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机床电路故障怎么维修

机床电路故障怎么维修

发布时间:2023-09-11 22:46:25

㈠ 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维修有几种方法

一、常见故障分类法
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故障发生的原因一般比较复杂,这给
故障诊断和排除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便于故障分析和处理,我们按故障部件、故障性质及故障原因等对常见故障作一个分类。
二、硬件报警显示故障法
三、利用数控系统的软件报警功能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㈡ 机床电气故障有哪些检修步骤

机床电气故障检修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必须的工具、仪表、机床电路图和其他资料等
(2)读图
对于要检修的机床,首先必须读懂电路原理图。
(3)通过"一问、二看、三摸、四听、五操作",弄清楚故障现象和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
一问:向机床操作者询问了解故障发生的前后情况;故障是突然发生的还是经常发生的?有什么异常现象出现?有什么失常现象?等等。这样准确掌握初始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迅速找出故障点。
二看:认真观察机床电器或线路的表面情况。
三听:启动机床,听电动机、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等是否有异常声和闭合声。
四摸:当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手模有关电器的外壳或电磁线圈,检查是否有不止常的发热现象等。
五操作:从启机开始,对机床的所有功能进行一一操作演示,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仔细观察操作过程,从中查找发现机床的电气故障,以利于迅速准确无误地确定机床的电气故障范围。
(4)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分析故障大致范围由以上"问、看、听、摸、操作"等过程基本弄清楚故障的现象后,这时即可结合电路图分析故障的大致范围,然后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找出故障点。
(5)更换元器件
故障点找出后,需要更换元器件。

㈢ 数控机床电源的常见故障及抗干扰措施

数控机床电源的常见故障及抗干扰措施

由于我国工业用电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由此造成数控系统电源部分故障频率较高。那具体的故障都有哪些呢?有什么抗干扰措施没有?我为此特意整理了相关知识分享给大家!

电源是电路板的能源供应部分,电源不正常,电路板的工作必然异常。

一、开关电源常见的故障

1、熔丝熔断

如果烧断时保险管发黑有斑点,说明线路有严重短路,它是由于高压滤波电容击穿,整流管击穿等明显故障原因引起。如果保险管不黑,属慢慢熔断,可进行静态测量。一般是半桥中的一个开关管击穿或不良。

2、熔丝不断,输出无电压

这种情况先检查有无300V直流电压。如果没有,故障发生在逆变之前;如果有300V高压而无输出,这时可用示波器检查开关管集电极有无20kHz波形。如果开关管被击穿或没有振起。高频变压器开路均可造成逆变停止。另外,逆变电器正常但被后级的过流或过压电路动作而保护,使输出无电压。如果12V档主输出电源输出空载,就会引起过保护而使输出无电压。

3、电源输出电压不准

一般情况下,数控系统各档稳压直流电压的允许电压范围为额定值的±5%之内,如果超此范围,可调整电压调节电位器。将主输出电压档调至标准值。如果不能调至标准值,可能是电位器坏了或稳压管坏了。如果只有某一档电压偏离较大,则很可能是该档整流二极管损坏,要尽可能调换同型号的二极管。有时开关电源的负载能力差,也会使输出电压降低过大,这可能因参数变化使电路工作点偏离线性区域,如放大环节增益降低,检测电路处于非线性状态等。

4、开关电源发出重复地特殊响声

这通常是工作频率过低所造成,可用示波器检测脉冲宽度调制器,正常工作时将近20kHz左右。如定时回路电容器容量变大,也会引起振荡频率过低,使电源产生特殊的重复的响声。使开关电源不能正常工作。更换合适的电容即可恢复其正常工作。

二、数控机床抗干扰途径

1、采用抗干扰的优质电源

经验表明由电源引入的干扰是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抗干扰性能好的优质电源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2、阻断噪声干扰传递路径

数控系统使用现场的电磁环境一般较为恶劣,特别是附近大型电气设备起动及停止时会在公用交流电网和控制回路上产生高频瞬变噪声。这些噪声会通过数控系统的输入电源窜入系统内部,因此必须采取滤波、隔离、屏蔽和保护等措施将噪声阻断在系统外部。

