料,共同加以整理,然后由一人或几人向全体同学做专题报告。
12.学生讲课。选一些综合性强、技巧性大的题目,由老师指导课外小组成员写好教案,然后给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讲给其它同学听。这样可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3.家庭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利用能找到的东西做验证性实验。例如用广泛pH试纸测定食盐、食醋、蔗糖、苏打等溶液的pH值。
14.办板报墙报。让小组成员2~3人一组,轮流负责,利用教室后边及校园内的黑板、墙报办板报、墙报,向全体师生介绍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报道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
15.出小刊物。挑选一些善写能画的小组成员,组成编委会,自办化学小刊物,主要刊载学生自写的小论文、小制作及学习的经验体会。同时介绍一些重要的课本中没有的化学知识。
16.编演歌诀。指导学生将一些难记的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相声等,以增强记忆。适当时候,举行班级、年级或全校性的歌诀表演会,还可将歌诀装订成册,人手一份。
17.趣题征解。找一些思考性强、灵活性大的题目,在同学中征集解法,寻求一题多解,选出最优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18.召开晚会。配合学校的重大活动或重大节日,指导课外小组成员搜集资料,自编、自演一些有趣、有味、有乐的节目,在全校公演。例如化学魔术、相声、快板、小品、游戏等。
19.有奖猜谜。将各方面的化学知识编成谜语,写在纸上,让学生猜、猜对者发给小小纪念品。
20.化学故事。寻找或自编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经过准备再讲给人家听。例如,各种化学史话、化学家的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
21.制日用品。指导学生利用能找到的材料制取一些简单的日用化学品。例如用苯酚、氯仿、废尼龙制尼龙胶,自制漂白粉、肥皂、雪花膏等。
22.寻代用品。发动学生从废料中寻找化学实验室代用品,例如:从废电池中取石墨棒、锌皮、MnO,在田野里寻找石灰石等。
8. 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改进的优点
前因不明,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