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机床好 还是德国机床好
肯定是德国,因为德国是标配,不过日本也有好的机床。
『贰』 日本的机床和德国的机床,谁的性能更好
日本
日本的机床工业顶尖水准闻名全球,尤其是在高端机床领域,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日本著名的机床品牌有:马扎克、天田、大隈、森精机、牧野、三菱等,日本的机床企业众多,而且拥有的技术也是领先全球。以马扎克为例,马扎克是全球机床领域实力最强的企业,马扎克是波音集团的最佳机床设备供应商,也是俄罗斯军工企业的重要供应商。2013年,英国威尔士亲王还亲自感谢了日本山崎家族为欧洲工业及制造业做出的贡献。
目前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于日本的捷太科特,该公司涉及轴承、机床、转动、转向系统四大行业。该公司在我国无锡、厦门、大连、长春、佛山、天津等地设立了6家轴承工厂、8家汽车零配件工厂和1家机床工厂。
日本沙迪克公司拥有全球唯一一台纳米级加工精度的慢走丝电火花加工机,以及世界首台混合动力线切割放点加工机。日本天田公司拥有4kw级世界上最快的光纤激光金属切割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计其数。
日本在精密仪器领域的优势无可挑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将这一优势运用在机床工业领域。日本也是继美国、德国之后的第三个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强国。
德国
从全球来看,德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实力不俗,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及强国,尤其在机床工业领域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德国著名的机床企业有吉特迈、德国通快集团、西门子、舒勒、埃马格、斯来福临、因代克斯等。以吉特迈集团为例,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切削设备生产商,拥有德尔克、马豪、吉特迈三大著名品牌。
舒勒集团早在1852年就开始生产金属加工机床,该公司的服务涉及到了金属加工的方方面面,可以提供机器、生产线、技术及相关服务,此外舒勒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一套压力机自动化装置,可以使效率提升20%以上。
哈默公司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已经有超过1.7万台哈默生产的万能铣床和加工中心在全世界使用。
在数控系统方面,德国有西门子,日本有发那科,美国有赫克。西门子是全球最大的机电类企业之一,发那科是全球数控系统实力最强的企业,赫克是全球最大的数控机床制造商之一。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今在数控机床领域技术最先进的三个国家,数控化机床占有率均在70%以上。
『叁』 比教我国与日本、德国的数控机床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希望大家能给出答案!谢谢拉
必须承认我国的数控机床行业的水平与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所谓的高端数控机,其核心部件也是国外进口来的,如数控系统,伺服机构,五轴以上的数控机床也只能用FANUC,SIMENS这样的数控系统,国产的数控系统GSK,华中数控到目前还是控制不了五轴联动机床的;
其次,我国的机械行业的热处理水平与国外的热处理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我国的机床的整体刚性是比不上日,德的, 日,德的机器质量之所以好,很大程度也由此决定的; 日本的汽车为什么一直在世界前列,人家的车就是耐碰,耐撞;
再次,我国的机械行业在精密机器制造方面,精度与国外也有差别. 中国的技师与那些国家的技师的水平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有人可能要说了,我国的军事,航天方面的技术人员水平还可以,但那毕竟是少数,干数控机床行业的技师水平不如人家,得承认; 机床在最后环节的装配也是很关键的,;也有人为因素,中国这个风气不太好,干技术的人没什么出路,也得不到重视和相应的酬金,谁见过中国的那个企业搞技术的工资超过了企业老总的,可是在外国,这种超过老总工资的倒是不在少数;
『肆』 美、德、日、瑞士四个国家的数控机床有何特点
德国机床最贵,现在以做特种机床为主,日本机床最便宜,性能价格比最高。
瑞士机床以中小型为主,普及不高,美国机床在欧美普及相对较高,但基本全是代工做。
『伍』 国内高端机床制造技术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多大
机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行业,而下游则影响着 汽车 、铁路、风电、核电、船舶制造、航空运输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工行业。它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各个行业,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如果说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和命脉,那机床则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没有机床,就没有电掣风驰的高铁;没有机床,就没有鹰击长空的战斗机;没有机床,就没有飘洋远行的航母。
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机床产业都走着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
我国的工业起步晚、技术落后,而且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境况之下开始的,机床也在其中。
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之下,我国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开始数控机床的发展之路。到了六十年代,欧美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苏联也停止对中国的援助,机床行业依靠着 自立更生 发展出十八家骨干企业,也就是后来的机床行业“十八罗汉”。
这十八家企业默默支撑着我国当时整个装备制造业乃至工业的发展,到1965年底,这些企业累计掌握的高精度精密机床品种达26种。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先进的技术和机床流入中国,受外来技术的冲击,原本落后的机床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十八家企业经历了破产、兼并、重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民营机床企业也正式进入市场。
事实上,虽然这些机床产业发达的国家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却一直禁止出口到中国。 比如用于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密机床,1990年已经制造出来,而这种机床对于加工航空发动机叶面卓卓有余,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还在苦苦 探索 。
