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齿轮传动实例
汽车里的变速器、机械表里的齿轮传动装置 手表~减速器等等啦~~~
㈡ 齿轮传动的图书目录
第16篇 齿轮转动
第1章 概述
1 齿轮传动的分类和特点
1.1 分类
1.2 特点
2 齿轮传动类型选择的原则
3 常用符号
第2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
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形修缘
3 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3.1 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3.2 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
3.2.1 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3.2.2 内啮合齿轮的干涉及变位系数选择
3.3 重合度g的计算
3.3.1 计算公式
3.3.2 计算线图
4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的测量与计算
4.1 齿厚的测量方法
4.2 公法线长度
4.2.1 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
4.2.2 公法线长度数值表
4.3 分度圆弦齿厚
4.3.1 分度圆弦齿厚计算公式
4.3.2 分度圆弦齿厚数值表
4.4 固定弦齿厚
4.4.1 固定弦齿厚计算公式
4.4.2 固定弦齿厚数值表
4.5 跨球(圆柱)尺寸
4.5.1 跨球(圆柱)尺寸计算公式
4.5.2 跨球(圆柱)尺寸数值表
5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5.1 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计算
5.2 主要参数的选择
5.3 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
5.4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5.4.1 计算公式
5.4.2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
5.5 齿轮静强度校核计算
5.6 胶合承载能力校核计算
5.6.1 计算公式
5.6.2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
5.7 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特点
6 齿轮的材料
7 圆柱齿轮的结构
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8.1 说明
8.2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 10095——1988)
8.2.1 误差的定义和代号
8.2.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8.2.3 侧隙
8.2.4 推荐的检验项目
8.2.5 图样标注
8.2.6 齿轮精度数值表
8.2.7 误差的有关关系式
8.3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 10095—2001及GB/Z 18620—2002)
8.3.1 误差的定义和代号
8.3.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8.3.3 齿厚
8.3.4 侧隙
8.3.5 推荐检验项目
8.3.6 图样标注
8.3.7 齿轮精度数值表
8.3.8 齿轮精度公差计算式及使用说明
8.4 齿轮坯的精度
8.4.1 基准轴线及其确定方法
8.4.2 基准面与安装面的形状公差和跳动公差
8.5 齿面粗糙度
8.6 新旧标准对照
9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实例及零件工作图
9.1 设计实例
9.2 圆柱齿轮工作图
第3章 圆弧齿轮传动
1 圆弧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1.1 单圆弧齿轮传动
1.2 双圆弧齿轮传动
2 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
2.1 单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
2.2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
2.2.1 同一工作齿面上两个同时接触点间的轴向距离gTA
2.2.2 多点啮合系数
2.2.3 多对齿啮合系数
2.2.4 齿宽b的确定
3 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及模数系列
3.1 单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
3.2 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摘自GB/T 12759一1991)
3.3 圆弧齿轮的模数系列
4 圆弧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5 圆弧齿轮传动基本参数的选择
5.1 齿数z和模数mn
5.2 重合度
5.3 螺旋角
5.4 齿宽系数
6 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
6.1 圆弧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公式
6.2 各参数符号的意义及各系数的确定
7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摘自GB/T 15753—1995)
7.1 误差的定义和代号
7.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7.3 侧隙
7.4 推荐的检验项目
7.5 图样标注
7.6 圆弧齿轮精度数值表
7.7极限偏差及公差有关的关系式
8 圆弧圆柱齿轮设计计算实例及零件工作图
8. 1 设计实例
8.2 圆弧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
第4章 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传动
1 概述
1.1 分类、特点和应用
1.2 基本齿制
1.3 模数
1.4 锥齿轮的变位
1.4.1 切向变位
1.4.2 径向变位