1)使用电源滤波器抑制输入电源噪声

电源滤波器是抑制电源干扰的有力措施,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型号规格的滤波器可供选择。从抗干扰的角度出发,应验证其插入衰减量是否达到要求。另外,滤波器对噪声的实际抑制效果还取决于使用方法,应注意以下三点:

a、滤波器要尽量靠近电源输入插座安装,进线和出线使用双绞线并靠近地电位布线,二者一定要分开走线,不能平行走线,更不能捆扎在一起。

b、滤波器的接地电阻应越小越好,最好直接安装在系统机壳上离系统接地端子最近的位置,这样能更好的抑制高频共模噪声。

c、数控系统内部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器、外围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电路的电源可分别用3个滤波器供电,这样不仅能抑制外部电源干扰,还能抑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

2)采用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进行隔离

隔离变压器是在它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加了一层屏蔽层,并将它和铁芯一起接地,防止干扰信号通过初次级之间的电路进人直流供电系统。它能有效地抑制由电网侵入的瞬态强脉冲干扰,使得直流或低频干扰信号不容易通过传导的方式形成感应噪声。

3)将电源装在金属屏蔽盒内,并与系统内其它部分尽量隔开安装,可减少噪声在系统内部的辐射干扰。

4)建立掉电保护功能

工业电网的供电不稳定或者系统电源的偶然故障,突然掉电的事故是难免的。这就要求系统在发生掉电时保护好现场的数据,待电压恢复正常时,便可从掉电处继续执行程序。系统的掉电保护方案可用带掉电保护的RAM(如FLASH)或可读写EEPROM等来保存系统掉电时的现场数据及标志字。

3、抑制电源工作产生的噪音

1)抑制直流稳压电源噪声

一部分数控系统的电源(+5V)是由三端集成稳压器构成的。电路中有TTL器件时,其开关动作时间为5~10ns,在瞬变电流和公共阻抗的作用下,直流电源线上产生开关噪声。使电路的噪声容限降低,导致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误动作。减小开关噪声的有效方法是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端与接地端之间接入一个0.01~0.1μF的限噪 钽 电容或高频无感滤波电容,在设计电路板时应将此电容安装在该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侧并尽量缩短电容的配线。

2)抑制开关电源的噪声

目前,开关电源在数控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开关电源的噪声大、噪声频谱宽及高频辐射干扰严重。这些固有的缺点不能从根本上予以消除,只能使用隔离、滤波和屏蔽等措施来阻断噪声的传输。具体方法如下:

a.减小开关级晶体管与电源屏蔽壳之间的耦合电容,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b.用电感线圈将开关电源机壳与数控系统外壳相连,以减小共模噪声;

c.在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入线路滤波器,不但能抑制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的产生,并且对外部电源噪声也同样有效。

d.开关电源有多个负载时,应采取将各负载电路在电源处就分开的布线方法,而不采用在离开开关电源一段距离后再接负载的方法。按后者布线时,分布电容使各负载的线路不平衡,导致形成较大的串模噪声。另外,电源外壳与负载电路一点接地并且接地阻抗要尽可能小。开关电源到各个负载电路采用双绞线相连;

e.开关电源需要同时给大功率负载与小信号负载供电,尽管它们的电压一致,也要分别用两组独立的开关电源来供电,这两组电源的地线要有公共连接点,这样不会形成公共阻抗,防止两路负载之间相互影响。

4、合理接地与布线

系统中直流电源的工作地应与系统中继电器、电磁阀及其驱动电源所构成的功率地分开,两者不可混接。另外、接地电缆应足够粗,并且电阻要小。布电源线时,应使强电和弱电分开,输入线与输出线分开。要根据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导线的宽度,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与数据传输的方向一致。采取以上方法对数控系统电源部分进行改进设计,有效地消除了干扰的影响,增加了整个数控系统的可靠性。