再比如控制器,控制器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相当于电脑的CPU,是制造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以日本FANUC和德国SIEMENS为首的控制器巨头的产品垄断市场80%以上,高端产品不仅垄断,而且限制中国进口。日本人称“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 汽车 产业将寸步难行。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这些话虽然有些狂妄,但中国在工业产生领域的弱项却是事实。
这些国家还有一些惯用套路, 在中国还生产不出五轴机床的时候,只在中国卖三轴机床,当中国研发出五轴机床的时候,他们的五轴机床立刻在中国倾销。这样一来既禁止了高端机床技术进入中国,又阻碍了中国机床企业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机床企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 不仅高端机床和技术被限制进口,而且市场也在被外来企业不断蚕食中。
中国的高端机床市场,一直被日本的FANUC、MAZAK、大隈、牧野,德国的DMG、哈默,美国的哈斯这样的国际一线机械生产企业凭借着顶级的技术和一流的品质牢牢把控;而在中低端市场,台湾地区的丽驰、友嘉、东台、台中精机等又成为大陆企业最强的对手。
大量的国产企业因为缺少技术只能沦为最低端机床的生产商,机床价格低廉、品质规范化管理方面差、故障率高,甚至有一些企业只是 代装 组装机床,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机床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只能凭借着相对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比如数控系统,我国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大部分来自于日本FANUC、德国西门子、德国海德汉等企业。虽然我国也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研发国产数控系统,但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始终有所差距。
而在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则使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这些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还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以丝杠为例,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产国,但是在基础材料科学上的差距,国内根本生产不出制作优秀丝杠的钢材。
“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一位知名国产机床企业的负责人曾说道 ,“和国外设备比,国产机床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国产设备不行;国外机床1秒可以加工1个零件,国产设备可能要1.5秒。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开始做高端机床的集成,但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里。”
当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机床企业仍然在不断努力中。
要知道,在如今的 社会 ,相较于金融、地产、互联网等热门行业,制造业属于一个冷门行业,机床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但即使这样,仍有大批的人士坚守在机床行业,坚持为中国的机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们的机床技术远不如工业大国,但是这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人不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掌声吗?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闲畏苦勿入斯门”,这就是机床行业的真实写照。但是我相信,“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在我们失望于国产机床的落后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机床行业仍然在曲折与不平中不断前行。
『陆』 日本和德国的数控机床哪个更先进德国数控母机是不是世界领先
日本的机床和德国的可以说一样好...都是世界最顶尖的。..
日本有"法拉克",德国有"西门子",这是业界公认最出色的两种品牌...
一般来说,日本在加工中心方面略占优势,而德国的数控车、铣床则比日本的好...
母机两国水平实际上都差不多,各有所长...
『柒』 关于德日数控机床价格
重型数控机床主要用于大型、特大型精密零件加工,是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火电、水电、核电、风力发电)、交通运输(铁路、汽车)、冶金、工程机械等主要工业支柱产业以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服务。
目前,中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重型机床和超重型机床产品基本满足了一些国家重点工程需要,并多次创造出极限规格的世界之最。
如中国已经制造出加工直径25m的超重型数控立式铣车床,镗杆直径320mm的落地式铣镗床,加工宽度为10m以上的数控龙门镗铣床,回转直径在5000mm以上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机床系列产品。
发展中的国内外重型数控机床
面对其他品种机床市场在金融危机下的快速下跌,重型机床市场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个诱因使许多机床厂家纷纷转向市场较好的大重型机床市场。原因就是在重型机床领域,国际竞争力相对并不激烈,使国内重型机床企业在一些产品市场顺利实现了替代进口。
(1)重型龙门加工中心发展趋势是高功率、大扭矩、高复合型以及复杂孔面加工能力。
在世界范围内看,代表重型龙门加工中心最高水平的是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产品,北一机床采用的就是德国瓦德里希·科堡的技术。希斯(SCHIESS)与科堡机床相比较,无论在功率、扭矩、规格上基本相当,但希斯公司的机床主轴转速高,精度保持性好,在技术上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其他产品相比较,国外重切削能力较强,加工精度高,并且具有很多技术优势,比如横梁加工仿形技术,Z轴滑枕长度补偿技术,龙门框架X轴移动双电动机,三电动机甚至四电动机同步技术等。
(2)落地铣镗床国内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昆明机床厂、齐齐哈尔二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武汉重型机械厂等。国外的落地铣镗床生产厂家主要有:意大利的PAMA公司、德国希斯、意大利的INNSEBERARDI公司、捷克的SKODA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