2 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1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2 正交斜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3 弧齿锥齿轮传动和零度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4 奥利康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5 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6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3 锥齿轮传动的设计
3.1 轮齿受力分析
3.2 锥齿轮传动的初步设计
3.3 锥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计算
3.3.1 锥齿轮传动的当量齿轮参数计算
3.3.2 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3.3.3 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3.4 锥齿轮传动设计举例
4 锥齿轮的结构
5 锥齿轮精度(GB/T 11365—1989)
5.1 术语和定义
5.2 精度等级
5.3 齿坯的要求
5.4 锥齿轮的检验组与公差
5.4.1 锥齿轮的检验组
5.4.2 锥齿轮的公差
5.5 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
5.5.1 齿轮副的检验项目
5.5.2 齿轮副的检验组
5.5.3 齿轮副的公差
5.6 齿轮副侧隙
5.7 图样标注
5.8 应用示例
5.9 锥齿轮精度数值表
5.10 锥齿轮极限偏差及公差与齿轮几何参数的关系式
6 锥齿轮工作图例
第5章 蜗杆传动
1 概述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2.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主要参数
2.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2.3.1 齿上受力分析和滑动速度计算
2.3.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2.3.3 蜗杆、蜗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2.3.4 蜗杆传动的效率和散热计算
2.4 实现合理啮合部位和制造“人工油涵的措施
2.5 蜗杆、蜗轮的结构
2.6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实例
2.7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摘自GBl0089-1988)
2.7.1 术语定义和代号
2.7.2 精度等级
2.7.3 齿坯的要求
2.7.4 蜗杆、蜗轮的检验和公差
2.7.5 蜗杆传动的检验和公差
2.7.6 蜗杆传动的侧隙规定
2.7.7 工作图上的标注
2.7.8 装配图上的标注
2.7.9 公差数值表
2.7.10 误差的有关关系式
3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
3.1 轴向圆弧齿圆柱蜗杆(ZC3)传动
3.1.1 基本齿廓
3.1.2 传动的参数及其匹配(摘自JB2318-1979)
3.1.3 轴向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3.1.4 强度计算及其他
3.2 环面包络圆柱蜗杆(ZC1)传动
3.2.1 基本齿廓
3.2.2 传动参数的匹配
3.2.3 环面包络圆柱蜗杆(ZC1)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3.2.4 ZC1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
3.2.5 ZC1蜗杆传动设计实例
4 环面蜗杆传动
4.1 环面蜗杆的形成原理
4.1.1 直廓环面蜗杆
4.1.2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
4.2 环面蜗杆的修形
4.2.1 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
4.2.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修形
4.3 环面蜗杆传动基本参数选择和几何尺寸计算
4.4 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
4.5 环面蜗杆传动设计
4.6 环面蜗杆、蜗轮工作图
4.7 环面蜗杆、蜗轮精度
4.7.1 直廓环面蜗杆、蜗轮精度(GB/T16848—1999)
4.7.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摘自GB/T16445—1996)
参考文献
㈢ 求平行轴变厚齿轮传动副的设计与建模的毕业设计相关资料与如何准备。要学那些书籍
平行轴变厚齿轮传动副的设计与建模的毕业设计
我来指导你
㈣ 请问“齿轮设计丛书”一共有几本啊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齿轮设计丛书》
1.《小模数精密齿轮传动设计 》张麟治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2.《齿轮啮合原理》吴序堂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82
3.《渐开线齿轮精度》王明侗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83
4.《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原理与计算》李华敏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85
5.《高速齿轮传动设计》萨本佶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
6.《非圆齿轮与特种齿轮传动设计》李福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3
7.《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设计》马从谦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
8.《谐波齿轮传动的理论和设计》沈允文,叶庆泰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9.《蜗杆传动设计(上册)》吴鸿业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
10.《蜗杆传动设计.下册》齐麟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
11.《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郑昌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8
12.《齿轮的实验技术与设备》朱孝录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8