;

㈣ 数控机床的常见电气故障及诊断维修方法有哪些

1.1 数控基床电气装置常见故障
数控机床的电气装置部分的故障主要是硬件故障,其中的硬件故障为:控制系统某元器件接触不良或损坏、无供电电源等,这种故障必须更换损坏的器件或者维修后才能排除故障。
1.2 数控机床可编程控制器的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可编程控制器,也就是plc控制器部分的故障分为:(1)软件故障:包括数控机床用户程序,如果用户程序出现故障,在数控机床运行时会发生一些无报警的机床故障,因此PLC用户程序要编制好。(2)硬件故障:也即是在PLC输入输出模块出现问题而引起的故障。对于个别输入输出口出现故障,可以通过修改PLC程序,可使用备用接口替代出现故障的接口。
1.3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伺服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故障率最高的部分。伺服控制系统可分为直流伺服控制单元、直流永磁电动机和交流伺服控制单元、交流伺服电动机有两个部分,两者各有其优、缺点。伺服系统的故障一般都是由于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动机、测速装置、编码器等出现问题引起的,要分别对各单元进行分析。
1.4显示器的故障分析
通常情况下,数控机床显示器出现错误的表现为:系统的软件出错,从而会导致系统显示的混乱或者不正常或根本无法显示,如果机床的电源出现故障或者系统主板出现故障的话都会导致系统的不正常显示。其中,显示系统本身出现故障是引起系统显示器不正常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如果系统不能正常显示,就必须首先要分清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数控机床的显示不正常可以分为完全无显示和显示不正常两种情况。当电源和系统的其他部分工作正常时,系统无显示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硬件原因引起,而显示混乱或显示不正常,一般来说是由于系统软件引起的。另外,系统不同,所引起的原因也不同,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5 控制元件、检测开关的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常用的控制元件有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检测开关,检测元件有:检测开关,这些常见的机床控制元件、检测开关由于接触不良引起各种故障比较多,这类故障很容易解决,但是必须用仪器仪表配合检查。
2 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数控机床故障排查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直观检查法
这是故障分析之初必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感官的检查。
(1)问。即向故障现场人员仔细询问故障产生的过程、故障表象及故障后果,并且在整个分析判断过程中可能要多次询问。
(2)看。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各坐标轴位置、主轴状态、刀库、机械手位置等),各电控装置(如数控系统、温控装置、润滑装置等)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煅,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等 。
(3)摸。在整机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况、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各功率及信号导线(如伺服与电机接触器接线)的联接状况等来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
(4)试。这是指为了检查有无冒烟、打火、有无异常声音、气味以及触摸有无过热电动机和元件存在而通电,一旦发现立即断电分析。
2.2仪器检查法
仪器检查法就是使用常规电工仪表对各组交、直流电源电压及相关直流和脉冲信号等进行测量,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例如用万用表检查各电源情况,及对某些电路板上设置的相关信号状态测量点的测量,用示波器观察相关的脉动信号的幅值、相位甚至有无,用PLC 编程器查找PLC程序中的故障部位及原因等。
2.3 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法
(1)硬件报警指。这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子、电器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2)软件报警指示。如前所述的系统软件、PLC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2.4 接口状态检查法
现代数控系统多将PLC集成于其中,而CNC与PLC之间则以一系列接口信号形式相互通讯联接。有些故障是与接口信号错误或丢失相关的,这些接口信号有的可以在相应的接口板和输入/输出板上有指示灯显示,有的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在CRT屏幕上显示,而所有的接口信号都可以用PLC编程器调出。检修时,要求维修人员既要熟悉本机床的接口信号,又要熟悉PLC编程器的应用。
2.5 参数调整法
数控系统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以适应不同机床、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电气系统与具体机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机床各项功能达到最佳化所必需的。因此,任何参数的变化(尤其是模拟量参数)甚至丢失都是不允许的;而机床运行所引起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会改变其最佳化状态。此类故障需要重新调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方可排除。这种方法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要对具体系统主要参数十分了解,既熟悉其作用,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电气调试经验。
2.6 备件置换法
当故障集中于某一印制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扩大而要把故障落实于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元件比较困难,为了缩短停机时间,在有相同备件的条件下可以先将备件换上,然后再检查修复故障板。备件板的更换要注意以下问题:
(1)更换任何备件都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2)在更换备件板上要记录下原有的开关位置和设定状态,并将新板作好同样的设定,否则会产生报警而不能工作。
(3)某些印制电路板的更换还需在更换后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以完成其中软件与参数的建立。这一点需要仔细阅读相应电路板的使用说明。
(4)有些印制电路板是不能轻易拔出的,例如含有工作存储器的板,或者备用电池板,它会丢失有用的参数或者程序。必须更换时也必须遵照有关说明操作。
鉴于以上条件,在拔出旧板更换新板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弄懂要求和操作步骤之后再动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2.7交叉换位法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分散机 涂料分散机 高速分散机 实验室分散机 真空分散机 升降分散机 高粘度分散机 实验室分散机 双行星混合机 双行星搅拌机 多功能混合机 电池浆料搅拌机 环氧树脂搅拌机 电池浆料混合机,不仅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2.8 特殊处理法
当今的数控系统其中软件含量越来越丰富,有系统软件、机床制造者软件、甚至还有使用者自己的软件,由于软件逻辑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例如死机现象。对于这种故障现象则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处理,比如整机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有时则可能将故障消除。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

