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蝙蝠晚上飞行碰到别的物体会怎么样
蝙蝠晚上飞行碰到别的物体会避开,但是蝙蝠一直是发出超声波来判断物体的远近位置的,所以一般不会撞到东西。
蝙蝠在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的。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尖叫声,这是一种超声波信号,是人类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
这些超声波的信号若在飞行路线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于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听、看、计算与绕开障碍物的全部过程。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回声定位。人类根据蝙蝠飞行识物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
蝙蝠习性: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Ⅱ 如果两只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了对方会怎么样
如果两只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了对方,声波会反射回来,蝙蝠接受到信号就会避开,因此两只蝙蝠一般是不会相撞的。
可能其中一只蝙蝠会误认为另一只蝙蝠是他的猎物,因为两只蝙蝠的超声波碰到一起会出现干扰。所以其中一只会被吃掉,另一个可能还来不及接收超声波就被另一个吃掉了。
这是因为每一只蝙蝠都会改变自己回声定位信号中的一个特征——结束频率,以此降低彼此之间信号的相似度。它们还会把信号脉冲变得更长、更响亮,就像一个人在嘈杂的酒会上可能需要提高音量才能让别人听见自己在说什么。
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蝙蝠就能利用回声定位进行捕猎,在黑暗中“导航”,而且它们必须能够从一同飞行的其它蝙蝠的信号中辨认出自己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