13.《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龚桂义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
㈤ 求 齿轮减速器传动设计说明书装配图,零件图 做课程设计,满意答复追加50分。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院(系)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专业教研室、研究所负责人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XXXXXXX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 论 文 ) 任 务 书
兹发给 车辆工程 班学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 设计题目:V带——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
2. 应完成的项目:
(1) 减速器的总装配图一张(A1)
(2) 齿轮零件图 一张(A3)
(3) 轴零件图一张(A3)
(4) 设计说明书一份
3. 本设计(论文)任务书于2008 年 月 日发出,应于2008 年 月 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
专业教研室、研究所负责人 审核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签发 年 月 日
程设计(论文)评语:课程设计(论文)总评成绩:
课程设计(论文)答辩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一. 传动方案的确定―――――――――――――――5
二. 原始数据――――――――――――――――――5
三. 确定电动机的型号――――――――――――――5
四.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6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7
六. 减速器铸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13
七. 轴的设计――――――――――――――――――14
八.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9
九. 键联接的选择和强度校核―――――――――――22
十. 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22
十一. 减速器的润滑―――――――――――――――22
十二. 参考文献―――――――――――――――――2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二、原始数据:
带拉力:F=5700N, 带速度:v=2.28m/s, 滚筒直径:D=455mm
运输带的效率: 工作时载荷有轻微冲击;室内工作,水份和灰份为正常状态,产品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允许总速比误差 4%,要求齿轮使用寿命为10年,二班工作制;轴承使用寿命不小于15000小时。
三、电动机选择
(1) 选择电动机类型: 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 选择电动机功率::
运输机主轴上所需要的功率: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 , , , 分别是:V带传动,齿轮传动(闭式,精度等级为8),圆锥滚子轴承(滚子轴承一对),联轴器(刚性联轴器),运输带的效率。查《课程设计》表2-3,
取:
所以:
电动机所需功率: ,
查《课程设计》表16-1 取电动机Y200L1-6的额定功率
(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取V带传动比范围(表2-2) ≤2~4;单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3~6
滚筒的转速:
电动机的合理同步转速:
查表16-1得电动机得型号和主要数据如下(同步转速符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nm
(r/min) 堵载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Y200L1-6 18.5 1000 970 1.8 2.0
查表16-2得电动机得安装及有关尺寸
中心高
H 外形尺寸
底脚安装尺寸
地脚螺栓孔直径
轴伸尺寸
键公称尺寸
200 775×(0.5×400+310) ×310 318×305 19 55×110 16×
五、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传动装置得总传动比 :
取V带传动比: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1) 计算各轴得输入功率
电动机轴:
轴Ⅰ(减速器高速轴):
轴Ⅱ(减速器低速轴):
(2) 计算各轴得转速
电动机轴:
轴Ⅰ :
轴Ⅱ :
(3)计算各轴得转矩
电动机轴
轴Ⅰ :
轴Ⅱ :
上述数据制表如下:
参数
轴名 输入功率
( )
转速
( )
输入转矩
( )
传动比
效率
电动机轴 15.136 970 182.14 1.6893 0.95
轴Ⅰ(减速器高速轴) 14.379 574.20 239.15 6 0.97
轴Ⅱ(减速器低速轴) 13.669 95.70 1364.07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普通V带传动得设计计算
① 确定计算功率
则: ,式中,工作情况系数取 =1.3
② 根据计算功率 与小带轮的转速 ,查《机械设计基础》图10-10,选择SPA型窄V带。
③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取小带轮直径: ,
大带轮直径 :
根据国标:GB/T 13575.1-1992 取大带轮的直径
④ 验证带速:
在 之间。故带的速度合适。
⑤确定V带的基准直径和传动中心距
初选传动中心距范围为: ,初定
V带的基准长度:
查《机械设计》表2.3,选取带的基准直径长度
实际中心距:
⑥ 验算主动轮的最小包角
故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⑦ 计算V带的根数z
,由 , ,
查《机械设计》表2.5a,得 ,由 ,查表2.5c,得额定功率的增量: ,查表2.8,得 ,查表2.9,得
, 取 根。
⑧ 计算V带的合适初拉力
查《机械设计》表2.2,取
得
⑨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
⑩ 带轮的结构设计 (单位)mm
带轮
尺寸
小带轮
槽型 C
基准宽度
11
基准线上槽深
2.75
基准线下槽深
11.0
槽间距
15.0 0.3
槽边距
9
轮缘厚
10
外径
内径
40
带轮宽度
带轮结构 腹板式
V带轮采用铸铁HT150或HT200制造,其允许的最大圆周速度为25m/s.