㈤ 普通冲床的故障和维修方法

冲床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维修操作?

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式冲床在生产中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冲床设备故障问题的大量产生。尤其是冲床电气设备的故障,一方面难以排查和检修,另一方面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降低工厂的生产效率,严重者还可能危及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掌握熟练冲床电气设备的维修技术,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之一。


1、冲床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定的电气理论基础

要在冲床电气设备故障产生时对问题进行及时排查,首先要求维修人员充分掌握电气设备的理论知识。对于维修电工来讲,要找到冲床的运行问题,需要具备比一般工人更加充分和全面的理论基础。维修工作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脑力劳动,大部分时间在思考和故障排查上,而找到故障以后的维修工作反而较为轻松。

(2)掌握冲床电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冲床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要求维修人员充分掌握各类故障的维修方法,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故障诊断和排查经验,必要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的学习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2、冲床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步骤
(1)电气设备故障的分类
冲床电气设备的故障可分为设备自然故障和人为故障两类。机床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可避免的机械振动、电流泄漏或各类机械、电气设备运行的热效应等使得机床内的设备元件磨损、老化和失效。


(2)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步骤
当冲床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不应急于开始故障检查,而应先做好调查工作。首先向冲床操作人员调查冲床故障发生前的运行情况及故障的具体现象,如故障发生的时间(开车前后还是运行过程中),冲床故障时的运行动作,可能是由于什么操作引发了机床故障,以及是否有类似故障发生的先例等;在调查充分后,先应该初步检查电气设备的一些基本元件,如熔断器是否被熔断,导线是否完好,电机运行是否正常等;然后维修人员开始进行电路分析,电路分析要依据电气设备的电路原理图进行,先对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初步判断,再逐渐缩小范围,在进行电路分析时,要根据出现故障的现象进行针对性排查;电路分析完毕后可进行断电检查操作,由于冲床可能存在短路等电气故障,因此断电排查不可仅仅关闭冲床启动开关,而应彻底断开机床总电源,再根据电路分析的初步结果排查故障位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断电检查完成、初步确保没有电路、电源接地故障后才可进行通电检查,通电检查主要针对冲床内的电气元件故障进行排查,但为了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要使机床的电机与传动部分脱离后才可进行。

(3)常用诊断工具和诊断方法

若遇到电路断路故障时,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试电笔诊断法,即通过试电笔对各个疑似故障点进行测试,试电笔不亮的点即为断路;另外,对故障点和电源电压的排查一般通过万用表进行,通过万用表测量各个元件的交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阻值,就可对故障位置进行初步排查。

万用表诊断法又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前者是通过逐部分缩小范围检查电压故障,类似于上阶梯,所以称为分阶测量,而后者通过逐部分依次排查电压故障,因此称为分段测量;另外一种方法称为短接法,指在故障排查过程中,通过将一根完好的导线将疑似出现断路问题的地方短接,假如短接后电路被接通,则说明该处出现断路,但该方法不能检查出出现多处断路的电路问题。

3、电气设备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通电检修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以上诊断方法成功检查出故障点后,就可开始设备的维修工作。但由于维修工作需要通电测试,因此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在找出机床电气设备的故障点后,不能急于维修,应当进一步对设备的故障原因及存在多个故障点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而后针对不同故障采取合理的维修方法,再通电试运行前,要保证电路已复原且足够安全,防止引起电路新的故障。在故障维修完毕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如总结维修经验,做好设备检修记录等。

(2)常用的检修技巧
除了常规诊断手段和维修方法外,有一些经验性的冲床电气设备检修技巧也需要掌握。例如在进行检修时,先检查机械设备问题,再检查电路;先对常见故障进行排查,没有结果时再检查特殊问题;先断电诊断和维修,再通电诊断和维修工作等。

㈥ 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数控机床是由nc系统、伺服系统、位置检测、强电部分及机床本体组成,比一般机床要复杂得多,故障的表现形式也就比较复杂。这就相应地要求维修人员多掌握几种维修方法,遇到不同的故障才能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机床正常运转。
(1)诊断法
利用nc系统自带的诊断功能可以检查输入[mt(机床)→nc或pc(可编程序控制器)]信号、输出(nc或pc→mt)信号、pc→nc信号、nc→pc信号及中间继电器的状态等。利用诊断可迅速确定故障点的产生部位,然后集中力量在该部位范围内找出故障原因。
(2)观察法
观察法在维修数控机床过程中是常用的。有时,有的故障用观察法可很容易解决。观察法一是用眼看,观察电缆外皮有无破损,元器件有无冒烟、烧坏现象,插头、接线有无脱落,按钮、开关有无撞坏,指示灯是否完整,元器件表面有无大量尘埃等;二是用手摸,停电检查时可用手轻轻摇拨变压器的接线是否有松动、烧坏现象,端子和导线之间结合是否紧固,旋转电动机轴是否过紧,电气元器件是否发热及焊接点是否牢固等;三是用耳听,听电动机旋转时有无噪声和异常声响,变压器有无蜂鸣声。加工中机床振动异常及振动声音过大等应引起注意,这些都会成为故障的因素。
(3)测量法
测量法是查找数控机床故障的基本方法。当机床发生故障时,利用手中的仪器、仪表(示波器、万用表等)参照电气原理图和控制系统的逻辑图等资料,沿着发生故障的通道,一步一步地测量,直到找到故障点为止。
用测量法找故障不一定要从起点一直测量到终点,可采用优选法进行,并要求维修人员不但要较好地掌握电路图和逻辑图,而且要较熟悉地了解电气元器件的实际位置,才能迅速地排除故障。
(4)代换法
代换法能够迅速地把故障由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进而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之内。电气系统越是复杂用该方法越好。
用代换法时有个问题必须注意:在调换电路板之前一定要保证该电路板的损坏不是因为电路板外原因(外部高压窜人板内,或是板外负载短路等)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要首先排除相应故障后再代换,以免烧坏新更换上的好电路板。
(5)经验法
经验法是对数控机床经常重复性发生的故障,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针对故障的表现形式,便立即想到故障可能发生在哪一部位中。
(6)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全面掌握以上各方法的技巧,综合使用、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㈦ 简述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骤是故障检测;第二步骤是故障判定及隔离;第三步骤是故障定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一般采用追踪法、自诊断、参数检查、替换法、测量法。
1.追踪法
追踪法是指在故障诊断和维修前,维修人员要先对故障发生的时间、机床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寻找产生故障的各种迹象。
追踪法检查是一种基本的检查故障的方法,发向故障后要查找引起故障的根源,采取合理的方法给与排除。
2.自诊断功能