2.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① 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
② 选择齿轮材料:由课本附表1.1选大、小齿轮的材料均为45钢,并经调质后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HRC1=HRC2=45;
③ 选取齿轮为7级的精度(GB 10095-88);
④ 初选螺旋角
⑤ 选 小齿轮的齿数 ;大齿轮的齿数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进行试算,即
A. 确定公式内各个计算数值
① 试选载荷系数Kt=1.5
②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③ 由《机械设计》表12.5得齿宽系数 (对硬齿面齿轮, 取值偏下极限)
④ 由《机械设计》表12.4弹性影响系数
⑤ 节点区域系数
所以,得到 =2.4758
⑥ 端面重合度
=
=
代入上式可得:
⑦ 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σHlim2=1000Mpa (图12.6)
⑧ 应力循环次数
N1=60 nⅠjLh=60x574.20x1x(2x8x300x10)=16.5x108
N2= N1/i2=16.5x108/6=2.75x108
⑨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根据图12.4
⑩ 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
=0.91 1000/1.2Mpa=758.33 MPa
=0.96 1000/1.2Mpa=800 Mpa
因为 =779.165MPa<1.23 =984MPa, 故取 =779.165 Mpa
B. 计算
①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
② 计算圆周速度: =
③ 计算齿宽: = 1 57.24 = 57.24 mm
④ 齿宽与齿高之比:
/(2.25 )
⑤ 计算载荷系数K
根据v=2.28m/s,7级精度,由附图12.1查得动载系数 =1.07
由附表12.2查得 ; 由附表12.1查得 .25
参考课本附表12.3中6级精度公式,估计 <1.34,对称
1.313取 =1.313
由附图12.2查得径向载荷分布系数 =1.26
载荷系数
⑥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修正分度圆直径
=
⑦ 计算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A.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
① 载荷系数K:
则
② 齿形系数 和应力校正系数
当量齿数 = =21.6252,
= =112.2453
③ 螺旋角影响系数
轴面重合度 = =0.9385
取 =1得 =0.9374
④ 许用弯曲应力
查课本附图6.5得 ,取 =1.4,则
=0.86 500/1.4Mpa=307 Mpa
=0.88 500/1.4Mpa=314 Mpa
⑤ 确定
=2.73 1.57/307=0.01396
=2.17 1.80/314=0.01244
以 代入公式计算
B. 计算模数mn
比较两种强度计算结果,确定
4、几何尺寸的计算
① 中心距 =3 (21+126)/ (2cos80)=223mm
取中心距
② 修正螺旋角:
③ 分度圆直径:
④ 齿宽 ,取B2=65 mm,B1=70 mm
⑤ 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制表如下:(详细见零件图)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结果
小齿轮 大齿轮
中心距
223 mm
传动比
6
法面模数
设计和校核得出 3
端面模数
3.034
法面压力角
螺旋角
一般为
齿顶高
3mm
齿根高
3.75mm
全齿高
6.75mm
顶隙 c
0.75mm
齿数 Z
21 126
分度圆直径
64.188mm 382.262 mm
齿顶圆直径
70.188 mm 388.262mm
齿根圆直径
57.188 mm 375.262 mm
齿轮宽 b
70mm 65mm
螺旋角方向
左旋 右旋
六、减速器铸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查《设计基础》表3-1经验公式,及结果列于下表。
名称 代号 尺寸计算 结果(mm)
底座壁厚
8
箱盖壁厚
8
底座上部凸圆厚度
12
箱盖凸圆厚度
12
底座下部凸圆厚度
20
底座加强筋厚度 e
8
底盖加强筋厚度
7
地脚螺栓直径 d 或表3.4
16
地脚螺栓数目 n 表3--4 6
轴承座联接螺栓直径
0.75d 12
箱座与箱盖联接螺栓直径
(0.5—0.6)d 8
轴承盖固定螺钉直径
(0.4—0.5)d 8
视孔盖固定螺钉直径
(0.3—0.4)d 5
轴承盖螺钉分布圆直径
155/140
轴承座凸缘端面直径
185/170
螺栓孔凸缘的配置尺寸
表3--2 22,18,30
地脚螺栓孔凸缘配置尺寸
表3--3 25,23,45
箱体内壁与齿轮距离
12
箱体内壁与齿轮端面距离
10
底座深度 H
244
外箱壁至轴承端面距离
45
七、轴的设计计算
1. 高速轴的设计
① 选择轴的材料:选取45号钢,调质,HBS=230
②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根据教材公式,取 =110,则: =32.182mm
因为与V带联接处有一键槽,所以直径应增大5%
③ 轴的结构设计:
考虑带轮的机构要求和轴的刚度,取装带轮处轴径 ,根据密封件的尺寸,选取装轴承处的轴径为:
两轴承支点间的距离: ,
式中: ―――――小齿轮齿宽,
―――――― 箱体内壁与小齿轮端面的间隙,
――――――― 箱体内壁与轴承端面的距离,
――――― 轴承宽度,选取30310圆锥滚子轴承,查表13-1,得到
得到:
带轮对称线到轴承支点的距离
式中: ------------轴承盖高度,
t ――――轴承盖的凸缘厚度, ,故,
―――――螺栓头端面至带轮端面的距离,
―――――轴承盖M8螺栓头的高度,查表可得 mm
――――带轮宽度,
得到:
2.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①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
小齿轮受力分析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②计算支反力
水平面:
垂直面:
所以:
③ 作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
垂直面弯矩:
合成弯矩:
④ 作转矩图 (见P22页) T1=239.15Nm
当扭转剪力为脉动循环应变力时,取系数 ,
则:
⑤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是45号钢,调质处理,其拉伸强度极限 ,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 。
由弯矩图可以知道,A剖面的计算弯矩最大 ,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D 剖面的轴径最小,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安全)
⑥ 轴的结构图见零件图所示
2.低速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选择45号钢,调质,HBS=230
(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取A=110,
两个键,所以 mm
考虑联轴器的机构要求和轴的刚度,取装联轴器处轴径 ,根据密封件的尺寸,选取装轴承处的轴径为: 选30214 轴承 T=26.25
(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考虑
---螺栓头端面至带轮端面的距离,
k ----轴承盖M12螺栓头的高度,查表可得k=7.5mm ,选用6个
L---轴联轴器长度,L=125mm
得到:
(4).按弯曲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①计算作用的轴上的力
齿轮受力分析:圆周力: N
径向力:
轴向力:
③ 计算支反力:
水平面:
垂直面: ,
,
③ 作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
垂直面弯矩:
合成弯矩:
④ 作转矩图 T2=1364.07Nm
当扭转剪力为脉动循环应变力时,取系数 , 则:
⑤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是45号钢,调质处理,其拉伸强度极限 ,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 。
由弯矩图可以知道,C剖面的计算弯矩最大 ,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D 剖面的轴径最小,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安全)
(5)轴的结构图见零件图所示:
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1.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① 选取的轴承:型号为30310圆锥滚子轴承(每根轴上安装一对)
②轴承A的径向载荷
轴承B的径向载荷:
对于30310型圆锥滚子轴承,其内部派生轴向力
所以轴承A被“放松”,而轴承B被“压紧”,则
计算当量动载荷
对于轴承1
对于轴承2 (根据《机械设计》表9.1)
轴向载荷:
因为 ,按照轴承 A验算寿命
(由表13-1可查C=122kN)
故满足寿命要求
2. 低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①选取的轴承:型号为30214圆锥滚子轴承
㈥ 齿轮传动设计手册第二版和第一版哪个好
基本差不多,但是第二版是更新改进的版本,其中相关标准采用最新标准,不一定就是说新版本最好。
㈦ 推荐几本机械传动设计方面的书
你好!
先看机械基础
,再看设计方面的
打字不易,采纳哦!
㈧ 关于齿轮传动,齿轮机械原理的书,有知道的大侠推荐基本书或者教材。多谢了
直接买本《机械原理》就行了 里面都有教程的
然后再买套《机械手册》 根据要求去差标准就好了 不过自己用还是上网找 买手册太贵了
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齿轮传动参数设计及轴的设计)
这个课程设计要搞不定的话,你机械设计(也有叫机械零件)课考试咋过呀。
劝你自己搞课程设计,也是把机械设计课程复习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