现代数控系统尤其是全功能数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通过随时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及时判断故障并立刻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有时当硬件发生故障而不能发出报警信息时,就要通过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来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自诊断一般分为现代数控系统尤其是全功能数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通过随时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及时判断故障并立刻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有时当硬件发生故障而不能发出报警信息时,就要通过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来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自诊断一般分为启动自诊断、在线自诊断和离线自诊断。
启动诊断是指CNC系统每次从通电开始,系统内部诊断程序就自动执行诊断。诊断的内容为系统中最关键的硬件和系统控制软件,如 CPU、存储器、I/O 等单元模块,以及MDI/CRT单元、纸带阅读机、软盘单元等装置或外部设备。只有当全部项目都确认正确无误之后,整个系统才能进入正常运行的准备状态。否则,将在CRT画面或发光二极管用报警方式指示故障信息。此时起动诊断过程不能结束,系统无法投入运行。
在线诊断是指通过CNC系统的内装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CNC系统本身及CNC装置相连的各个伺服单元、伺服电机、主轴伺服单元和主轴电动机以及外部设备等进行自动诊断、检查。只要系统不停电,在线诊断就不会停止。
在线诊断一般包括自诊断功能的状态显示有上千条,常以二进制的0、1来显示其状态。对正逻辑来说,0表示断开状态,1表示接通状态,借助状态显示可以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常用的有接口状态和内部状态显示,如利用I/O接口状态显示,再结合PLC梯形图和强电控制线路图,用推理法和排除法即可判断出故障点所在的真正位置。故障信息大都以报警号形式出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类:过热报警类;系统报警类;存储报警类;编程/设定类;伺服类;行程开关报警类;印刷线路板间的连接故障类。
离线诊断是指数控系统出现故障后,数控系统制造厂家或专业维修中心利用专用的诊断软件和测试装置进行停机(或脱机)检查。力求把故障定位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如缩小到某个功能模块、某部分电路,甚至某个芯片或元件,这种故障定位更为精确。
3.参数检查
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参数一般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存放在需由电池保持的 CMOS RAM中,一旦电池电量不足或由于外界的干扰等因素,使个别参数丢失或变化,发生混乱,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可通过核对、修正参数,将故障排除。
4.替换法
替换法是在数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利用备用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他元器件代替有疑点的部位,观察故障点的转移情况,确定故障点的位置,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找出故障点的方法。当无备用板时,也可以用同型号系统上的元器件来代替。
5.测量法
CNC系统生产厂在设计印刷线路板时,为了调整和维修方便,在印刷线路板上设计了一些检测端子。维修人员通过测量这些检测端子的电压或波形,可检查有关电路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但利用检测端子进行测量之前,应先熟悉这些检测端子的作用及有关部分的电路或逻辑关系。

阅读全文

与机床电路故障怎么维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莞市谢岗鸿军五金制品加工厂 浏览:493
机械手延迟什么意思 浏览:156
3c机车的制冷剂是什么 浏览:588
自动出药装置 浏览:211
电脑机械硬盘坏了多少钱 浏览:274
山东电动工具博览会 浏览:291
空调有时不能制冷是什么原因 浏览:4
机械行业包括哪些产品 浏览:534
机械工程师月工作计划怎么写 浏览:154
全自动豆浆机全自动装置论文 浏览:424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什么群运动 浏览:845
拌合站斜皮带被动滚筒轴承怎么换 浏览:654
微型轴承用什么润滑油好 浏览:165
18帕萨特仪表盘保养提醒怎么消除 浏览:247
吉利帝豪gl仪表台仪表怎么拆装 浏览:590
携带式工具箱 浏览:1
vmware虚拟机如何迁移裸设备 浏览:788
乙烯制取的实验装置 浏览:69
机械总图怎么绘制 浏览:65
现代名图轮轴承用的什么牌子 浏览:289